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
央视调查了APP排名刷榜:
美食电商产品渠道总监孙先生
由于自家APP排名落后,
经常有很多媒体和渠道
找到他想为他提供一些“特殊服务”。
这个“特殊服务”嘛,
别多想,
它其实就是刷榜服务。
说到这刷榜,其实早已源远流长,
早在2014年的时候国内某些“聪明人”就开始玩这招了,
那时候基本就是一个工作室两三个人
拿几百台手机进行人工刷榜。
(完全模拟用户使用情况)
(2015年2月22日,正在辛勤劳动的App Store刷榜工人)
你可能想说,这样刷榜有啥意义啊?
来,我们把它换算成电商刷单。
一个APP就相当于一个商品,
对商品来说,
如果它销量够大,
那么平台也会给予它更大的权重。
权重就意味着,
这样商品出现在你搜索页面的排名,
权重越高排名就越靠前,
越靠前成交的希望也就越大。
如果你所在行业的同行很多的话,
那么你就不得不进行刷榜。
现在新开的一个店铺想要快速起步的话,
基本也就只有靠刷单起步了。
可能你想说,
我凭借我商品的质量口碑口口相传呢?
拜托,那只适合三四线的小城市。
因为,你不刷榜别人也会刷榜,
别人排名靠前了,
你成交的可能性就下跌了,
下跌就意味着你赚的钱更少了。
要想不被所在行业饿死的话,
那么你就只有不停的刷。
而现在一款APP的同类型工具又那么多,
对于新用户而言,
谁更靠前用户就更可能会选择它。
那么,这些刷APP榜单的
和刷好评的人又是哪来的呢?
需求决定市场这话一点都没错,
从开始的软件开发商
只是想快速的冲上排名,
到现在的刷应用五星好评
和用户使用活跃度;
从最开始,
靠着人工手动操作几百台手机,
到现在一个工作室
只需一个程序就能控制上千台手机。
刷榜这个江湖到底经历了什么?
现在的刷榜无非两种形式,
工作室接下单之后通过群控软件控制手机,
在指定的应用市场下载并安装该应用,
这种属于机器刷单。
优点就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
刷出大量的数据,
适合在应用商店更新时冲榜;
当然缺点很明显,
就是容易被应用市场平台检测到。
还有一种人工刷单就厉害了,
因为它需要大量的人,
所以在很多的兼职app上,
就出现了它们的身影。
不仅如此,大量与之相关的QQ群微信群也应运而生了。
这种刷单的好处,
就是数据看起来更加的真实,
不会被平台所检测认定为虚假数据。
你可能又想说了,
这种行为也没有伤天害理,
还让那么多的人赚到了钱,
对我们能有什么影响呢?
问的好!
如果一个APP从开始上架,
就开始刷榜刷好评,
那么同期出现的其他APP,
肯定就要成为其“牺牲品”,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直接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更重要的是,APP的刷好评,
就像电商刷好评一样,
如果一个APP本身并不好,
这时候如果出现一个全五星好评,
排名又靠前的APP,
那么请问谁还会往下滑,
去选择其他APP呢?
还不直接就选择这个应用使用了。
如果是不收费应用还好,
对用户来说最多泄露一些注册信息,
可如果是收费应用呢?
花出去的钱可没多少人要得回来的。
所以对用户而言,
APP刷榜刷好评极大的损害用户权益,
如果是投资者被这些虚假数据所迷惑呢?
那损失又该是多少?
现在可能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
开始有应用商店平台
开始对这些行为作出处罚了。
拿苹果举例,
如果应用者通过第三方
来操纵评论、提高应用排名,
那么这款应用就会从App Store中被移除,
开发者也会从开发者计划中被移除。
至于安卓嘛,目前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平台太多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但是不好管理并不等于不去管理,
对应用商店这个平台而言,
他们需要严格的监管
来约束开发者的刷榜行为,
从法律意义上讲,
刷榜属于数据造假行为,
严重甚至是欺诈行为,
它不仅蒙蔽用户双眼,
更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
如果每个人都刷榜的话,
那么,最后的结果
就是没人关心软件质量
而是去疯狂砸钱关心排行。
这样下去,我们能得到什么呢?
但是面对整个市场,
很多开发者很无奈,不刷榜上不去。
所以现在只能期待相关平台
和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我等吃瓜群众来说,
最好的方式就是每次只看差评,
什么五星一概不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