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个提高效率的APP (上)

昨天写了这篇 ??寒假感悟两三条,今天再补充一条,如果你有拖延症,每个假期都是一次治疗机会,重新认识自我,亦是整理生活。

通过在家办公,大家应该醒悟过来了,自由职业并不是一件想象中那么美好的事情,一是管不住自己,二是效率非常低。

我彻底地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半时间,来分享几点我的经验。

一开始非常痛苦,因为我是天秤座,做事很爱拖,又有一点爱钻牛角尖的完美主义,这两者叠加就会搞砸很多事情。

看了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但是去实践是另一回事。立了flag又倒下,反反复复,我最终觉得时间是管理不了的,我只能管理自己。

前几天看了李笑来的书,他提到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时间>金钱。

厉害的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进入“心流”状态。

这种特质一部分是天赋,一部分也可以靠刻意训练获得。

在这里分享几个我摸索之后觉得好用的APP,希望复工之后的你们可以用得上。

时间管理类

1. Forest

“番茄工作法”是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模块保持专注来完成任务的方法。

现代人的专注很简单,就约等于不碰手机。

所以关于番茄工作法的app有很多,Forest是我最新发现的,它在基础功能上加入了种树的辅助功能。如果你25分钟成功,就可以种一棵树。

效果还不错,可以持续激励到我,现在我已经有一片小树林啦!(是不是种树种菜是人类的本能)

即使有很多微信提示弹出来,我也不会碰手机,一开始是想种树,后来就会习惯这种沉浸状态。

Forest虽然是付费软件,但是如果12元可以提高生产力,约等于没花钱了。

那个没有叶子的小树杈就是番茄法失败的结果,我本来以为失败了就失败了呗,竟然还会留下一个这?更不想半途而富了。

其实我还买过一个实体的timer,每次扭一下到25分钟的时候就会响起警 。

这个系列一共有八款,是我一次逛书店的时候发现的。

颜值都很高,可以放在厨房里当小摆件,也可以用烤箱或者煮汤的时候拿来定时。

缺点就是它会有一种上了发条的声音,太过安静的环境下会让人听着有点烦,所以我旁边有人的时候,他们都拒绝我用这个东西。

* 淘宝可搜舍里厨房计时器

2. Pendo

日程管理类的app我也尝试过很多,要么是功能不全,要么是操作界面不友好。

下载pendo的时候,我并不是太喜欢,因为它的logo很萌,我以为会是可爱字体花花符 的界面,但其实很简洁。

如图所示,底部四个按钮,代表四个核心模块。

1. 日记:我主要用来记录一些脑子里闪现的碎片想法,和简单的故事。

2. 笔记:用于快速记录工作中的关键点

3. 待办:如上图,可以按每日/每月/每季度来写,也可以按照阅读记录/购物清单/观影指南来写

4. 日程:我用在了旅游出行上

文档管理类

3. 石墨文档

这个月才开始用石墨笔记,因为我和同事远程开会要协同完成一份文档。

在这个场景下,我觉得是石墨笔记相比其他同类型app最大的优势。

比如,你要100个人填一张表,在不涉及保密信息的情况下,用石墨笔记生成在线链接发给100个人同时录入,比你收回100张独立表格再汇总要快很多。

比如,我和同事共同完成一份文件,有五个部分,我可以一边写一边看前面的人写了什么,也可以大家一起讨论我正在输入的内容并及时修改。

4. Ulysses

高级感就是看起来很贵,作为app,它也确实很贵,适用于撰稿人或者从事文字创作类工作的人。

Ulysses相当于一个很好的工作台,对于依仗灵感吃饭的人来说,可以帮助快速进入写作状态。但如果你不是需要大量的文字输入的工作,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已经完全足够。

5. Zine

每次发图片类型的推送,大家都会问是什么软件做的呀。

对于手机端的图文排版,如果文字比较少,只限于标题和图片注释的话,我会用黄油相机;如果文字内容比较多,我会用Zine。

同类型的还有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和锤子便签,但是我观察过,几乎90%的各类型的博主发图文混排内容都是用的Zine,客观上说明它确实还不错。

优点是字体和背景可选项很多,也很好看,导出格式基本可以满足所有需求。

缺点就是非会员的图片上传容量有限。

打开我的Zine,导出一个去年此时写的文档

写到这里灵机一动,可以偷个懒,分成上下篇,另外五个明天再发嘻嘻

如果你有什么宝藏app也可以在评论里告诉我喔

或者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可以在评论中留下或者加我微信

最后,日常啰嗦,记得戴好口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