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暗实验介绍
避暗实验训练与测试阶段
原理:避暗实验又称为被动回避(passive avoidance)实验,利用实验大小鼠的趋暗避明习性设计制作的测试箱:一半是暗室,一半是明室,中间有一小洞门相连。暗室底部铺有通电的铜栅。动物进入暗室会受到电击。避暗实验简单易行,反应箱越多,同时训练的动物越多。以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为指标,动物的差异性比较小。对记忆过程特别是记忆再现有较高的敏感度。
软件:优秀的软件识别能力可胜任各种颜色的实验动物在不同颜色箱体间穿梭的实验过程,软件在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数据化分析动物进入某个区域的潜伏期,还能够记录动物进入明箱或暗箱的次数(错误次数),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用:避暗实验因其方法简单、指标便于观察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测试,又因此法的实验周期短,动物只需一次训练性实验后便可进行正式的测试,所以常被用于药物的筛选。
避暗实验设备
避暗实验测试箱XR-XB110
避暗实验实验设施
整套实验设施包括避暗箱、SuperShock刺激控制器和SuperPas避暗软件。
硬件:包括左右两个同等大小(20.3*15.9*21.3cm)的隔室(compartment),其中一隔室布置为全黑背景,形成暗箱(主动回避可不用暗箱)。两隔室之间由一个拱形门(8.9*11.4cm)相联,门可由实验者根据实验需要关上或打开。隔室地板为不锈钢栅栏(直径:大鼠4.8mm,小鼠3.175mm)。暗箱一侧的栅栏地板与刺激器相联,可给予电击;明箱一侧则不与刺激器相联,没有电流通过。
软件: SuperPas避暗软件,通过摄像机追踪大小鼠活动过程,记录其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加以分析整理,在采用多通道时可同时对多只老鼠进行采集分析,软件历经12年客户与团队打磨逐步完善”臻至化境”,为实验小组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提供精准便捷的实验数据。可呈现参数项目:观察时间、穿梭次数、潜伏期、明箱活动时间、明箱活动时间百分比、暗箱活动时间、暗箱活动时间百分比、总路程、明箱活动路程、暗箱活动路程等。
避暗实验步骤
避暗实验训练与测试阶段
- 实验前将避暗潜伏期大于180 s 的小鼠弃去不用
- 避暗仪暗室底部铜栅通0~5mA恒流交流电
- 先将小鼠放入避暗仪反应箱中训练3min,小鼠受电击逃往明室。
- 正式测试开始时将小鼠背对洞口放入明室,小鼠进入暗室则受到电击, 避暗仪自动记录 5 min 内小鼠进入暗室的次数,即为错误次数,和首次进入暗室的时间,即为避暗潜伏期。
避暗实验方法
避暗实验方法
- 单次测试法 第1天上午9:00开始训练实验,次日上午9:00(训练实验24h后)进行测试,记录5min内小鼠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
- 两次测试法 第1天上午9:00开始训练实验,当日下午15:00(训练实验6h后)及次日上午9:00分别测试两次,记录 5min内小鼠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
- 多次测试法 第1天上午9:00开始训练实验,当日下午15:00,次日上午9:00和第3天上午9:00(训练实验48h后)分别测试3次,记录 5 min 内小鼠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
以上3种方法中多次测试法最佳,方法敏感度可以 满足统计学的要求,且实验可以在较短的周期内完 成,减少了工作量,建议采用多次测试法进行实验。
采用避暗实验多次测试法原因:
经典的避暗实验是在一次训练后进行正式测试,只以一次的实验结果做统计分析,所得的数据离散度大,实验 重复性较差,原因可能是存在着一些无法消除的环境因素的干扰,例如反应箱中残留的动物气味,测试时实验动物发出的声音等,都可能会影响动物的行为表现。此外,一次测试处理组之间往往差异甚小,如以 95%为可信区间,统计学上很难通过。所以在避暗实验中增加测试次数,以几次测定的平均值做为统计对象,目的是弥补以上两点不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