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斶说齐王》
颜斶,齐国隐士。他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成为经典,“晚食当肉”“安步当车”“归真反璞”等至今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悦)。左右曰:“王,
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
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颜斶寸步不让的身姿,为古代文人保留了尊严。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
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坟墓)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颜斶所讲的道理很正确,所举事实也有力,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不过是颜斶的一种理想,一厢情愿,“王权至上”的余毒,至今尚存。
齐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
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华美)。”颜斶辞去,曰:“夫玉
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
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
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颜斶没有被世俗所惑,其华丽转身,影响不止一两代,不仅少数人。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时代有“四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他们都以好养士出名。
《冯谖客孟尝君》,记述了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食客,他几次弹剑而歌,要求食有鱼,出有车,归有家,才得到门下客的待遇,才能养活母亲,后来冯谖多方给孟尝君出主意,以巩固其地位。其中,他在薛地为孟尝君收债,不要老百姓的债款,并且烧毁契券,客观上为老百姓做了好事,但他主要是为孟尝君着想,焚券后,他为孟尝君“复凿二窟”——“狡兔有三窟,谨得兔其死耳”,“狡兔三窟”成语的出处——更说明这一点。
冯谖设计使孟尝君复位,固位,“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线介(细微)之过”,说明冯谖所起的作用,也间接说明了冯谖的“物有所值”,他初入孟门的那些请求一点也不过分
——这其中当然能够品尝出古代门下客的心酸:“笑而受之”冯谖作客之前已被孟尝君所轻视;多次请求,才得到门下客的待遇。
全文刻画了冯谖见机而做、长于计谋的形象,写得自然而生动。
《赵威后问齐使》
中国古代女政治家,本来就不多,受男权主义影响,史书有载的更是凤毛麟角。《战国策》中,能够有赵威后的一席之地,显得异常珍贵。
赵威后,战国后期赵惠文王后。惠文王死后,其子孝成王新立,赵威后以太后身份执政。
期间,齐王派遣使者聘问赵威后,国书尚未启封,赵威后就发问,并且是连珠式七问: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莱阳子无恙乎?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於陵子仲尚存乎?
前三问,威后认为“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说明了她所持的君轻民贵、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
后四问,是批评齐国的政治现状,并提出她的主张:对“助王养(抚养)其民者”和“助王息(滋生养育)其民者”,要提拔他们,让他们做番事业;对尽孝之女,要表彰;对“率民而出于无用者”,要杀头。
七次发问,一气呵成;问答相间,转接自然。
《战国策》的这一页,因赵威后而精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