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简称广东省五建)始建于1951年8月,从成立之初的10多人的施工队、1万多元的资产、简陋的设备,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畏艰苦,团结奋斗,克服重重困难,逐渐发展壮大,职工最多时近6000人,注册资本1.57亿元。2005年,公司承建的韶关学院图书馆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是目前至今韶关建筑史最高荣誉和韶关地区建筑业唯一鲁班奖项。
广东省五建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敬谦和、止于至善”的价值观,“践行鲁班精神、铸造建筑精品”的使命和“做有道德的顶级建筑企业”的愿景,大力弘扬“五建人”精神,努力工作,以辉煌的业绩回 党和政府的重托,回 会及老一辈“五建人”的厚望。
粵北深山中锻炼出能打硬仗的好队伍
1951年,韶关百废待兴,各项建设亟需开展,韶关需急自己的建筑企业。当年8月20日,韶关市第一家国营建筑公司“韶关市公营筑工程公司”诞生了,这就是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刚成立的公司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抓管理、抓质量、引技术、拓市场,在艰辛探索中砥砺奋进。
1964年3月定名为“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公司成为当时粤北山区国防三线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广大职工成年累月奋战在粵北的深山野岭之中,战酷暑、斗严寒,锻炼成了一支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好队伍。乘着改革的春风,广东省五建作出了大胆的抉择:走出去!立足韶关,面向广东,走向全国!广东省五建人的身影几乎遍及大江南北,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奋斗足迹。
通过外引内联扩大业务,促进多种经营,广东省五建成功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1989年,公司成为国家建筑一级企业。2005年,广东省五建改制成职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从此,公司更加轻装上阵,灵活经营,一边夯实建设基础,一边寻求创新发展。
质量是企业生命
进入新世纪,广东省五建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一快三好”(速度快、质量好、管理好、服务好)的经营方针,更加重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内控管理强化合同信用,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准入条件,实行“严进严出”,严格考核和择优选择承包者。完善财务管理,加强基层监管,加强工程项目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着力推进QES管理体系建设。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用创“鲁班”的匠心精神去做事业,团结奋进,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力争上游。
速度快:通过合理的科学施策方案,结合新工艺、新材料、新工法以及BIM等创新手段,加速推进工程建设提质提速完成任务。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项目仅用5个月完成主体封顶;南雄黎灿小学第二校区项目在短短的3个月内完成主体封顶,比合同预定工期提早一年交付使用;韶关芙蓉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19#23#34#45 路道路工程项目)历时9个月四条路均顺利完工。
质量好:始终按照创品牌和形象工程的要求,多年来,紧紧把住“质量安全生命线”,开展“样板工程”引路活动,用心做好细节,以质赢得信赖。在五建人的共同努力,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多个项目获得金匠奖和省、市级奖项,所有获奖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管理好:公司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全面落实项目预算管理,提升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终身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抓好每个环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不出事故,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向好发展。
服务好:勇立潮头,敢担当。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用四负责(对历史负责、对 会负责、对用户负责、对员工负责)态度,做一个项目,结一方朋友,以优质服务树良好风范,用真心诚意赢客户信赖;用真抓实干、稳扎稳打,收获 会各界的认可,让广东省五建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也赢得了荣誉。
技术和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广东省五建在发展奋斗中,重视技术投入和智力投资,工程建设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贯彻技术设计要求,注重节能降耗。目前,公司已获得3项国家专利、2项省级工法。团结和凝聚人的力量,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公司早期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就开办过中专类建筑工程学校,专门培养建筑类的技术人才。推行人才战略,以引进培养主营业务、新兴业务人才和 点建设发展等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突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扩大人才资源规模,着力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加快人才资源结构调整,不断完善“招、育、用、留”用人机制。近年,以与广东工业大学、韶关学院建立的人才战略合作关系为契机,创办属于自己的“五建大学”,全面提高全员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工作技能、政策水平和应变能力等,实现人才战略从保障支撑向枢纽引擎转变的引领功能。广东省五建将坚持“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生产,生产牵引更多的机会”的原则,实现组织管理的“活水”循环理论,以“人才+创新”双驱动赋能企业发展,抓住人才、把握机遇,激发管理效能。
由产值扩张向高质量内涵转变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广东省五建树立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运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从职能设置、流程优化、数据收集三个方面下大力气,规范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2017年引入了新中大信息技术;2018年4月组建了BIM团队,同时成立了新部门——企业技术中心,同年5月,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授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韶关市第一个启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共享园地,将BIM等技术运用到项目建造上的建筑企业。在新工艺、新工法、新材料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与研发力度,取得“土钉墙边坡比动态监测施工技术”等多项专利发明科技成果鉴定及省级工法申 的成绩,在公司承建的韶关国际会展中心、粤北二院、南雄黎灿小学、张九龄纪念公园(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多个项目上实现科技研发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动力引擎。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指导,明确责任落实,合理考核,确保预算指标的准确性、有效性,实实在在地提升财务、成本、材料、生产等经营生产管理水平。广东省五建正在向现代化管理建筑企业稳步迈进。
未来,广东省五建将坚持遵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力争在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新区产业链开发区项目规划等项目,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制定新的双循环战略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导向,实施科学管理,优化经营结构,进一步深化转型升级,由产值扩张向高质量内涵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由产值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单一施工向多元合作转变,引领公司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格局,最终实现成功晋升特级资质企业的目标。广东省五建正在以成立70周年新里程扬帆起航,齐心协力揭开广东省五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通讯员】省五建宣
韶关学院图书馆工程
陵南路(鹅坑桥转盘至东郊客运枢纽站)改造工程
南雄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工程
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项目工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