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格物致知

01

变化是不变的,所以低迷总会过去。它不是情绪,具体的波折并非停滞。人们所能付出的等待,还是在现实中丰满着理想,进取之心的果决,成为物质而产生能量。被迫迟疑之后,骄阳炽热已去,胶东半岛的黄海涛声中,成都平原上龙泉山与三岔湖之侧,两座最现代的机场作为新的枢纽引来空天来去的机群。

进展从未因艰难裹足不前,巨大的建筑是献给当代的乐章,彰显着人类的心智与对未来的肯定。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让机场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或者一种新的聚集核心地带。人们伺服这曾经仅仅驿站般存在的地方,同时被智慧未尽涵养造就新的生活方式。正是当代的科技彰显,才会有如今人与知识之间的接应与摸索。人们所创造的一切,其改变的程度,正在深刻地嵌入生活,进而更快地改变世界。

一座航站楼就是一个城市相对于世界概念里的出入口,因此它的复杂程度被叠加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正在成为城市的引擎,不仅仅扩展着区域面积,并造就新的面目。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山东的首座4F级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处于青岛市“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湾区都市核心区域,所拓展处的空间,能生长新的可能,使之成为新产业集群的孵化地。这样的布局带来空间与时间,让以往从边缘延拓的着力彻底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机场机坪一期设计机位总数178个,是国内同类机场中“近机位”数量最多的机场。那么它运行起来的复杂程度——比如飞机的指挥系统——也将是前所未有的。相对于大兴国际机场的“凤凰”于飞,胶东的“海星状”航站楼的工艺和智慧系统同样尖端,破茧而出。

从那里往我国的西南腹地约2000公里,成都平原夏风中绿意盎然,人们从来安逸闲适。习惯了从双流机场来去,十几公里后就能到二环边上的民航二所——中国民航科技进步的两翼之一。就是天气晴好时,那儿也看不到东南方向70公里处的天府国际机场虚位以待——西南最重量级的天府国际机场,是世界低迷时的又一束闪亮。

规模更惊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样是4F级的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到2025年将承载年4000万人次的吞吐量。远期工程更是预期再建设3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000万人次。中国西南重镇,将成为我国第三个拥有两座大型国际机场的城市。

成都城里的紧凑应和人们尚闲适的风气,对于到新机场距离的想象仍然是模糊的,但了然:“就是一座新城。”龙泉山今年的桃花已经开始成为果实,路过人们周末才去农家乐一下的三岔湖,绕城二高速上下来,就是新机场所在的天府新区范围。借着蜀中的葱茏,工地上的新土只在各种车辆身上留下痕迹。马路,绿植,视野里的崭新极目处,机场“太阳神鸟”的造型在平行时仅仅庞大为远处的一线。这个夏天,人们起落之时,一定会情不自禁地以俯视领略预期的壮观。

东西之间,莫非国土,新机场的向心力,就是新技术的新裕度。越来越多的机位,越来越大的预期流量,需要与之匹配的系统来维系运转。我们感受不到,而没有这规模后面的智慧与力量,蓝图也许只是设想。

02

朱敏觉得现在已经好多了:“(20)18年来的时候,这就是野地嘛。”他不怎么看我,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着,已经过了午餐时间。作为民航二所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府机场项目的执行者之一,他见证了起始到矗立的完整过程。在AOCC这间不到200平方米的预留机房里,他和几十位同事正在和机场运行方面的人演练和交接着复杂而细致的环节。看起来就是对屏幕上的命令指点讨论,落实到行为上的修正我们很难详述。

“这个楼都是看到它一点点长起来的,然后就进入这边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不过那时没有疫情,不用戴口罩。”朱敏和所有人一样,想不到2019年之后的无法逃避的疫情,而且工程进度并不能有所懈怠:“太不方便,到去年的3月,(疫情)稍微有一点好转,我就立即过来,当时不能集中办公,项目里的人各在各的地方,或者在住的地方,只要有电脑,我们没有停。”

AOCC是机场的“大脑中枢”,作为确保机场安全运行的指挥中心,依赖巨大的数据量伺服的运行系统,让机场外在的所有细节都可以被掌握协调,不止最核心的起降航班计划量和航班放行率。当今信息技术的能力,可以更深入地提供解决方案。更合理的方式被信 或电缆所承载,服务器里面的系统才是“思维”产生的原发地。朱敏所在的团队,是负责“思维”的。不止一个巨大的机房里,可见的闪烁是数字实时存在的可见,海量叠加之后提供指挥依据,现在更可以基于AI技术完成更高等级的执行。数字成为痕迹并被不断备份,呼应着远处正在等待航班飞临的那一天。AOCC核心的任务包括:航班机组与机场保障单位之间的指挥协调调度、延误航班信息的收集、登机口、停机位还有行李转盘的分配等。朱敏示意我拖鞋再进机房:“我们做的是系统,在另一个弱电施工团队之后——那也是我们公司的——搭建这个系统,现在是和用户——就是那些年轻人——的演练阶段,交给他们试用、体验,再按照他们的业务查漏补缺,到正式运行以前一定要万无一失。所以现在是最忙的时候,一个个地协调。”

以他业内的经验,天府国际机场的指挥系统——至少从当代性和规模上——基本是数一数二的了。“而且在未来将近10年,也不太会有什么机场还要超过这里。”朱敏比较着已经运行的机场,并对这套系统的应用充满信心。数字技术的发展中,时间积累的进步成倍数的变化着,与所有传统产业截然不同。朱敏说:“机场的业务可能万变不离其宗,该有的一些核心系统都有,双流机场的系统是德国的,现在天府(机场)这么大规模,还是我们信息集成系统更好一些了。”

