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智慧城市主要是由五个模块构成,包括顶层的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 会)、智慧产业、智慧化基础设施,还有支撑绿色生态和智慧化的空间布局。我认为不管北京、上海,哪怕是县级市,这些基本模块是不会变的。每个城市定位不一样,它的侧重点不一样,幸福点不一样,但是智慧城市的基本逻辑是一样的。今天我重点讲的是顶层的智慧政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字政府初露端倪,第二是智慧政务发展十大趋势。
数字政府初露端倪的四大标志
应该说将近二十年的政务信息化,现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我们看到“数字政府初露端倪”。我认为有四个主要标志:
第一个是我们由碎片化到整体性。第二个,我们由封闭到开放。信息公开、数字在内部开放,政府数据向下开放。第三个,部门协调到整体协同。我们过去还扯皮,协调非常困难。第四个,从手工作业到智能智慧。
这是四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国在这短短二十多年,为什么我们由传统的手工政务,能够转化到像现在“数字政务初露端倪”阶段呢?我认为有四大推动因素。
第一,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保障。这是我们政务信息化能够走到“数字政府初露端倪”的保障。九十年代互联 出现,不到30年就改变世界。为什么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 这些出来以后,整个信息化就上了一个大档次呢?这就是技术的驱动力量。可以这样讲,现在中国 络规模处在全球第一,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8亿,无处不在的 络,无处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互联 +”,无处不在的数据。如果没有技术的演进和基础设施保障,数字政务不可能这么快到来。
第二, 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政府要给企业服务,给 会服务,得有人用。我们看到“十九大”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智慧 会,一个是数字中国。智慧 会在定义上讲,就是描绘我们这个 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历程。比如现在,我国的 民数量超过8亿, 交媒体参与用户数,仅微信一个平台就达到10亿用户, 购人数则超过4亿,电子商务交易去年超过30万亿,移动支付我们也是全球第一。应该说, 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也推动了我们政府信息化。
由此想到一句话,在十多年前,要由政务信息化带动企业信息化,带动 会信息化,由电子政务带动电子商务。现在概述不是这样了,现在是电子商务推动电子政务走, 会信息化推着政务信息化走,为什么?因为它们背后的推手不一样。政务信息化靠行政手段推动,电子商务是靠市场手段推动。
第四,政府多年在信息化领域的耕耘,在政务服务领域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十年以前说电子政务的心态,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县以上党政机构如果离开 络、离开计算机完全玩不转,这说明党政机构对信息化依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这种依赖首先取决于环境改变,政策、系统构建和平台构建。我们政务信息化这些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
上面四种推动力量,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政务信息化的过程,使我们感受到“数字政府初露端倪”。
政务智慧化首先要发力营商环境
接下来要讲的是,2019年智慧政务发展的十大趋势。我大体做一个简要的描绘,到年底我们可以进行验证。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政务信息化将继续为改善营商环境发力。这是第一个趋势。我们智慧政务不能为智慧而智慧,首先要为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营商环境是我们的痛点。2017年世界银行公布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78位。2018年10月30日,我给国务院机关党组做过一次 告,当时是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的。我讲课时提到营商环境,我说2017年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78位,和第二大经济体不相适应。结果他马上插话,用不了一个星期,世界银行将公布新的排名,中国将大幅度上升。
果然,11月4日世界银行公布新的营商环境排名,中国上升到46位,一年晋升了32位。为什么?我后来想了三点。一是2018年我们降低市场门槛,降低市场准入,过去民营资本、外资不让进来的很多限制取消了。第二个则是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我们一直在放管服改革,一直在发力,为营商环境提供了改善很重要的保障作用。第三则是政务信息化,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 同办。3000多个政务服务中心,给企业、老百姓提供服务模式的改变,对我们营商环境提升作出重要的贡献。
现在排名第46位的营商环境和中国第二大经济体仍然不相适应,我认为2019年国家会把营商环境改善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智慧政务恰恰在这个方面应该继续发力。这是第一大趋势。
第二个趋势,围绕从“三难到三通”,政务信息化把解决影响数字政府的难点、痛点,继续放在突出地位。过去我们的政务信息化,有三难:互联互通难,数字资源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现在把三难要变成三通, 络通、数据通、业务通。过去两年主要在这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收到很大成效。新的一年里,从“三难到三通”仍然是智慧政务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是要 络通。国家外 纵向全覆盖:全国的省、地市、区县分别为100%、100%、96.1%。横向方面,政务外 已连接了148个中央部门和机构;省级以下,接入24.4万个;接入终端280万台。各级政务大厅接入3263个,承载全国54项重要业务和应用。这是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效。
二是数据通。全国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初步建立,中央1.3万多条,地方44万条。建立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基于政务外 建成的国家数据交换平台,与71个中央部门和32个地方政府对接。
而从业务通方面来看,全国42个重点垂直系统如医疗、教育、投资等实现企业和群众最迫切的基础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迈出关键步伐。
