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特大型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实践与展望

一、BIM技术方面的应用

1、施工临时结构设计

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功能建立各施工结构单元模板,通过实例化和参数化快速建立施工结构模型,通过数据接口与计算软件进行模型共享,直接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再利用BIM模型丰富的数据信息生成材料统计 表,以及各种二维图纸。

2、虚拟装配与施工模拟

将施工临时结构与主体结构进行虚拟装配,精确模拟施工结构的安装状态,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及时修正设计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

3、深化设计与图纸校核

对主体结构内的钢筋、预应力管道、锚具、劲性骨架等按实际尺寸进行建模,提高设计深度。

4、场地布置与施工设施设计

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临时设施进行BIM建模,优化场地布置和施工组织设计。

5、实景建模与BIM模型整合

6、模型管理与查看

7、基于BIM技术的数值分析

采用MIDAS软件研究基坑各阶段的开挖方案,并且与实际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基于BIM技术对锚碇工程温度应力场进行分析,确认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8、激光扫描与钢梁制造精度检查

BIM技术在3D激光扫描、钢梁制造偏差分析、虚拟试拼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扫描获得钢梁构件的点云数据,与构件的BIM模型进行对比拟合分析,可得到钢梁构件的制造精度偏差数据,并以色谱形式显示。对构件制造精度进行局部3D数据分析,对制造工艺进行评价和改进。

9、交通疏导方案的申 与审批

交通压力大,施工时还要进一步压缩现有车道。交管部门对此非常慎重,传统模式下交通疏导方案的编制与汇 已不能满足要求。

通过BIM技术对加入围挡后的路面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优方案,用三维视图汇 时清晰明了,方案最终通过了审批。

10、自动出图与定制开发

利用程序识别提取BIM模型中的必要信息,辅以人工交互对输出样式的控制,针对出图对象,以程序批量化处理来实现加工图与组装图的批量输出。根据CATIA和CAA RADE的特点,分别在CATPart,CATProduct和CATDrawing下开发功能模块。

二、BIM管理方面的应用

1、模型与基础信息管理

设计模型通过接口导入BIM施工管理平台,实现设计成果的数字化交付,解决建模数据异构问题,实现异构数据源的集成。

管理平台中基础信息模块主要用于管理项目基本信息,通过将二维施工图纸上传到管理平台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可根据模型构件查看图纸。

2、施工计划与进度管理

以WBS为核心,进度计划为引擎,集成三维模型、属性信息等内容,实现动态实时进度管理。按指定时间段,对整个工程、WBS节点或施工段进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实现对工程进度的管控。

按指定时间段对整个工程、WBS节点或施工段进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

3、安全质量管理

包括危险源管理、安全闭环管理、移动端信息推送等。通过微信发起质量安全问题描述和整改要求,发送给责任人。责任人按要求整改完成,回复整改情况以及整改后的照片。检查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形成闭环管理。

4、机械设备管理

5、跨平台的无聊追踪管理

6、移动端物联 技术的应用

构件厂生产构件后,可以在Web端打印相应的二维码并张贴在构件上。构件在出厂、入库、出库、安装时分别进行扫码,从而实现物料的数字化管理。

7、成本统计与分析

针对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自动计算整个工程、任意WBS节点、3D施工段或构件的工程量和成本,并以图表形式提供钢梁成本统计和分析。

8、资料管理与技术交底

工程资料技术人员通过Web端上传,Web端和PC端都可以实时查看。重要工序以可视化方式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通过文件共享实现多人协同管理,可将文档关联到3D模型或WBS节点上,使文件与业务紧密绑定,并提供便捷的在线预览功能。

9、监控监测

拱肋、T构、连续梁线形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人工测读然后APP/WEB端录入)。应力、空气温湿度、结构温度、扣索索力、扣索锚碇和拱座倾角监测(传感器自动监测)。

10、大数据应用

通过基于BIM的桥梁施工可视化管理协同平台进行桥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以及运维过程中桥梁数字化综合管养系统中的桥梁健康监测子系统、电子化巡检系统及实时技术交互系统,获取桥梁数据,再通过数据清洗、数据交换及数据共享最终获取到可供分析、挖掘的数据。


近期推荐

酒店项目机电安装施工BIM技术应用

BIM在桥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超高层项目BIM设计应用介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