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持续三年的疫情,无疑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人类延续多年的工作、生活方式,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短期来看,疫情给绝大多数企业带来的是负面影响。
而将时间轴拉长至十几甚至几十年之后,那些在疫情后生存下来的企业一定感谢这三年。正是在新基建、“十四五”规划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答题。经过三年的磨砺,企业也开始尝到数字化为降本、增效、提质带来的甜头。
众所周知,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所以早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 告》便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求推动我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而数字化技术便是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推动力。
“制造业转型中高端的关键一是效率、二是成本、三是时间、四是品质、五是用户体验,同时国内在消费互联 的营销已经达到极致,从业者逐步转到产业互联 。”美云智数CEO余海峰认为,数字化推动产业互联 、推动制造业转向中高端的核心便是工业软件。
美云智数CEO 余海峰
呼唤有“灵魂”的工业软件
的确如此,从CAD、CAE到SCADA、工业仿真再到APS、MES、EAM……工业软件赋能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方方面面。而这一推动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软件,在国内的运用却不尽如人意。
余海峰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卡脖子”风险。一旦被“卡脖子”,制造业面临的风险非常高,“哈工大被禁用MATLAB软件,无法处理数据,影响论文投稿”一事便是警示。
二是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业需要有“灵魂”的现代化工业软件。其包含几个层面:首先能够实现闭环,把营销、生产、供应等制造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
其次是产业链协同。“今天的制造业不再是一个人单独把物体端到端生产起来,需要订单来的时候,能够协同上下游一起生产零部件,最后组装成一个商品。”
最后是赋能制造业全价值链的提升。“数字化转型不是落到工具层面,而是需要综合思考多个环节,通过一套方法论和实践产生最佳效应。”
“有界有为”的美云智数
谈及美云智数,制造业从业人员一定不陌生。这是在2017年时,美的集团将自身几十年的制造业经验以及十几年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对外输出,成立的专门服务制造业转型的数字化公司。
2020年,美云智数首次启动TOP100渠道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希望借助生态渠道伙伴的力量共同服务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美云智数渠道生态总经理江宝仁透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美云智数在渠道方面取得了多项成绩,同时携手渠道伙伴们将数字化解决方案从制造业推向了更多行业,具体而言:
在过去一年多里,美云智数招募140+渠道核心伙伴,渠道项目合同同比上涨75%,并与渠道伙伴举办“走进美的”及各类型市场活动近百场。
同时,美云智数携手这140家渠道伙伴,签约中国南方电 、中国商飞、东北大学、苏州大学、正邦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双胞胎集团、林氏木业等重点客户,触达超过1000多家的企业用户,覆盖40多个行业。
余海峰认为,在过去5年间,美云智数实现了从0到1的过程,通过定制化项目,在各行各业积累了最佳实践。面向2022年及未来,要想更快、更好地赋能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在产品业务上,不断沉淀六大行业解决方案,抽出最有关键性的产品作为产品化的重心,并将软件转到SaaS,包括把一些能够打通上下游的面对中小客户的软件模块SaaS化。通过SaaS产品,加上纵深软件以及合作伙伴的软件,打造一套综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二是集合各类渠道伙伴的能力。美云智数将聚焦自身在工业底座、工业软件、工业SaaS的能力,集合营销、咨询、实施、集成、交付等各类伙伴的能力,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美云智数全新策略升级——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智造和产业互联的软件/云服务供应商。伴随着定位的升级,美云智数渠道业务也从原来的“直销为主、自服自管”,升级到“直销+渠道+生态,共研、共商、共赢”。
资金、培训、人才等赋能伙伴,共创真生态
在此,我们可重点关注美云智数渠道生态的升级。“美云智数希望打造的是能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真生态’,而不是互相帮忙卖产品交换客户资源的‘假生态’”。江宝仁表示,这是美云智数与渠道伙伴合作的立足点。
基于此,升级后的美云智数渠道生态,包含从商机探索到交付服务的全流程价值,共计六个类型合作方式。
一是商机探索。基于美云智数核心的竞争力锁定商机,推广美云智数的成功实践经验。签单方式、商务模式灵活,可以伙伴自己签,也可以由美云智数签单并交付;
二是产品代理。美云智数给予伙伴销售、授权、交付、服务权力,自身提供赋能和项目的必要支持。为此,美云智数也推出了首批核心渠道产品,包括MES、SRM、IDM、MIoT.VC数字化仿真平台以及星谋云;
三是咨询机制。美云智数深耕数字化规划、营销、研发、大供应链、人力资源、精益制造等领域,希望通过与咨询机构的密切合作,来实现咨询内容的互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四是生态合作。通过生态合作来实现方案融合,从方案互补,到客户价值的拉通验证,最后到互融产品的共建,再到销售、交付闭环的验证,最后到整个平台与商业标杆共建。
五是技术共创。第一个发力点在工业软件领域;第二个则是在跨系统的互联方面,将会对接更为广泛的上下游系统。
六是交付服务。其核心解决的就是对客户服务多样性的问题,这方面美云智数有定制软件的开发、标准软件的交付等多种形式。
那么,如何能证明生态主与渠道伙伴合作的真心?答案是为渠道伙伴提供的各类政策与保障。从这方面来看,则能感受到美云智数满满的诚意。
“为了保证这六种合作模式,美云智数内部从组织到政策都提供了相应保障。” 江宝仁透露,美云智数将原来的组织架构调整为贯穿前中后台的生态组织模式,包括前台专门的渠道生态赋能团队,中台生态融合部门以及后台产品研发及平台生态部门。
同时,美云智数对渠道伙伴的政策支持,更是覆盖资金、培训、人才等方方面面,如投入600余人及2亿专项资金激励合作伙伴;走进美的总部、样板客户参观;专门配备伙伴成功经理,每周展开商机谈判、项目分析、资源协调;为伙伴提供费用减免、现场培训、外包交付资源;免费升级、原厂服务;伙伴培养体系;研发及经营赋能;创建伙伴俱乐部……
可以看到,美云智数对渠道伙伴的支持,涉及资金、市场宣传、经营、技术等不同侧面,而这也恰是数字化时代,渠道伙伴从传统“搬箱子”模式走向数字服务商所需的能力。
至于渠道伙伴最关心的市场空间,余海峰丝毫不担心,而这也恰是余海峰鼓励更多伙伴参与进来的原因。
“工业软件2020年规模2000亿,同比增长15%,但这并不是这一市场的真正速度,属于工业软件的加速度还未到。我们希望在2022年把140位渠道伙伴扩展到1000个,触达2万个客户。未来,伴随着产业互联 的到来,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我们迎接得将是3000亿、4000亿,甚至5000亿的市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