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需求有多大?根据上海采用的“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方式,浙商证券通过结合“步行15min可找到采样点”及“单个采样点覆盖居民数不宜过高”两项原则预计:全国将共设置约32万个检测点(含已有的医院等);另据东吴证券研 称,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都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检测能力需要达到2.525亿管,估计需要73万名核酸检测人员。
“参加过 区大筛的志愿者优先录用”
据前述招聘启事,疫情期间,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长宁区部分街道核酸采样点的运营管理工作,现根据需要招募大量核酸采样人员,招聘条件包括:女性,年龄在20周岁(含)至60周岁(含)之间;男性,年龄在20周岁(含)至65周岁(含)之间,45岁以下者优先。身体健康,接种2针及以上新冠疫苗,并持有 名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 告;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等。
5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说,为扩大核酸采样人员队伍,满足采样需求,各地正在进行探索,鼓励具有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并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人员参与核酸采样,不仅局限于医生和护士;对于采样现场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和服务保障等辅助工作的人员,可以是一般工作人员或志愿者。
很多人或许有疑问,采样员很难做吗?不就是嘴巴“捅一捅”吗?贾经理对此回应称,实际操作流程并非那么简单。
“你要学会用手机扫码、用相应的软件,学会系统封箱。培训过程中也会有生物学要求,比如上岗前穿脱穿防护服的标准,在采样前对整个采样亭进行消杀、自身消杀,消杀后在采样亭内整理物料清单,把当天要用的物料全部摆好,再进行消杀,然后才能进行采样。”贾经理说。
“喉咙样有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必须按要求实施才能采到所需要的基因细胞,放入采样试管。比如采完单管50管一封箱,混管10管一封箱,放到转移箱里,然后继续采样,等待转运司机拿走样本。我们每个小时转运一次,转运员要跟采样员核对数据,如果没有问题,做好签收单后转运司机就把转运箱拿走了。”
贾经理介绍说:“采样员结束采样工作后,还要进行整个亭子的消杀和自身消杀工作,做好记录之后脱防护服,必须按照标准把防护服脱下来,之后再进行消杀,最后处理医废垃圾,而医废垃圾袋必须用双层鹅颈式扎好,这才完成了工作。”
谁能拿到1.2万的月薪?
智联招聘与媒体联合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北京就业市场分析 告》显示,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最快的岗位为核酸检测员,为501.2%。
贾经理介绍,每小时采120-150人的核酸采样人员,属于合格。
贾经理表示,全职采样员主要在商业密集的区域,比如徐家汇或者淮海路,这些地方的人员和核酸检测需求比较多,而兼职员工一般会被安排在小区。“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特定需求,比如有些小区老人比较多,他们每天早上需要买菜,买完菜正好可以做核酸,我们可能就上午开2-3个小时;有些小区上班族特别多,他们下班回家才有时间做核酸,我们就可能晚上19:00–21:00安排核酸检测,这样的特定需求,我们会安排兼职采样员来工作。一般兼职采样员薪资40元/小时,辅助人员(负责扫码的助手等)30元/小时。”
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望新增就业58万人
自4月以来,我国多地宣布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截至5月12日,上海市共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超过9900个点位,16000个工位,其中,超过5700个点位已经开放运营,核酸检测能力已达到每日800万管以上。
截至5月8日,杭州市共设立采样点9900个,采样通道16583个。5月27日起,杭州常态化核酸检测由48小时延长为72小时,但采样点位不减少。
江西省近日发布了《关于我省建立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将按照“步行不超过15分钟、排队等候不超过30分钟”的便民原则,在农村和 区合理布局核酸检测采样点位。
河南省4月发布了《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0版)》,提出要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按每日6小时的采样时间计算,参照每2000-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每个采样台配备2个采样人员。
在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已经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工作。如杭州、上海已经做了采样圈布局,深圳、大连、合肥和江西、湖北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这些城市都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目的就是让市民能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
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郭燕红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中指出,不要求所有城市都建立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以及人口千万级的城市。在频次上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都要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各地可根据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那么,这些采样点铺设之后,常态化检测能带动多少就业?据东吴证券估计,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的检测能力需要达到5.05/2=2.525亿管(注:一二线总人口5.05亿)。东吴证券估算,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4月中旬,我国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总数接近15万,检测能力达到5165万管/天,如果假设技术人员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而线性增加,则2.525亿管/天所需要的技术人员为15*2.535/0.5165=73万人,这就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二线以上城市的推广有望新增就业73-15=58万人。
东吴证券的研 还透露了另一种计算方法,由于核酸检测一般1分钟左右就可以检测完1人,在全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常住居民每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前提下,每日这些人检测核酸总共所需的时间为5.05/2=2.525亿分钟,假定一个核酸检测人员每日工作8小时,即工作8*60=480分钟,不难得出,二线以上城市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工作人员为25250/480=53万人(这部分就业仅对应采样点的工作人员,并不包含核酸检验员)。
#成为核酸采样员需要哪些技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