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70年走向了辉煌,离不开老一辈酿酒人、工匠一代代的师带徒传承。”2022年即将退休的茅台特级酿造师范德培,近日在接受“茅台时空”采访时如是表示。
1985年进厂至今36年,从员工到酒师再到特级酿造师,从当初的徒弟成为8个徒弟的师傅,范德培始终一丝不苟地专研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并毫不保留地代代传承下去。
如今,包含师带徒在内的“工匠八步”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五匠质量观”中锻造质量匠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工匠队伍、一流的科研团队和一流的管理精英,已成为茅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1.
师带徒由来已久
范德培在1985年进入茅台酒厂制酒二车间六班,“当时车间叫‘窝子头’,没有机械化设施,全是人工操作,大家要从窖池一背一背地将酒糟背上来,还要人工去磨粮。”
人工操作在于茅台酒酿造工艺的特殊性。茅台酿造历史悠久,可追溯至2000多年世居此地的濮人。“濮”亦称“僚”,明代多称“仡佬”,其后裔即今仡佬族。濮人古时酿造出一种香甜可口的美酒称“枸酱”,这便是茅台镇悠久酿酒文化的渊源。
作为中国白酒酿造的活化石,茅台酒工艺因为历史原因和时代局限,并无具体的文字记载,同时为了技术保密,只能口传身授师徒传承。
1951年茅台建厂后,茅台酒酿造工艺的传承方式依旧是口口相传,如何提高质量并未找到科学方法。为了形成茅台酒质量标准,老酒师、老工人尝试将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操作要点固化下来,同时相继开展师带徒活动。
▲茅台档案馆里的师徒合同。
茅台档案馆存档的一份“师徒合同”,时间是在1955年6月1日。当时订立师徒关系的有两对:分别是老师王绍彬、徒弟许明德;老师郑军科,徒弟彭朝亮。
合同上写明,老师有一切酿茅台酒技术绝不保留,保证徒弟学懂学会学精学深,能单独操作并爱护徒弟,学习内容包括酿茅台酒整个操作过程,老师保证全部技术限于1957年6月1日教会徒弟,徒弟保证全部技术限于1957年6月1日全部学会。
2.
三跪三作揖拜师
第一份“师徒合同”签订后,茅台酒厂掀起“拜师”、“参师”热潮。不过由于经济困难时期和特殊历史原因,茅台师带徒活动在1959年到1978年都处于停顿状况,1978年后才逐渐恢复。
1990年,范德培拜师吕云怀,此时的他已从二车间调到四车间33班,当时吕云怀是车间副主任,主管生产。
“吕总发现我勤奋好学,后经工会主席曹大明介绍,我才得以拜师吕云怀,在工作中得到了老师的众多指导和关怀。”范德培至今还记得拜师的场景。
▲范德培与师傅吕云怀一起参观茅台辉煌70年主题展览。
“当时我家住在四车间背后,拜师是请老师到家里去吃个饭,要行三跪三作揖礼节,要有介绍人和见证人。”范德培说,这次拜师仪式由四车间主任主持,很严肃也很正规。
“俗话说一个徒弟半个儿,我把老师当父亲,老师把我当儿子,我一直尊敬我的老师,老师也一直爱护我这个徒弟。”范德培说。
1992年,范德培到四车间29班任班长,在1993年被调到新投用的五车间,任酒师到2012年。期间,范德培收了第一个徒弟。
“其实厂里师带徒是个传统,这就是心口相传的做法。”范德培在2010年从制酒12车间收了第一个弟子,到2021年共收了8个徒弟。
“我收徒弟的要求首先是做好人,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一丝不苟地专研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范德培说,“作为老师,我对徒弟毫不保留,把我学到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教给他们,但徒弟也必须认真地学会学精,把茅台工艺代代传承下去。”
▲如今的范德培带了8个徒弟。
说到师带徒的好处,范德培认为,确定了这种师徒关系,可以在生产过程当中把各方面的工作齐心干好。
“我现在的8个徒弟,有6个是酒师,一个在管理岗位,一个是包装车间的工艺员,我在茅台几十年,明年就要退休了,感到很欣慰很高兴。”范德培希望徒弟们能发现更多能干肯干喜欢专研的员工,也把他们也收为弟子,把茅台酒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3.
加快打造核心技能型人才
2016年厂里评选首届特级酿造师,范德培当选。也是在这一年,2016年,茅台将“师带徒”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带徒”工作的意见》、《师带徒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有效传承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拓宽了渠道,也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用好匠人、培养传人”的长效机制。
近几年,茅台集团平均每年结对师徒有800余对,公司几十名国家级、省级评酒委员,10多位省级以上劳模,都参加过师带徒活动。
▲茅台2020年度优秀师徒。
随着茅台建成院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茅台学院等核心平台,构建了“送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师带徒”成为茅台独特的“工匠八步”培育机制的第四步,即入职培训“入炉”;岗位练兵“熔炼”;技能认定“冶炼”;师带徒“锤炼”;骨干培训“精炼”;金牌班(组)长“淬炼”;茅台工匠“升华”;技术职务“百炼成钢”。
据悉,茅台正在通过“工匠八步”等员工培养方式,加快打造一批年龄、岗位分布结构优化的核心技能型人才。
茅台辉煌70年,“大师”“工匠”已成为茅台的宝贵资源,他们仍在继续发扬“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在把好茅台质量关的同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为茅台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同时,茅台也正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数据分析和指标量化,不断增强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和掌握。
在业内看来,茅台“师带徒”将传统尊师重道的理念保留的同时,又以制度化的方式落到实处,情感与制度的交融,成为茅台独有的传承方式。
据悉,茅台正在着重培养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举全公司之力培养关键核心人才,建设具有茅台特色的人才体系,同时从实验室、设备等“硬件”与发展通道、薪酬等“软件”两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的良好氛围。
“虽然我明年即将退休了,但我退休不退心,心里一直装着茅台,只要茅台有需要,随时呼唤,我随时返回岗位,祝福我们的茅台明天更辉煌,爱我茅台,为国争光。”范德培说。
文、图:今时品牌实验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