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在香港创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据了解,香港政府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为最具优势的四大发展范畴,并计划在2017年起的5年内,研发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1倍。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香港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蓬勃发展。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 道(ID:jjbd21)
记 者丨朱丽娜
编 辑丨李艳霞
曾经有人说:“在香港,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死亡’的机会是100分之99!”
陈智轩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商业学系的五年级在校生,还有半年即将毕业。在香港贸发局日前举办的一个初创企业推广活动中,穿白色衬衣、带黑框眼镜的他正与学长陈棨豪在摊位前卖力地宣传两人创立的精神健康手机App“科和”(Void)。像香港大多数的理工科男生一样,他长相斯文,言谈间仍有些羞涩。
作为一名顶着名校光环的高材生,为何会毅然选择荆棘丛生的创业之路?
陈智轩坦言:“大学期间我有去过一些中等规模的科技公司工作过,但是发现这些并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我希望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陈智轩所说的改变就是建立一个自助平台,让人们通过催眠治疗来减轻焦虑或抑郁的心情。
他的搭档兼学长陈棨豪是一位专业的临床催眠治疗师,从小便对心理和催眠学感兴趣,大二时决定修读催眠治疗师课程,并考获美国国家催眠师公会注册催眠治疗师证书,在课余时间为他人进行催眠治疗。两人自2017年起成立团队一起工作,学长负责设计内容如催眠录音、营销推广,而陈智轩则负责开发软件。
创业者的年龄分化
香港青年协会副总干事魏远强形容,近年香港的创业群体出现十分有趣的年龄分化趋势:
一是年轻化,不少中学生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开发应用程式创业;
另一个现象则是中年化,随着经济转型,二次创业现象冒起,具有一定职场经验者也开始加入创业大军,他们一般具备较丰富的人脉、资金和商业经验,比年轻创业者有明显优势。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变,以及全球创业潮的兴起,现在创业已成为青年人的一个新选择,以前大部分人毕业后就安分守己地打工,但现在更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创业,甚至有些中学生已经开始创业。”魏远强说。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教授梁启信则是中年人士创业的典范。他是香港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权威,可谓功成名就。在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他还分别获得了奖学金先后赴美国加州大学、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进行深造。
他创办的艾斯数码有限公司,主要利用虚拟实境装置,建立一个虚拟现实平台来模拟眼疾病人的日常活动,测量视力的衰退程度。目前该装置已经在香港眼科医院使用,下一步希望进入 区养老护理中心。
据悉,艾斯数码是通过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创立的,这个计划是推动香港六所大学团队成立的科技初创企业,将其研发成果商品化。每间初创企业每年可获上限为150万港元的资助,为期不超过三年。梁启信透露,公司初期创业的启动资金大约在200万港元,其余两位创始人分别是中文大学的科学主任及哲学博士生。
香港创业家交流平台“青年创业军”的一项调查发现,61%的香港创业者在创业后两年会开始面对经营困难,30%的创业者则在两年内面临公司业绩衰退。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叶泽恩认为,香港并不缺乏有创新意念的人才,去年本地有超过2600家初创企业,较前一年增加近18%。
香港政府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为最具优势的四大发展范畴,并计划在2017年起的5年内,研发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1倍。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香港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蓬勃发展。
在叶泽恩看来,初创往往最需要灵感、资金、人脉和人才,缺一不可,因此今年贸发局即将举办的创业日希望为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创业导航论坛,并提供一对一配对服务,安排初创企业与潜在投资者及合作伙伴交流会面,部分初创企业更会即场招聘及面试。
接地气的创意
与很多空中楼阁般的创业者群体不同,香港的创业者大都很“接地气”,这可能与这座城市实用主义至上的风格有关。
在香港,大部分人居住空间狭窄,家中的旧衣物常常堆积如山。这让身为时装设计师的Toby萌生了开设时装诊所(Fashion Clinic)的念头,给予所有旧衣一个重生的机会,为衣物延续生命。
香港作为亚洲时尚之都,各大名牌、快时尚品牌林立。“物欲就是一个陷阱,是商人制造出的概念来吸引大众消费。快时尚风潮使时装工业病了,我们需要推动改变,重建可健康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曾担任知名品牌时装经理的Toby坦言。
Fashion Clinic为客户喜爱的旧衣物提供修补、改形、升级设计的服务,加入设计元素让旧衣焕发一新,从而鼓励消费者用心选择,精明购买。
众所周知, 香港人口密度高,生活忙碌,物价房价居于全球前列,这让很多香港人喘不过气来,精神健康状况堪忧。陈棨豪指出,目前香港轮候心理健康医生长达25个月,每次收费更高达800至1200港元,因此很多病人不能及时获得治疗。用户可以免费使用科和的手机App里的一些小游戏,来进行呼吸练习,放松心情,改善睡眠。
三博显示(Magi Display)则由三位年轻博士郑文俊、李忠勇和麦骞誉共同创立。三博显示针对零售业界的需要,研发“可切换透明显示技术”及互动展示柜。商户可在柜内摆放商品,在不透明模式下,跟一般显示屏无异;同时可随时切换到透明模式,柜内商品即清晰可见,显示屏亦可呈现产品资讯。这种透明显示技术,未来可应用于夹公仔机、自助贩卖机等。
根据投资推广署的调查结果,香港初创企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资讯及通讯科技、即需即用软件(SaaS)、物联 、数据分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在应用方面,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医疗保健和大数据应用都是一些极为热门的领域。
从科创生态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培育和加速计划,香港各大院校、数码港、科学园等纷纷推出科创企业相关的计划。在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的基础设施排名中,香港在126个经济体中位列第一。
21君
小伙伴们,对于创业,你有怎样的看法?你自己是否会选择创业呢?
百万读者都在看……
美国多次威胁对3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外交部回应:美方一味漫天要价,中方明确拒绝,坚决反对!
中国出手反制!美股暴跌!一夜蒸发1.2万亿美金,全球股市“哀鸿遍野”…
论丨中国要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2”时代做好准备
我在看,你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