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考试倒计时了,我们说教师官方头条 每天都会更新备考资料,请大家及时关注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目录
第一章 职业理念 阅读链接:
http://www.toutiao.com/i6479004924146352654/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阅读链接:
http://www.toutiao.com/i6479161113811354126/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 阅读链接:
http://www.toutiao.com/i6479262966733603342/
第四章 文化素养 阅读链接:
http://www.toutiao.com/i6479566223238496781/
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电子邮件:和传统邮政和电话通讯方式一样,但是通过 络传递邮件具有即时性,不需要邮递人员传递,不需要漫长的邮递时间。
2.BBS:电子公告系统,是一种许多人参与的 络论坛系统,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讨论。
3.腾讯QQ、MSN、ICQ: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即时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打破了人们之间进行即时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
4.Blog:可以记录下个人的经历、感受、认识等,可以让人们分享相关的信息。
5.微博: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它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6.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7.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得到其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所以必须在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如:“亚洲”不能限制为“东南亚”,因为两者不是种属关系。单独概念没有种概念,不能限制。如“螳螂”不能限制为“捕食的螳螂”。
8.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真且后件假”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其他情况下都为真。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假且后件真”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其他情况下都为真。
9.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从种概念得到其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概括也必须在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间进行。如“草”能概括为“植物”,不能概括为“草原”。因为“草”和“植物”是种属关系,而“草”和“草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0.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当一个联言命题的全部肢命题都为真时,这个联言命题为真;当它的肢命题至少有一个为假时,这个联言命题为假。
11.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的相容关系 |
全同关系 |
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是两个概念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
|
真包含 (于)关系 |
真包含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部分重合的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也称种属关系,读作a真包含b或b真包含于a |
如“学生”与“中学生”、“电 影”与“数码电影”等 |
|
交叉关系 |
交叉关系也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的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只有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相重合,而b概念也只有一部分外延与a概念的外延相重合,那么a、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
如“党员”与“教师”、“医生”与“博士”等 |
|
概念的不相容关系 |
矛盾关系 |
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 a和b,同时包含于它们的属概念c当中,如果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与b具有矛盾关系 |
如“男人” 与“女人” |
对立关系 |
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同时包含于它们的属概念c当中,如果a与b的外延之和小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与b具有对立关系 |
如“老人” 与“小孩” |
|
不相容并列关系 |
具有全异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a、b、c等,同时包含于它们的属概念A当中,如果a、b、c等的外延之和小于等于A的全部外延,那么a、b、c等具有不相容并列关系 |
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都包含在“谷类作物”概念之中,“水稻”、“小麦”、“玉米”三者之间是不相容并列关系 |
12.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命题要为真,至少有一肢命题为真;只有在所有的肢命题都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命题才为假。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为真,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肢命题为真;有几个为真或者全真、全假的情况下,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都是假的。
13.负命题的逻辑性质:负命题与其原命题是矛盾关系,即当原命题为真时其负命题为假,当原命题为假时其负命题为真。
14.三段论推理就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接推理联结起来,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如: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教师,王老师是一名优秀教师,所以,王老师是有爱心的教师。
15.联言命题推理的规则:由一个联言推理为真可以推出每一个肢命题为真;各个肢命题都为真,整个联言命题也就为真。
16.选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对于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或肯定其他选言肢;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肢。对于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肯定一个选言肢,可以否定其他选言肢;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选言肢,可以肯定未被否定的这个选言肢。
17.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对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肯定前件就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对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肯定前件。
18.归纳推理按照其推理的前提中是否考查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19.完全归纳推理,是以某一类对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为前提,因而推断出该类对象的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20.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以某一类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因而推出该类对象的全体具有或不具有这种性质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事物对象与其属性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2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容易出现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第二,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22.科学归纳推理是归纳推理中最为重要的推理方法,这种推理的关键是要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必然联系。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一是求同法。二是求异法。三是求同求异并用法。四是共变法。五是剩余法。
23.运用归纳推理,必须占有材料,使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在观察、实验和调查中获得的材料,需要运用比较、归类、分析和综合以及抽象和概括等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才能形成正确的结论。
24.类比推理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出发,从而引申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的结论。类比推理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导方向,是由特殊到特殊。类比推理要注意:第一,类比对象之间的相同点越多,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也就越大。第二,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相关程度越低可靠性越小。第三,不能将A对象所具有的某种偶然性拿来跟B对象类比,由此推断B对象也具有这种偶然性。
25.鉴别一个论证的结构关键有两个步骤:第一步,识别论点,要弄清楚论者的意图是什么,他要读者接受什么样的观点。第二步,识别论据,即找出在论证过程中有哪些理由在支持论者的观点。
26.反驳论题,是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根据反驳时使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直接反驳,是指用一个或几个真实命题直接推出某个论题虚假的方法。间接反驳,指不直接指出对方论题的错误,而是先论证与被反驳的论题相矛盾或相对立的论题为真,然后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
27.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即每一概念、命题和其他思维形式,都必须保持一贯性和确定性。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其中“A”表示任一概念、命题和其他思维形式。
28.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或者说,A不能既是A又是非A。其中“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对“A”的否定。
29.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30.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思维论证过程中,论题的成立必须有充足理由,即论据真实,并且从论据能推出论题。充足理由律的公式是:A真,因为B真并且能由B推出A。在这里,“A”、“B”分别表示任一命题,“A”代表其真实性需要加以推断的命题,即论题,“B”是用来推断“A”真的命题,即论据。
31.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三国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连载篇,继续看下一篇 请关注说教师官方头条
【安徽教师资格证笔面试培训专业服务品牌-安徽说教师】
考试在即,希望大家认真珍惜最后的十几天,我们【说教师】也会继续给大家发送更多优质的资料。
请问你们还需要什么资料?请留言,我来更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