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魔射准弓——射准新人不可错过的匠心之作

培根有云:“射箭利胸肺。”

Fate有云:“弓兵多挂B。”

于是我在射(bai)箭(jia)的路上越走越远。。。

自从玩针刺不小心把自己的肩膀搞伤之后在缠绵的养伤期中我开始物色下一把弓(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硬上弓不是什么好事),制订了Advanced Quasi Compound Bow采购标准,简称AQCB(妈蛋读起来根本没ATF那么高大上有没有)。

1、拉力曲线平缓柔和,而不是针刺这种夯货关于拉感这种东西坊间有言吸精PSE,做爱马修斯。

2、整弓重量低,针刺带配件差不多5斤重,基本上玩不了两个小时手就抖得跟柳条一样,毕竟我不是人肉斯坦尼康。

3、窥孔最好不能转,复合弓的原厂弦也就是能用的水平,所以很多较真的人新弓入手第一件事是换定制弦,然而我这种没钱换弦的人只好射几箭就把窥孔扭正,我只能安慰自己转窥孔就像相机的胶片扳手一样增加仪式感。。。

4、价格要低,你懂得!

本来国外射准复合弓型 十个指头都数的得过来,这么一筛选

。。。

阴差阳错发现了这款弓,虽然那个时候弓刚刚定型,还因为弓片的安装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不过数据出来后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这款弓为何如此销魂,请容我慢慢道来

一、两边分弦二元轮组,无分弦应力

红魔神为射准弓新设计的轮组脱胎于他热销的猎弓轮组,12年已经设计成功,经受了时间和市场的双重考验已经相当成熟,因为弓弦是被撑开而不是像一般弓设计的那般用分弦杆拉到一边,所以不会出现用久了轮组会歪的情况(很多大神老神在在的告诉我轮组歪个3°-5°都是大丈夫,但是强迫症就是受不了啊我了个大擦)

上图可以看到弓弦被分弦杆揽到箭右侧,给箭让道了。两边分弦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磨弦,用两个滑轮代替了原本的分弦滑块,减少弓弦磨损可以延长弓弦的寿命,至于Hoyt之类的高端射准弓为什么不是用滑轮,我只能说因为他们套路深。。。(实际情况是这些射准产品是为运动员为目标人群设计的,运动员有完备的后勤体系,保守技术带来的勤务性差对运动员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对没有调弓技术的一般玩家就是灾难)

当然也有缺点,上箭会比较麻烦,刚开始上箭不利索,好几次箭头戳到镜片上,心痛。

二、弓片高效,拉感柔和

IBO箭速高达318,与针刺的314箭速,从入靶深度来看真实箭速相差仿佛,令人称奇的是因为弓片和轮组的搭配合理,能量转化效率高,50磅拉力下我一拉针刺就肩膀疼,拉这把弓却毫无问题,后来有机会尝试了一下其他复合弓,发觉红魔弓拉感在同箭速弓中是最好的,由此推论相当适合力气小或者肩上有伤的射手。

三、左右对称,适度解决手眼矛盾问题

一般人主视眼和惯用手是一致的,即右利手的主视眼是右眼,如果不幸天赋异禀右利手左主视眼比如我,要么换成右手持弓的左手弓,要么用右手弓时闭上主视眼眼,闭上主视眼有很多问题,比如视野狭窄比如面部肌肉紧张。市面上左手弓比较少,左手弓的配件更少,对手眼不一致的人不算友好。所以红魔弓这种左右对称的弓可以左右手通用的带来了一种可能,让手眼不一致的人可以探索那种射箭方式更适合自己。

只能说相见恨晚,入手之后换左手射了几次,没耐心再玩一次新手村模式,遂继续闭眼换右手。。。

四、螺孔多,配件选择空间大

选择空间有多大?这是红魔神自用的配置,除了瞄具和箭台都有左右对称的螺孔可以适应左右手之外,主杆后部插入一个两寸狩猎减震杆,狩猎减震杆下部还有一个螺孔,红魔神装了一个双边V座用来装减震侧杆和另一个狩猎减震。。。这种装配方法真是脑洞大开,更凶残的是红魔神就是带着这把弓参加了一次全国性复合弓比赛并拿到第四。。。

