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2.3亿元,海伦司2021年业绩表现,给此前火热的小酒馆行业泼了盆冷水。
2021年9月在港股上市的海伦司,被称为“小酒馆第一股”,近几年在各线城市快速扩张。2021年,海伦司增加门店431家,不仅一年之内实现门店数量翻倍,新增门店更是超过此前3年新开门店总和。一同翻倍增长的,还有海伦司的原料、人力与租金成本,而其净利增速没有跟上门店扩张速度。
海伦司的快速扩张和上市,让各路资本看到小酒馆行业的更多可能性。自2020年起,“猫员外”、RISSE锐肆、COMMUNE等酒馆品牌先后获得融资。燕京啤酒、青岛啤酒、江小白等酒企,以及湊湊、老乡鸡等餐饮品牌也纷纷跨界布局。一时间,小酒馆变为热门投资赛道。
上市首年亏损2.3亿元
近期,海伦司发布港股上市后首份年 显示,2021年实现营收18.36亿元,同比增长124.42%;净利润为-2.3亿元,同比下降428.23%。海伦司称,通过加回上市开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可转让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其经调整后利润为1亿元。
资料显示,第一家海伦司诞生于2009年,打造年轻人的线下 交平台,酒馆门店主要销售纯麦精酿、扎啤、果啤、奶啤、威士忌等产品,2021年9月登陆港交所,被称为“小酒馆第一股”。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海伦司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酒馆,凭借低价策略和快速扩张,小酒馆业绩逐年递增。2018年-2020年,海伦司营收分别为1.15亿元、5.65亿元、8.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73.4万元、7913.6万元、7007.2万元。对于IPO,海伦司称,募资约70%将用于开设新酒馆,扩店节奏大致为2021-2023年分别新增400、630、900家,到2023年店面总数实现2200家。
2021年,海伦司酒馆(营业≥200天)同店单店日均销售额为1.18万元,较2020年的1.09万元增长8.2%。不过从经营利润率看,2021年海伦司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为16.92%、23.25%,较2020年的21.33%、26.44%有所下降。
门店一年翻倍增长
上市首年亏损背后,是海伦司的疯狂扩张。
截至2021年末,海伦司酒馆数量782家,门店增加431家,不仅一年之内实现门店数量翻倍,新增数量更是比2018年-2020年新开门店总和还要多出176家。截至2022年3月25日,海伦司酒馆数量已增至854家,涵盖26个省份的152个城市。
海伦司曾在招股书中提到,其未来业绩增长取决于扩张新酒馆并实现盈利的能力,新门店开张的数量和时间会对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2020年,海伦司门店351家,净利润为7007.2万元,同比减少11.45%。2021年,海伦司门店782家,亏损2.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32.2%;宣传及推广费用为4250万元,同比增长176%。比较来看,海伦司的净利增速没有跟上门店扩张速度。
海伦司曾在招股书中提醒,进一步扩张可能会提升公司对管理经营、技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要求。年 显示,2021年海伦司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均在5.8亿元左右,分别同比增长112.5%、225.1%;租金成本2.2亿元,同比增长120%。
从海伦司2021年财 可以看出,其在一线城市的经营利润率仅为0.01%,但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6.92%、23.25%。从酒馆数量来看,截至2021年期末,海伦司在一线城市仅有88家门店,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有门店458家、307家。
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海伦司快速扩张是想通过做大规模与体量,提高资本市场溢价。“因为刚上市,需要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与想象空间”。其次是通过规模效应来分摊线下终端成本。随着线下酒吧集中度提升,海伦司要做行业领导者,必须加快行业整合效率来提高自身品牌价值与体量,辅助进一步扩张,“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千亿市场吸引多路资本入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数据,国内酒馆行业总收入从2015年的约844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约117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2025年,国内酒馆行业总收入预计将达到1839亿元。目前3.5万家酒馆中,95%以上为独立酒馆。
按2020年收入统计,中国酒馆行业前五大企业集中率占市场份额的2.2%,其中海伦司占1.1%。海伦司快速扩张和上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信心,吸引多路资本纷纷布局小酒馆业务。
海伦司的主要对手中,胡桃里较为大众熟知。官方 站信息显示,创立于2014年的胡桃里音乐酒馆,强调集音乐、文艺、川菜、红酒吧于一体的“一站式娱乐新体验”,6年在300座城市布局了500余家门店。
2020年,连锁酒馆品牌“猫员外”完成过亿元Pre-A及A轮融资。2021年,RISSE锐肆酒馆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2022年1月,被称作“酒水博物馆”的连锁餐酒吧品牌“COMMUNE”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此外,传统酒业、餐饮业也纷纷入局。2020年,燕京啤酒试水“ 区酒 ”小酒屋业务,北京青年路店、东坝店、顺义京汉店、平谷店相继开业。2020年12月31日,湊湊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原全国首店改造成火锅+小酒馆新业态。
2021年1月,老乡鸡深圳卓悦中心店加入小酒馆服务。2021年5月,青岛啤酒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到2023年计划开设400-500家Tsingtao1903啤酒吧。2021年9月,江小白官微发布消息称,在重庆磁器口景区开设的一家江小白酒馆试营业。
蔡学飞认为,时尚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城市生活方式,随着酒吧市场结构性升级,一些特色化、差异化酒吧品牌更受消费者欢迎,比如海伦司和胡桃里,而没有特色的酒馆、酒吧可能会遇到发展困难。目前,小酒馆行业集中度不高,随着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崛起,预计个性化酒吧在广泛的一、二、三线市场都有发展空间。
餐饮跨界小酒馆表现欠火候
与海伦司、胡桃里相比,一些新入局者的经营表现也有所差异。
火锅品牌湊湊官方微博显示,2020年12月31日,湊湊将北京三里屯店改造成火锅+小酒馆新业态,在730平方米的店面内辟出20平方米做酒吧专区。
事实上,餐饮跨界小酒馆的效果问题已经引起外界关注。据界面新闻2021年8月 道,海底捞、星巴克等餐企布局小酒馆业务,多数仍是基于原有业务场景下作出的一种尝试,远不到可以规模化复制的程度。
和君咨询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认为,传统餐饮品牌对于如何做好小酒馆缺乏经验,试图在原有风格和品牌定位基础上跟小酒馆结合,因此不会出现期待中的小酒馆氛围。这种“骑墙”策略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