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融通 安卓快跑

在智能手机阵营对硬件产品渐进式创新的进程中,软件调教能力和生态构建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可见的是,iOS系统内的多硬件顺畅交互,就是苹果生态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安卓阵营正加速强化软件体系和背后互联生态能力的构建。从较早的华为鸿蒙,到近期OPPO推出潘塔纳尔、vivo在三年前从Funtouch OS升级为Origin OS后也在对软件体系能力进行梳理。

虽然定位各有不同,但逻辑一致:通过打通底层技术能力,软硬结合,进而令智能手机具备更好的使用感和更长生命周期。

(周围在vivo开发者大会演讲现场,图源:vivo官方提供)

软硬件协同一体,正成为当下手机厂商竞争的核心命题之一。IDC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受访时表示,在成熟的消费电子市场,硬件本身目前还较难拉开很大差距,因此软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支撑。“未来终端厂商在软件会有持续较大投入,通过软件生态、系统发展等方面,打通多终端的互联互通体验将是主要方向,比如多屏协同、车机联通等,以此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这也是安卓阵营近些年来在寻求不断向底层技术革新和奔赴未来万物互联市场的必经之路,而随着此间能力积累和生态聚合,这也有望成为迈向高端化市场占位的一个重要利器。

拆解OS系统

在当前红海搏杀阶段,手机厂商间显性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硬件堆叠方面,软件则是相对隐性,但更进一步是对硬件能力的增益。

周围介绍道,目前国内在操作系统方面的解决思路主要分为两种:从生态到内核、框架的完整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快应用。

“操作系统至少分成三层:内核、框架、生态。在操作系统解决路径上,国产厂商都有了自己的内核;框架主要涵盖操作系统的语言、编译、链接、调试环境,目前各家也都有自己的实现方案。真正的挑战是生态。”他进一步分析,生态分为操作系统内部最小单元的能力和服务应用,以及行业类平台型应用生态(如安卓生态)。“其中很难突破的就是平台级生态应用,我们要做就考虑分步进行。先解决前几千个,然后解决前十万个应用,如果生态解决了,加上自有框架和工具,加上底层内核,组合起来就构成完整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因此vivo目前走的是快应用这条路,其实也在预研自己的商用操作系统。”

周围分析,将OS系统进行拆解会主要分为四层,基于前述提到的三层——内核、框架、生态之上,第一层则是针对性进行硬件和器件定制。

“但硬件定制的周期较长,至少需要24个月,叠加一年以上时间的认知梳理和规划,因此至少需要36个月时间进行准备。”他续称,考虑到长周期中需要循序渐进,vivo会先着手从后三层逐一升级能力。

近日举行的2022 vivo开发者大会期间,他有过详细解释。为了深入改善流畅体验,vivo推出了智算中枢框架,其中包含:底层的基础能力突破、中间层的资源调度优化以及上层视觉与操控感知的升级,共三个层面。

其中在底层的基础能力上,vivo聚焦于计算、存储和显示这三个核心技术点。中层的资源调度优化维度,vivo改写了Linux内核中三十多年来的算力调度算法,将原本的前台、后台公平调度算法,改写成不公平调度算法,让算力等系统资源向前台倾斜,保障前台运行时,后台进程不会抢占、打扰和阻塞前台进程。

同时,通常情况下当一台手机开启了20多个App应用后,内存就会被耗尽,这时系统会通过回收应用,俗称“杀后台”的方式保障运转,但被关闭的应用要再度被开启就会面临重新启动的局面。vivo新推出的OriginOS 3系统中推出“原地复活机制”,通过记录下白名单应用被后台强制清理时的状态,当用户在重新打开时用尽量短的时间,恢复到之前状态。

在上层视觉与操控感知维度,vivo今年借鉴电影成像原理,OriginOS 3在动效中添加运动模糊算法进行实时补偿,从而保障视感流畅。

此外,对于安卓体系的内存消耗也有优化空间,vivo提出的方案是,将应用程序内存分配和管理算法机制进行优化,也就是后来提出的内存融合技术。由此可以将原本8G内存配置的机器,通过优化算法,实现8G+的效果,通过迭代目前已经实现最大12G+8G的成果。

有了对后三层的优化迭代,再同步适时推动第一层的硬件定制能力,积累到一定阶段就将走向质变。

物联生态构建

如今的手机大厂,无论是其业务范畴还是研究方向都正不断随着通信技术能力的拓维而向外延伸。面向正快速成长的万物互联世界,打通并串联起更多智能终端,正成为眼下另一个重要命题。

据介绍,在IoT领域,vivo主要深耕智慧出行、智能家居、智慧办公、运动健康、影音娱乐五大场景。基本也是目前主流手机厂商都着眼的领域。

手机和汽车的能力联通无疑是当下十分火热的方向之一。将汽车这个“移动生活空间”与手机这个“全日制管理助手”能力打通,是伴随汽车电动化发展以来十分重要的体验改善。

周围介绍道,可查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3.5亿名车主,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两年前vivo考虑进入连接出行市场的时候,还对未来趋势不甚确定。直到发现车机用户的七日存留已经超过80%,每日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这种狐疑被打破。“这显示手机和汽车互联诉求是一种刚需,我们很快就确认,把手机和车中控的连接就是广大用户的刚性需求。”

目前阶段,手机车联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种,高级辅助系统为主的座舱;以手机和车联为主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他进一步分析,“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L4级别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目前不是vivo这样的智能终端要触碰的。我们发现,其实95%以上用户关注的仅仅是车机互联,这就是手机厂商和车厂一起来解决的话题。”

这在主要手机厂中成为共识。此前小米、OPPO、vivo三家厂商发起ICCOA(智慧车联开放联盟),目前成员已包括魅族、中兴等通信厂,高通、恩智浦等底层产业链厂,吉利、比亚迪等整车厂或旗下研究院及高德、喜马拉雅等应用服务供应商。

(周围在现场演讲,图源:vivo官方提供)

周围表示,vivo认为产业界每一个商业公司逻辑上不应该建成封闭的孤岛式解决方案,因此在其中提出了自己的连接协议,在该平台中贡献自己的智慧成果,vivo投入重兵的领域是车钥匙。

“我们做了完整的车钥匙解决方案,并且在ICCOA联盟平台上,供客户和用户选择,接下来也希望把这些解决方案和协议在两个产业标准协会上予以同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我们希望中国的车联方案是一套开放包容、共建共创共赢的局面。”他续称,vivo没有部署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但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这包括:首先是车机互联,因此要提供连接协议;同时提供一系列中间件,如呈现地图续接、音乐播放等。“车联主要解决的是媒体、生活、游戏的共享,和车内部分智能座舱的功能,”

vivo近两年尤其强化了面向商务办公人群的产品体系,因此在软件方面同样要进行匹配。

周围表示,在商务、办公方面的一系列动作,本质上也在建立生态。“vivo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生态计划,特别是面向高端商务人群有特殊需求时,我们要帮助他在手机上,特别是大屏、商务Pad等产品中,做完整解决方案。”

安全性在此间也被尤为重视,“我们希望手机系统在底层上提供两个可信:硬件可信和软件环境可信,硬件可信就是以定制SPU、硬件可信环境为一条线;软件可信是从Root到跟踪权限,直到支付环境,通过架构做一系列可信。”他续称。

智能终端厂商间的竞赛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简单的组装和堆叠,面向更底层软硬件能力的调教和演进,无疑是走向未来差异化竞争中的重要因子。目前厂商们交出的不同答卷,未来更可能是一种殊途同归,即回归使用本身,以走向便捷的智能化时代。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