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蒋铭国 新 师 今天
疫情,“未来学习”的催化剂
——互联 +技术视角下的数学教育实践与初探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 +”已经不再稀罕,它的触角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功用嵌入每一个行业。学校学科教育更是因互联 +技术的嵌入,步入了教育快速变革的时代。“万人课堂”昭示着“未来已来”,未来“学习中心”或已初露端倪。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更是加快了“未来学习”在广大教师与学生中的尝试与实践,显然当之无愧地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未来学习”的曙光已被点亮。
2019年因参加上海沪江旗下互加计划的N师学院首届学习,期间被推荐阅读了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博士的新书《走进学校3.0时代》。因参加N师学院学习的缘故,我对“未来学习”有了较为真切的理解。《走进学校3.0时代》一书中的“学校3.0时代的13个场景”,给我耳目一新的体验。尽管似乎那些场景离我们很远,但我笃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便会面对。那时身为教师,我们何去何从??
未来已来,作为一种意识已植入我的心灵。2020年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掀起了在线 络学习的“狂风骤雨”,范围之广、频率之高、程度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当然我笃信不是后无来者。这场疫情犹如“不速之客”,在人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硬是把“未来学习”一下拽到了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面前。为了与时俱进,响应学校线上教学的要求,更为了应对“未来学习”对教师带来的挑战,针对数学教育教学,我尝试实践与探索互联 +技术视角下的数学教育教学,希冀帮助学生开启“未来学习”的一扇天窗。
一、钉钉与“CC”,让课堂飞越时空
钉钉是一款学校推荐使用的APP,因为里面的“打卡”与“家校本”功能很是受用,于是学校极力推荐。事实上,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推用钉钉。为了给“赣教云”线上教学作为补充,尤其是针对学习能力欠缺或自制力不够强的孩子,我想辅助视频讲解,于是学习与研究在钉钉里如何直播。学会之后我每个周日下午在钉钉里进行直播,给孩子进行作业辅导,或者是重点知识的补充与巩固。?
2019年因为N师学习,我开设有个人“CCtalk”直播间并做过多期直播。现因疫情配合线上学习,又在钉钉里做了多期直播。实践表明钉钉与CCtalk各具特色,也各有不足。钉钉直播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随时与学生连线。我在直播《乘法与除法的统一性》以及《长方题(体)的体积》时,就让很多同学进行了连线,其他同学都能看到我与孩子们的连线。这让连线当事孩子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表达能力,更树立了对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孩子学习的热情。?
钉钉与CCtalk直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进行回放,万一有些孩子没有及时参加直播,之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回看,让孩子们永不缺课,更可以反复重听。课堂已经不受时空限制,这是“未来学习”的第一属性。遗憾的是钉钉里直播视频保存期限只有一年。?
二、美篇与公 ,让课程触手可及
疫情期间,老师与孩子们都宅家抗疫。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宅家抗疫生活,学校倡导教师们开设阳光在线课堂系列课程。我跃跃欲试,琢磨着结合数学魔术开设“玩数学,练思维”益智微课堂系列课程。
三、微课与空间,让课业智慧可见
江西智慧作业在省电教馆的组织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提高智慧作业微课录制效率,不断扩大“智慧作业”练习册覆盖面,省电教馆面向全省开展 “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此次活动省电教馆堪称“下血本”,被录用的微课颁发录用证书,并且可视同举行一次省级公开课,此外还纳入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评审范围,分学科、分年级设立一、二、三等奖,由省教育厅颁发等级奖证书。
本次微课制作主要采用希沃旗下的剪辑师与Camtasia即喀秋莎软件。经过实践发现剪辑师渲染很快,但降噪效果不是很好。喀秋莎除了降噪效果突出,还可以增设鼠标高光效果,这对于看课孩子来说,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智慧作业微课征集一共放题预约三批,分别在4月14日、5月6日、5月28日。在每一批放题中,我都预约了允许预约题数的最上限。完成第一批五节微课时,硬是花了四天五夜的时间。过程很是艰辛,收获更是丰盈。后两批录课便轻松熟练了许多,进步巨大。除了参加“智慧作业”微课制作,我还 名参加了江西省教师 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空间创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只要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源都可以上传,这既可以方便教师丰富教学资源,储备教育智慧,更有利于学生随时登录浏览或获取资源。?
“智慧作业”微课,让学生有了随时查看的方便,也促使教师提升了微课技术与业务水平。空间创建更像是一个课程与智慧仓库,给学生、老师以及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后花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让课业智慧可见。
互联 +技术给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基础,疫情给“未来学习”的发生提供了契机。这场疫情,促成了我对互联 +技术视角下的数学教育实践与初探,加快了对“未来学习”的尝试。疫情,当之无愧地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未来学习”的曙光已被点亮。
参考文献:
[1] 走进学校3.0时代/张治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2018.7
[2]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朱永新著.—北京:中信出版 ,2019.5
[3] 五维突破:互联 +教育/杨晓哲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2016.3
[4] 面对疫情,教育何为?/朱永新、陶新华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出版 ,2020.2
点评员评语
蒋老师的文章,干货满满,作为技术小白,让我了解了各个软件的功效与特点,在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中,因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实践的前景。未来已来,作为教师,向蒋老师学习,学习不止,运用不断,促进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未来已来 共同携手,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综合发展!
——199562朱婷
蒋铭国,江西省乐平市第九小学教师。乐平市多年“优秀教师”,第三届“2132”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座右铭:态度决定一切。践行理念:相信相信的力量。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