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中小学已经陆续复学复课,在过去的这个假期里,上 课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也出现了不少未成年人在 课期间沉迷 游,甚至是高额 络消费的情况。
前不久,湖北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武当路派出所接待了一位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投案自首”者——一位只有九岁大的小女孩。
据小女孩的父亲介绍,女儿今年小学二年级,她利用近期上 课的时间,偷偷玩手机游戏,还悄悄充值一百多块钱。被家长发现后,小女孩承认了错误,表示之后不会再犯。可没过几天,她爸爸发现自己的微信钱包又少了三十元钱。为了让孩子记住教训,爸爸就让小女孩自己去投案“自首”。
上 课却玩起 游,好在这位家长及时制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而下面的案例中,家长就没那么“幸运”。五月初,江苏南通的陈女士在消费时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不足,查询后才发现近期自己的支付宝交易记录中有数十笔都是转账 给一个名为“虎牙直播” 的账户。
陈女士:
支付宝里面(交易记录)显示,“虎牙”就这个抬头公司,然后我就专门算了这笔钱,好像是3万多。
陈女士追问后才得知,这三万多元的消费被孩子购买了虎牙直播平台上的游戏装备和打赏。陈女士的孩子今年读七年级,这段时间以来她把自己的手机给孩子上 课,没想到孩子就借机在直播平台上消费。
陈女士说,尽管虎牙平台的客服人员表示可以进行核实是否为未成年人消费,但最终想要拿回退费,还需要她答应一个条件。
最高法:未成年人 友充值可退还
据最高人民法院介绍,按照我国民法总则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践中涉及到 络打赏等问题的多数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 络付费游戏或者 络直播平台“打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 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6日,共监测到有关 课、 游和 络打赏等舆情信息2072233条。其中, 课舆情信息1043735条,占比50.37%; 游舆情信息791746条,占比38.21%; 络打赏舆情信息236752条,占比11.42%。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
从舆情的情况来反映就是说,明明前台运行着 课,后台却运行着 游,随着 课的增多,而导致这一种 游的这一种投诉纠纷这种增多的情况是非常明显的。
部分平台推出“免费 课”借机推广 游
据“虎牙直播” 址的信息显示:虎牙直播是以游戏直播为主的弹幕式互动直播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亿。
以游戏类、 交类服务为主的虎牙直播,在今年2月初发布公告称:“停课不停学,为广大师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与一站式教学服务。”
直播平台开设在线教育,亟待完善监管空白
有相关学者表示,以 交、游戏类为主业的 络平台开设在线教育版块目前尚处于监管的空白,亟待完善相关管理规定,莫让免费 课成为不良内容推广的土壤。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唐亮:目前对于什么样的平台可以开 课,什么样的平台不可以,还没有明确的一个法律上的界定。有一些经营许可,或者是文化经营许可,视听服务经营许可等等,直播等等也可以。目前也存在把这些这种在线教育的形式融合到自己平台上的这种情况。
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甄贞:
很多平台它实际上建起来了以后,需要更多的盈利,哪些节目更吸引人,它就放上去什么,而不考虑这个东西是否适合青少年。所以我是觉得,一旦发生这种问题,应该追责。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平台内部的这种管理的制度也好,包括适用法律也好,也应当完全适用以前的这些法律法规,包括 络安全法、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内的所有的法律,不能说换了一个平台,换了一种类型,以前的东西全作废了,不是这样,而是要更好地落实才行。“互联 +”如果没有进到法治轨道,“互联 +教育”其实还不如不要,因为它反倒害了孩子。
监制:于卫亚
实习:廖婧、赫秋晨
虎牙,请对孩子“虎口留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