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厕软件能否解决找厕难题

无锡太湖西大道57 附近的一间公共厕所内,环卫工人崔益富正做清洁工作。(视觉中国/图)

“寻厕软件无法解决找厕所难的问题,现在App太多了,大多数人不会为了上厕所下载一个软件。”

住建部将开放性和共享性视为“城市公厕云平台”的一大优势。平台不断吸纳各类开放公厕的信息,既弥补公厕建设选址落地难的问题,又体现了 会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找厕所难,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门组织研发了‘城市公厕云平台’,于2017年‘世界厕所日’正式试运行。”2017年11月19日,家住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畲寨的卢富忠无意间从央视新闻里看到了这款与众不同的App。

卢富忠觉得这个平台很切合生活的实际,也很好奇,就下载了试试看,并把畲寨景区附近三个公厕上传到平台上。

但他羞于分享该软件给身边人:“我知道共享厕所的方式不错,但我如果告诉身边人我下载了一个找厕所的App,人家可能会觉得我怎么那么无聊。”

老问题的官方新解法

比这款App更引人关注的是“厕所革命”一词。2017年11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工作作出第二次批示。上一次批示是2015年4月1日。

住建部城建司环卫设施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称,截至2016年底,全国城市公厕数量已达到129818座,比2012年增长了6.5%;全国县城公厕数量达到43582座,比2012年增长了4.8%。

虽然公厕数量提升了,但信息化管理还未跟上。为此,住建部向南方周末表示,主要有公厕信息统计数据不完全,找厕所难没有根本解决,及管理部门与用户缺乏良性互动三大问题。具体而言,有的城市开通了公厕查询App,但没有实现实时互动的数据查询;百度、腾讯、高德三大地图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一致,有些位置还不准确。而且群众对公厕状况的 会监督作用有限,没有提出建议或投诉的快速渠道。

负责该平台研发工作的北京万方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况世焕告诉南方周末,他在与住建部组织的调研中发现了寻厕难问题的普遍性:“尤其是民众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或出差时,很难找到公厕;即使找到了公厕可能用不了,或是公厕卫生条件差;想反馈公厕问题,却找不到反馈的渠道,或是反馈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他补充,有些地方也做过类似的小平台,但都是区域性的,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平台。

况世焕还称,该平台将针对特殊人群做特殊服务,如家庭出行或残障人士,也会推行公厕相关的活动。他特别提及到处跑的司机和游客两个群体,前者需要全国各地跑,对寻厕有一定需求,后者因举家出行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寻厕也有迫切需求。

据住建部介绍,城市公厕云平台范围已覆盖全国,截至南方周末发稿时已汇总近33万条公厕信息,初步实现了快速寻厕功能。

况世焕透露,试运行三周后,平台关注量超过3万,点击超过15万次。

南方周末打开“城市公厕”App,发现页面自动根据用户目前的定位搜索附近公共厕所,并显示十个附近公厕的距离、位置和综合评分。单击任意一个公厕,用户可以获知该公厕的开放时间、收费情况、评价和评分,其中评分包括卫生评分、环境评分和气味评分。在登录后,用户还可以上传公厕,需要填写详细地址、公厕图片、冲水方式、公厕等级、厕纸情况等详细信息。

寻厕软件的民间尝试

在“城市公厕云平台”上线之前,已经有不少民间人士做过“找厕所”领域的App。

江苏昆山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钱军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出于希望用户去陌生的城市能以最快的方式找到公厕的初心,毕业于国际公益学院EMP(国际公益管理)专业的钱军召集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爬虫扒数据的方式,开发了具备公益性质的“公厕指南”App。

在该软件中,用户可以在步行和行车两个选项中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以筛选公厕。与“城市公厕”App不同的是,“公厕指南”的菜单中新增SOS栏目,用户可以选择自身性别与所需用品,发布信息,求助身边 友提供厕纸或卫生巾。

可是三年运行下来,“公厕指南”的浏览量并不高。钱军透露:“其实在我之前,2014年就有两家寻厕软件,一家已经倒闭了,一家也基本不再用。”他将原因归结于寻厕软件功能较为单一,使用人数和能引入的数据比较少,推广的渠道也相对有限。

南方周末致电研发“噢粑粑”寻厕软件的南京爱西柚科技有限公司,对方承认,目前“噢粑粑”寻厕软件已停止运营。而除了“噢粑粑”外,另外一个因名字新颖曾引起 友热议的“滴滴拉屎”软件,也早已停止更新版本。

“寻厕软件无法解决找厕所难的问题,”钱军分析,“现在App太多了,大多数人不会为了上厕所下载一个软件。”至于常需要上公厕的出租车司机,钱军认为这个群体是活地图,根本不需要借助软件找到公厕。

从2000年开始驾驶出租车的易师傅也证实了钱军的说法:“我和我身边的同事对广州每个区能停车的公厕都基本了解,不需要用软件找到公厕。”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李子富教授认为,寻厕应该是一个额外的服务,如果单纯把它当作一个盈利模式,将面临挑战,但若能连接到百度、高德等地图软件上,民众会更加便捷。

北京师范大学 会学院教授、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傅昌波曾主持研发《中国厕所革命进步 告》。他认为,在大城市公厕供应问题不突出,以及高德、百度地图包括公厕基础信息的大前提下,小的寻厕软件不是一个大创新,除非能够连接 会公厕的开放。

“主攻公厕经营的德国瓦尔公司,一年挣两亿欧元。但在中国,公厕一直是福利事业,需要政府补贴,每年耗费不少环卫资金。我觉得公厕的商业尝试是值得鼓励的,应该让更多的主体来尝试。”傅昌波说。

据媒体 道,德国瓦尔公司提供给市民干净卫生的免费厕所,盈利主要依靠在厕所墙上做广告。瓦尔公司的管理车巡查队,每天雷打不动地对所有公共厕所进行3次检查,无论哪里的厕所出了问题,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

共享概念引入寻厕软件

瞄准厕所的商业尝试中,日本的Surriki 站 称“厕所版Airbnb”,提出共享厕所的新理念。据其 站介绍,用户只需要将自家民宅厕所的照片上传,并注明可用时段和收费金额,就可以利用厕所盈利。

傅昌波认为该模式可尝试引入中国,鼓励民众将自家厕所接入平台中:“北京的南锣鼓巷,人员爆满,为什么不可以尝试有偿服务?”