他不了解胶东国际机场,知道公司有另一些同事参与了其中的项目:“相比较现在的系统一直在发展,智慧程度会更高一点,分配规则不同,规模越大越复杂,也就越先进。天府(机场)要达到(年)4000万,太复杂了。”

虽然做信息系统也就是30人左右,并不需要布线、拧螺丝的体力活,但是那一行行代码之后,积累起来的就是完整的弱电系统控制系统。每个机场的系统搭建,就是一次没有雷同的定制。接着伴随机场的运行维护部门,解决一个个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在运行之后的现场伴随里,还要继续完善细节以及对指挥人员进行培训。外面的建筑一砖一瓦,软件的运行只是人们对着屏幕枯坐式的日复一日。但是没有数字系统的机场,到今天大约相当于快消失的汽车站了。

核心的指挥大厅里,与卫星发射指挥一般规模的场面,所有屏幕都亮着,一个年轻的面孔严肃而肯定地与朱敏交涉,问是不是经过批准了来这里。我们看着屏幕上巨大的天府机场模型,那真是系统所支撑出的场景。从窗户看出去,跑道和机位整肃,与屏幕上的画面一样崭新。

03

真正开放使用之前,机场的指挥系统还要经过数次演练,才能获得真实运行效果,人们的来去顺畅才得以达成。东西之间的时间是一样的节律,两个机场的“大脑”中,对智慧本身的应用该是如何的程度。彭文韬对此的解释小心翼翼:“两个机场有区别,但都是最先进的机场,可能只有规模上的差别,水平没有高低。”

作为朱敏的同事,他是客户经理,有系统提供和用户体验两个方向的认识。作为软件提供者,民航二所为机场提供控制系统的事业早就开始,他们称目前的阶段为4.0。

“我们从1.0开始到现在,系统已经占了市场占有率差不多80%左右——包括省会机场和一些小型机场,都在为他们独立开发各自的系统。(19)97年的时候,是把机场的有些流程串联起来,然后提供一个系统支撑,就是最初的信息化平台。这个过程到现在提倡的是智慧、智能,已经需要系统提供辅助决策——我们的系统朝这个方向继续发展。”彭文韬认为,对四型机场(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认识,本身就是时代需要的提纲挈领,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当代表达。

各个机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需求,不过天府、胶东两座国际机场的区别更为明显。

成都的两座机场都是4F级别的(除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所以作为智慧机场建设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两场一体化运行。那么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两个机场之间的协同——数据和信息一定的共享与协同正是最紧要的基础。天府机场诞生之前,围绕这个概念的定位,系统智能化的联动,就是实际业务上的联动。系统运行时的权重当量,应该说在国内机场之间前所未有。

彭文韬和朱敏所在的民航二所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天府机场同时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整个天府机场弱电实施的总承包,再一个是整个天府机场实施技术的总负责。其中第二个角色几乎包含了整个机场的生产运行、旅客服务、综合交通以及“数据底座”。而在胶东机场项目中他们并不是总承包,但是承担了类似于技术监督的角色——当下背景中,涌现了更多新厂商的新技术,单个产品要融入系统才能发挥效能,所以一定要从业务总体上去理解它的技术储备与能力。这时,技术知识的作用就是要整合这些技术为一个整体,去以应有的状态运行。

“不知讲得明白不。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说机坪上的这些车辆单个的定位对于机场来讲是没用的,机场要定位的一个前提的条件,是为了去做好一个航班的地面服务保障的一个调度,但是这个调度一定是涉及了人和车和飞行器的关系。单独建一个车辆调度车辆定位系统其实没法用,这只是一个孤立的场景,没有融合。这个时候就得说清楚车和人是什么关系,调动是怎么样发生的,在一个大平台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为整个业务体系和场景去提供支撑——这就是我们在青岛要去做的事儿。”

不过两座机场都是当下最先进的庞大系统,也意味着新的机场形态出现。对于旅客而言,最重要的体验肯定是安全正点来去,所以运行效率就是对一座机场最终的考验。建筑的壮观包裹的,更是对每个人旅程的目标都一视同仁的关照。那么对于机位分配来讲,从指挥员的判断就可能遇到难题——人再聪明、业务经验再丰富,没有大数据的支撑很难保证综合目标最优。机场的智慧,正是对此更全面的介入与回应。

绝对意义上的智慧机场,将会是对整个运行模式的一种颠覆。

智慧机场建设的阶段现状,是“先进”的机场围绕着重点业务板块引入高新技术,对机场进行着各个局部的智能化的改造。而大的战略定位的背景下,智慧机场建设一定是和战略定位、目标相匹配。那么天府、胶东两座机场,就是战略意义上的智慧机场。方略上的意在笔先,当代技术进步的护持,把服务器里运算的复杂,转化为出行顺畅的知觉中。在智慧机场的内涵中,人将转变为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管者、决策者,与系统的被动与能动更精确地链接出某种更可靠的能力。就像无人驾驶汽车,驾驶主体是技术,人制造了可以旁观的自我角色。

除非个体铭记,人们大多不会更多回忆10年或者20年前的坐飞机的体验。变化的悄无声息背后,是人自身因为技术所以依托技术所追索的更多可能性。一个个递进的数码,事实上的命令,格物致知的理智,造就更感性的自在。(部分图自 络,侵删)

中国民航

SKY TIMES

航机杂志矩阵

《中国民航》杂志

配发于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上海航空、首都航空等主流航空公司,是独具优势的航机媒体平台。

《SKY TIMES》杂志

发于外航、机场及国际航线,以“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为指导,搭建中国民航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商务合作

010 – 8738 7199|010 – 8738 7153

caacmag@163.com

● 微信 : CAAC-MAG ●

● 新浪微博:@中国民航杂志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