2019年将继续在“三通”方面发力,特别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要用改革的思维和手段解决问题。
我举个例子,比如前面讲的营商环境,我们最差的是企业获得许可证时间,多长时间能批下来?去年李克强总理说,全国获取许可证的时间要缩短一半,从约300天要到150天。现在全国来看,最短的是无锡,缩短到40天。这是目前最短的。在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特别是破解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第三个趋势,智慧政务将更加注重服务发展方式转型。大家看到发展方式转型主要是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大趋势。第一个由注重规模数量转向效率,从引进消化吸收转向自主创新,学习模仿型到自主创新型,引进消化吸收到走出去,通过这些来支撑我们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而信息化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互联 、人工智能、大数据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互联 经济,数字经济已经占到整个经济总量的34%,发展速度非常快。政务信息化应该围绕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力,大力培育智慧产业,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发展智慧园区。这么多的开发区都在升级换代,变成智慧园区。这方面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会治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要兼顾成本问题
第四个趋势,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探索新的应用途径。我六年前给湖北巴东提出的口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现在变成全国的口 。我这两年在提另外的概念,智能化的管理,智慧化的服务。从智能化管理来看,人工智能将在交通、环保、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等领域有新的突破。
会治理精细化、市场监管精细化将明显提升,很多地方提 格化治理和 格化管理,这些方面人工智能也将有很大的作用。但我还有一点保留,人工智能在应用到 会治理领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成本,我认为现在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都没问题,但是如果花钱太多了,还是要考虑成本。
从智化服务来看,要围绕人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上着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 保、智慧养老等。
第五个趋势,政务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将受到更多的关注,数据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显现。政务数据、企业数据、 会数据三类数据中,政务数据大概占了70%到80%,是最大的公共数据的数据源。现在很多地方是分开的,但三者融合是一个大趋势。比如说,银川市老百姓刷卡消费数据到政府手里,政府可以根据老百姓刷卡的行为进行决策。不像其他地方政务云、企业云是分开的,这种融合趋势是一个趋势。政府的政务数据要开放,定期向 会开放,让企业开发利用,使数据产生新的价值。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航旅纵横,所有坐飞机的人都有这个APP。很多信息他都会提醒你,像它的前序航班在哪里,航班准点不准点,登机口改不改等。怎么做到的?国家民航总局开放了航班的实时数据,虽然它没给 会开放,但是给民航总局下游的企业开放了,所以很准。如果以后向全 会开放,可能还能开发出更有价值的。
第六个趋势,协同政务将出现新突破,放管服改革将继续发力,制约协同政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被破除,更多跨部门的综合性应用系统和平台将被开发并投入使用,多部门进行协同。我前面讲了过去是部门之间协调,现在通过信息化、大数据以后政府整体进行协同。协同政务是最难的,但是用途是最广的。如果协同政务做得好了,我想很多部门之间的扯皮问题,如何给老百姓、企业办事变得更方便的问题,都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美国5G技术落后中国背后的体制问题
第七个趋势是,政务信息化发展,将对政府自身的建设、特别是对构建约束公权力的制度笼子方面将产生更大影响。制度反腐就是借助信息技术,靠信息技术管理公权力。不动产登记系统全部上线了,只要在你的名下,不管是在上海、海口有房子一目了然;银行的账户只要身份证一掌握,所有的银行卡来往账户都可以看得到。现在的官员再想瞒 、不 财产已经很难了,因为他知道有系统可以精准地找到他。我认为这种体制下要能够解决腐败,约束公权力,除了制度之外,我认为要靠信息 络技术。像 会管理精细化、监管精准化一样,我们对公权力也要进行精细化治理,这样才能使人不敢腐,到最后不想腐。
第八个趋势,随着5G时代到来,新一代互联 的部署,将为智慧政务插上翅膀。为什么信息技术发源在美国,却在5G上落后呢?原因是体制问题。美国的5G技术发展之所以比华为慢,原因在于进入基础运营商的门槛很高,它要花大价钱来购买无线的频率。门槛很高,小企业根本没能力出钱买无线频率。只有大企业可以买,大企业买回来以后通过流量收费。这个意义上讲,就影响它对5G的开发。小公司进入不了,都是大公司掌握这个权力,所以它就落后。
第九个趋势,围绕政务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个环境建设一般来讲包括三个方面,即安全、法治、标准化。安全,我想不用说了,大家都在关注安全。行政层级越高的党政机构对信息安全要求越高,行政层级低的机构相对低一些。法治明显滞后,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很多地方法治滞后,我们有了信息化的手段和电子政务之后,还要把法治补上去。此外,还有标准化,新一年围绕安全、法治、标准将会得到更大的关注。
最后一个趋势,是政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运营方式、服务手段等将会有更多的路径和选择。政府信息化、智慧政务也可以大量的购买服务,不一定直接建系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同时,政府官员要转变观念。比如说,有官员认为硬件花钱,软件不值什么钱,现在这个观念正在改变。要看到软件在整个系统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我们和企业合作的时候,政府一定要给企业留足一定的盈利空间,这样后面维护才有后劲和利润。观念上要改变我们重硬件、轻软件的理念。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我们在智慧政务建设的模式、运营方面,可能政府要更新理念,将更多借助市场的力量、 会的力量,这样我们的智慧政务才会上到新台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