李子富则认为这个模式总体推行会有难度,不一定是个主流的方式,但在某些地方可以做试点尝试。

日本的厕所素以“干净”为标签。据《中国旅游 》 道,除了街头的简易公厕,几乎日本所有厕所都有两个以上卫生卷纸,音姬(用于遮掩如厕声音的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女子厕所)、母婴厕位、电热坐便器、配有图案的说明书、坐垫清洁剂都是厕所设施中的必备。

而中国版的共享厕所,早在2014年,北京市公共厕所企业协会会长张长就做过尝试。

原先在互联 行业工作的张长经常需要出差,在各地总遇到找不到厕所的情况:“有的人可以忍半个小时,我必须几分钟内找到。”他因此有了构想,按照维基百科的模式,做一个鼓励用户在里面添加公厕信息的平台,大家可以在其中找厕所,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将自己知道的公厕分享出去。于是,“附近厕所”App应运而生。

“附近厕所”App的进入页面记录了该软件的实时使用情况:截至2017年12月8日,历史搜索次数83968次,添加厕所514个,注册会员897位。其中还根据收费情况、洁具类型和厕所所在地区进行详细分类。

张长对“附近厕所”软件的专业度很有信心,认为这是一个真正提倡共享的免费软件,能实现“人人帮我找厕所,我帮人人找厕所”。“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添加公测,在美国都行。还可以管理自己共享的厕所,比如公厕拆了,用户可以删除;开门时间变动,也可以马上修改。”但由于缺乏宣传渠道,这款软件却鲜少有人知道。

这与“城市公厕云平台”提倡的 会开放公厕模式类似。但在实际操作时,卢富忠却遇到了麻烦。

“我一开始尝试这个软件时,不小心把宿舍的定位按成公厕的定位平台上,”卢富忠急得很,在页面上多次点击删除,却发现删不掉,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馈,“我就担心因为我分享错了,害其他人白跑一趟”。

而后,他想要上传景区附近的公厕时,却发现在宿舍中无法上传精确的定位,得跑到公厕门口,才完成共享工作。“蹲在厕所旁边拿手机上传,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卢富忠期待未来能足不出户,就能把自己希望共享的公厕上传到平台上。

此外,对用户共享的数据,况世焕也提到需要进行核查工作,加强技术上的跟踪和筛选,保证共享的厕所真实、可使用。

住建部回应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今后将要求各地环卫主管部门加强基础数据核查,也会对民众反馈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筛选核实相关数据,保证基础信息的精确性。

而张长却认为,维基百科那么大的数据量都是用户自己添加进去的,如果有人发现公厕停止使用,平台收到反馈后就会在后台对其处理。

临街商户的邻避心理

在“城市公厕云平台”中, 会共享公厕,即鼓励商铺免费向市民开放内部厕所。“在目前中国公厕数量还不足够的情况下,”李子富分析,“商铺开放厕所,有一定的帮助。”

早在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就曾向全 会发起倡议, 召 会各界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如厕服务,以解决厕所数量不足的问题,“厕所开放联盟”由此诞生。根据《中国厕所革命进步 告》,截至2016年12月,济南全市超过1100家机构加入联盟,其中包括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

紧接着,河北保定、云南昆明等地纷纷提出厕所开放的倡导,以缓解公厕覆盖率低的问题。

但在实践中,仍有部分商户在 会共享厕所问题上存在邻避心态。

南方周末在广州热门商圈走访时发现,对于路人的寻厕需求,大多临街商铺会指引路人至附近公厕,而较少主动开放厕所供其使用,连设立公厕的商铺也是极少数。《羊城晚 》也 道,有市民曾表达“单位厕所‘被共享’,却非单位意愿”的担忧。

钱军剖析中国商铺存在不愿意公厕建在附近的心理:“国外商铺会集中在厕所附近开店,但是在中国,公厕建在哪,附近的店老板都会反对。”究其原因,还是厕所管理服务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况世焕分析,虽然开放公厕会对商铺的环境卫生增加压力和成本,但同时也提升了市民对商铺的关注度、人流、 会影响力。他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例:“我们出行时很喜欢去找麦当劳、肯德基的公厕,其实这是民众对这些企业的认可,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这说明民众对它们的环境卫生是比较信任和关注的。”但客观上,对于商铺卫生间新增的清洁压力和成本,他也建议要鼓励各地政府出台补偿措施,鼓励企业单位开放公厕。

从技术操作上,况世焕也透露,平台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 会共享的爱心公厕进行分析判断,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更好为市民提供服务。

2017年8月19日,西安市决定将部分原本不对外开放的 会单位厕所免费对外开放,并按等级类别每月补贴1000元至3000元。刘姓市民向南方周末介绍,11月开始政府机构和酒店的公厕都挂上“免费使用”的标识。他觉得很高兴:“以前不敢去别人家上厕所,长这么大都没有试过,现在都开放了,肯定是好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17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