五、用料扎实

这是这把弓贵的原因,也是红魔弓在国产复合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弓身采用6061铝CNC加工而成,十几公斤的铝块最后只剩下一公斤多,轮组是7075-T6航空铝CNC,弓片因为国内没有那么优质的长玻璃纤维,必须进口(此处可以有吐槽,胶合纤维的树脂里掺的食用色素不匀,弓片看起来像双面烤焦的培根),弓弦也是顶级弦料,不论零下20度还是零上40度弓弦不扭窥孔不转,轮组里的轴承是瑞士进口,连D环也是BCY的自粘性弦料,这样算下来这把弓成本高的吓人,这还不算设计费这种无形投入。

红魔神是这么说的:“就这样说吧,我按狂热的弓把制作(铸造弓把)可以降1000,弓片轮组也按那个做再降再降600,弦料可以降50,护弦线可以降30,轴承可以降30.要是来个量可以再降300,目前超短批发价3000都不到,也就是几百的货色了,加上国内的制作工艺你们会要吗,而且国内一些厂家连狂热的50%制作成本都不要,说句实话有些弓整弓都抵不上我一副弓片的钱。”

红魔神说过,我只想在弓匠界留下一段佳话。

忘了那么一提,红魔神现实生活中住在杭州农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一个街边门面房的店主。一个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为了用CNC加工自己的弓自学各种知识,包括solidwork这种高大上软件,这种对造弓和品质有这样的执着让人肃然起敬。

——————————————————————————————————————————————-

红魔神忙着研究弓片忙着设计新弓忙着试射忙着给CNC工厂下单,顺便还兼职一下客服,于是我买弓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插曲一:

14年12月份初我交了定金预订了一把黑色黑红弦射准弓,然后等红魔神一月中旬发帖子的时候偶然说了一句弓卖的只剩下一把了

只剩下一把了!

我当时就炸了,难不成我预定的也卖出去了。。。麻溜跑去问红魔神怎么回事,红魔神非常淡定说,哦,有个糕富帅预订之后又反悔买PCE去了,给你留着呢,一头虚汗

当然最后入手的弓也闹不清是黑色还是钛色。。。

插曲二:

我没开弓器装窥孔,红魔神那没帽檐窥孔卖,只好自己从别处买了一个给他U了过去,结果某一天问他窥孔收到没,老爷子霸气的回了一句,工作台太乱,估计把窥孔当垃圾丢了

先不说窥孔不少钱,来回顺丰U费都能买一瓶4001,居然就这么丢了。。。

老爷子很爽快的赔了一个无帽檐窥孔还附赠一个孔芯,后来用起来也不错,不过那几天整个人都是不好的。

插曲三:

老爷子发货的时候已经是春节前夕,那时候的快递尿性你懂得,于是红魔神家也快没存货了,这跟我并没有什么卵关系,关键是他家黑红弦料断货。。。于是我的弓是那一批里唯一一把绿色弓弦

但是,这把弓上手之后立马忽视掉这些零零碎碎的细节,这把弓绝不是靠颜值吃饭的样子货(当然也没有什么颜值),甚至有人拿这把弓闯入ACAC本赛季第一站决赛,从侧面证明这把备受争议的弓的实力。

从射准配件的大坑里爬出来,慢慢成绩也稳步提升,从30米到50米,再到背加力撒放30米,再到背加力50米,第一次追箭,第一次单轮50米过300环,成为蜕变为一名中庸射手!

为了证明我的实力,以图为证

30米背加力,上靶第一箭就是X10,当时背加力撒放技术只能算入门,拍照的时候激动的想流泪!

有人会说

我只能说

结论:这把弓性能媲美国外5000到6000的价位的弓,非常适合两种人,一种是力量不足还没摸清射准门道的新手,另一种是预算不多的娱乐射准爱好者比如我,虽说最顶级的PXE、Apex7、Apex8,Dominator之类国际顶级射准也不过八九千的样子,买这把弓的好处是省下来钱可以去升级射准配件,配件才是大头。

当然作为弓匠的个人作品,还有不少令人遗憾的细节,比如推把不是很好用(这TM是红魔神作品的通病,人家自己用着挺好用,这),外观不够漂亮等等,瑕不掩瑜喽。

KnewOne

一个分享高品质消费品、使用体验和购买建议的 区。

我们会每日在此推送 站精选内容。

– 我是二维码,喜欢请按住我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5月5日
下一篇 2015年5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