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用“大字 ”模式聊天、看新闻,在拼多多上购物,用“长辈模式”支付宝买车票、交电费……北京丰台65岁的张阿姨说,常用的APP在经过适老化改造之后,对老年人更加友好,让自己的生活彻底数字化。
随着APP适老化改造的不断提速,越来越多像张阿姨一样的“银发族”享受到了数字生活的便利。
APP适老化改造多点开花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通过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的 站和APP,共有217家 站和APP合格;2022年4月,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有325家 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提供良好的辅助。
APP适老化改造多点开花,数字消费是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比如,为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京东到家特别推出针对老年用户的“长辈版”模式,聚焦老年人“超市功能”“生鲜果蔬”“粮油副食”“送药上门”等日常使用需求,软件首页功能更加简洁;“关怀版”支付宝将主界面的应用从14项缩减至6项,使老年人在使用APP时更聚焦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操作界面更加友好;百度“大字版”APP在底部工具栏开设了“百宝箱”专区,包含“语音搜索”和“生活便利”等各种实用日常服务。
APP上轻轻一触即可购票,老人们路边招手拦车、火车站柜台购票已成为过去式。在数字出行场景,铁路12306APP上线适老化功能,不仅购票界面更简洁、字体更大,还新增了一键购票功能;滴滴出行APP上线“老人打车”模式,大 字体设计简洁,如有需要可优先派单车辆;高德地图APP则在“长辈地图”中将字体放大、将核心功能简化、优化页面设计风格,重点突出公共厕所、无障碍电梯、医院、银行、超市、公园等老年人出行常去地点,一键点击后显示步行路线及公共交通路线。
在数字金融方面,“关爱版”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在首页精简了图标数量,只保留了老年人常用的“账户查询”“转账”“理财”等业务入口。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改造标准不统一。张阗年表示,各家APP运营商基于自身的业务特性对于适老化改造的理解各不相同,有“老年模式”“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等版本命名。由于要切换的入口名字不同,老年人在使用时容易无所适从。
“在APP适老化改造方面,各家APP存在‘单打独斗’现象,这导致了改造标准不统一。”左美云说。
APP适老化改造的第二个问题是“形式化倾向”,即改造内容不彻底与不完善。在左美云看来,APP除了改“面子”,还要改“里子”。左美云表示,工信部发布的规范中明确提到,禁止适老化改造的APP出现广告弹窗。但是,部分APP在新闻资讯等栏目中还是会出现广告。
对此,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浩然也表示,部分APP的高级功能界面,或是APP链接的小程序仍是常规通用模式。在操作习惯上,部分APP的功能设计、功能词汇、术语等还是更加符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老年群体在理解上存在困难。
功能的缺失同样是适老化改造不完善的一种体现。李浩然指出,一些APP,特别是独立发布的关怀版APP,在适老化改造之后存在功能缺失现象,让APP的可用性有所下降。李浩然认为,适老化改造不等同于大范围的功能削除。针对适老化APP最终应保留哪些功能,各大厂商需要深入调研之后再做决定。
第四个问题是APP适老化改造的监管和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李浩然表示,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在互联 信息的理解和甄别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相比于通用版APP,适老化APP应该在广告投放与控制、信息和财产安全保障、防“忽悠”和防诈骗方面多做文章,建立起围绕老年群体的信息监管和保障体系。
郭学志也指出,“科技适老”在为老年人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存在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郭学志表示,因为老年人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辨别能力较弱,所以极易陷入“标题党”和“养生保健党”等虚假信息构建的 络信息场,进而被诱导充值或是购买理财产品、保健产品,最终导致 络维权困难。
第五个问题是企业的进一步改造意愿难以提升。张阗年表示,目前行业内只有少数头部企业愿意投入较大研发成本对APP进行持续性适老化改造。对很多企业来说,通过减少植入广告来简化APP界面,是一种较难接受的优化方案。
发展需要避“虚”就“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最新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在我国庞大的老年群体基础上,APP的适老化改造将创造出十分可观的 会和经济效益,老年人市场正是发展蓝海。
“理想的适老化APP除了具有字体大、图标大、界面简单等基本特点,还应具备无障碍功能、方言识别能力、读屏兼容和字幕配载等智能化功能,以解决老年人操作能力弱、普通话不标准、指导需求强的APP应用痛点问题。另外,在人工智能技术无法满足老年人交互需求时,APP的客服端口还需要配置一定规模的人力客服团队。”张阗年说。
李浩然同样认为,适老化改造后的APP应具有更强的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和兼容性,让广大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享受到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比如,APP的主界面功能模块布局应更加简单、醒目;APP常用功能一键直达,各式广告投放得到有效控制,服务流程更加简化、内容更加“纯净”;智能语音交互、热线电话等途径能实时解决老年群体的各类问题。
“未来,适老化APP要从现阶段的‘可用’和‘能用’,发展为‘好用’和‘老人爱用’。同时,相对独立的互联 老年生态也要持续完善。”李浩然说。
APP适老化改造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从企业角度来讲,各大企业要积极推动新兴技术在适老化领域的广泛应用。郭学志表示,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娱乐、医疗等民生需求,企业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赋能作用,不断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技术研发能力,丰富适老化科技产品种类,拓展服务场景;在科技产品的用户端,企业要尽量简化操作,将复杂的操作、信息流转等过程转移至产品系统后台,让科技产品的设计和操作流程更符合老年人的操作习惯,节省学习成本。另外,企业还要将通用设计理念纳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功能设计之初就兼顾老年人等群体的使用习惯,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开展产品功能设计,将通用设计理念纳入产品日常维护流程,在产品升级迭代过程中关注适老化问题,保障功能的可持续运营。
李浩然表示,企业在推进适老化APP改造的过程中,应更重视适老化APP的可用性和便捷性。比如,企业统一“关怀模式”的入口标识并让其更加醒目;科学评估、布局“关怀模式”下的功能模块,推进APP高级功能和深层级小程序的适老化改造。
从政府角度来讲,政府有必要探索建立适老化APP通用术语和一般框架。左美云建议,通过建立适老化APP的统一入口,老年人只需要在某一APP上登录一次账 ,就可以“畅游”所有APP,无需二次授权登录。
在提升企业参与APP适老化改造积极性方面,左美云表示,政府要通过资金支持,对参与APP适老化改造工作的企业一定补贴;政府还有必要引导企业建立与老年用户互利互惠的商业模式,以推动适老化APP提升质量并获得经济效益。
“适老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左美云看来,适老化改造要“久久为功”,要摒弃“运动式适老化”,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只要老年人使用的APP或 站有新功能和新版本上线,开发者就要同步进行适老化建设。只有这样,适老化才能融入开发者的意识和开发计划,做到与时俱进。
美编丨马利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