一、档案内容
建立《职工个人信息表》,主要包括:姓名(曾用名),身份证 ,档案最早记载出生时间,政治面貌,学历,最高学历及专业,参加工作时间,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干部(工人)身份,最高奖励情况(含授予部门、称 ),受处分情况(含开除、自动离职等处分),符合条件的特殊工种职工从业情况(含从事特殊工种单位、工种名称、起止时间),户籍,个人帐户前缴费历史维护(含审定的企业职工 92 年至 95年缴费工资)。
按以下分类对档案进行整理,并建立电子档案目录索引:①履历材料;②自传材料;③鉴定、考核、考察材料;④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定技能的考绩、审批等材料);⑤政审材料;⑥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⑦奖励材料;⑧处分材料;⑨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材料等材料;⑩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含符合条件的从事特殊工种人员辅助材料)。
二、项目要求
2.1数字化服务流程
分批进行档案交接、档案整理、档案编码、档案拆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质检、格式转换、档案著录、目录建库、图像存储、数据挂接、档案装订、档案归还、数据备份等各项工作。
(1) 严格办理交接手续
严格按照要求,办理数字化扫描档案的交接手续,建立严密的各个环节交接程序,做好交接记录。档案交接工作由职工档案所在单位、成交供应商各派一名经办人员负责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2) 扫描前应先对案卷进行预处理
由于本次需要数字化的档案年代比较久远,纸张情况比较复杂,必须保证用最保守的方式处理,如案卷启钉、拆分,保证纸张的平整、抚平边角。对不同程度的纸张,应采用最为可靠的扫描设备和扫描方式完成档案扫描,务必保持档案完整无损,避免纸张褶皱、撕裂、破损等情况的发生。如遇到档案纸张质地脆弱,不适合反复拆装订的档案,应采用不拆卷扫描的方式进行,确保在扫描过程中不得对档案原件造成二次损伤,不得人为的恶意损害档案。
因本次需要数字化的档案年代比较久远,必须在扫描前进行预整理, 先核对页码,对于漏页、跳页等情况要进行重新打码,对于页面有毁损的必须先进行修复。
(3) 档案装订要求
按照档案原排列顺序与装订方式装订好档案资料,如数归还,不可更换装订的位置,尽可能地按照原来的装订孔位进行穿线装订,尽量不要新打孔装订, 力求保护原件。所有进行数字化扫描、图像加工处理及档案资料的拆卷、装卷、组盒需恢复原样,不得出现前后页错装,案卷之间的张页错装以及漏装的情况,案卷装订还原准确率达到 100%。
(4) 必须严格保管好移交的案卷材料,在档案数字化处理期间必须严格、妥善保管好各类案卷材料,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
2.2数字化加工要求
(1) 扫描方式
根据档案幅面的大小(A4、A3 等)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仪或高拍仪进行扫描。大幅面档案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拼接的方式进行处理。
纸张状况较差,以及过薄、过软或超厚的档案,应采用平板扫描或高拍仪拍摄的方式;纸张状况好的档案可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2) 扫描色彩模式
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3) 扫描分辨率
扫描分辨率采用 600dpi。
(4) 存储格式
扫描图像文件,采用 PDF 格式存储。存储时的压缩率的选择,应以保证扫描的图像清晰可读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存储容量为准则。
2.3图像处理
(1) 扫描图像质量检查
对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时,应进行图像的处理。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扫描的图像文件不完整或无法清晰识别时, 应重新扫描。发现文件漏扫时,应及时补扫并正确插入图像。发现扫描图像的排列顺序与档案原件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2) 纠偏
对出现偏斜的图像应进行纠偏处理,以达到视觉上基本不感觉偏斜为准。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以符合阅读习惯。
(3) 去污
对图像页面中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应进行去污处理。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在不影响可读性的前提下展现档案原貌的原则。
(4) 图像拼接
对大幅面档案进行分区扫描形成的多幅图像,应进行拼接处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以保证档案数字化图像的整体性。
(5) 扫描登记和自检
扫描人员登记扫描的页数,核对每份文件的实际扫描页数与档案整理时填写的文件页数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注明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
2.4数据挂接
(1)将每一份纸质档案文件扫描所得的一个或多个图像存储为一份图像文件。将图像文件存储到相应文件夹时,要认真核查每一份图像文件的名称与档案目录数 据库中该份文件的档 是否相同,图像文件的页数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件的 页数是否一致,图像文件的总数与目录数据库中文件的总数是否相同等。通过每一 份图像文件的文件名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件的档 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建立 起—一对应的关联关系,为实现档案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文件的批量挂接提供条件。
(2)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数据库,通过质检环节确认为“合格”后,负责完整挂接至档案管理系统中,投标方要认真考虑其挂接技术方案,采购人只负责问题档案的协调处理,不负责软件技术协调或者因此产生的费用问题,并要求数据挂接期间不能影响采购人的系统正常使用。对成果数据挂接需做到数据转换方便、快速、完整,目录数据与全文挂接准确完整,查询方便快捷, 使用方便,整体协调性好。确保数字化成果数据导入电子档案查询系统能够实现正常使用,否则不予验收。
2.5质量检查
档案质检人员抽查扫描图像和著录信息,对图文是否正确关联、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和著录是否完整正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要求相关人员及时返工。
2.6数据验收
(1) 数据抽检
以抽检的方式检查已完成数字化转换的所有数据,包括目录数据库、图像文件及数据挂接的总体质量。档案数据验收时抽检的比率不低于 10%。
(2) 验收指标
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文件挂接错误,或目录数据库、图像文件之一出现不完整、不清晰、有错误等质量问题时,抽检标记为“不合格”。数字化转换质量抽检的合格率≥99.9%时,认定验收“通过”。
合格率=抽检合格的文件数/抽检文件总数 X100%。
2.7数据备份
每日工作完成,管理人员应对数据库和当日处理的图像进行备份。
经验收合格的完整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同时为保证数据安全,备份载体的选择应采用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套备份,并异地保存。
2.8数据管理
加强对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备份数据定期检查,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长期可用。
2.3人员配置要求
(1)提供档案数化管理专业团队,配备项目经理、质检等管理人员, 以上人员均应具有档案管理相关的经验并取得省级及以上档案部门颁发的“档案上岗证”(或岗位证)。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加工。需提供 2 名以上人员在项目全程协助查验、移交纸质档案。
(2)不得将本业务转包。
(3)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需更换、增加工作人员,必须提前一周提供拟加入人员的资料,取得签字同意后方可更换或者增加人手。
(4)参与本项目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采购方组织的档案保密安全教育, 并自觉学习保密知识,严格遵守《档案法》、《保密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严防泄密现象发生。
· END ·
声明 | 数说衡水是数说政通旗下专注于衡水区域内政企信息化项目案例展示、趋势分析、商机提醒、方案解决、项目落地的自媒体平台,扎根衡水、专注政务、偏重软件、构建生态,欢迎业内人士沟通交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