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公布的成立时间(2001年)粗略计算,永辉超市(601933.SH)快满18周岁了。
于中国零售业,永辉超市算得上是一家“承上启下”的企业,它出身传统,却是第一家几乎全部实现电子支付的新零售企业。从早期的农改超,到跨区域“攻城略地”,再到拥抱互联 ,18年里,永辉超市从福建的一家普通超市,蜕变为总市值高达700亿元的行业龙头。
然而,有着辉煌历史的永辉超市,在成长的路上,再次面临着新的“洗礼”:前不久,永辉超市宣布剥离亏损的云创业务,与此同时,董事长张轩松与哥哥张轩宁“分道扬镳”,结束了双方长达八年的一致行动人关系。
永辉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一些市场人士对永辉超市的未来产生了疑惑。
“农改超”剩者
从永辉超市发展的早期到现在,鲜少接受采访的张轩松一直都是企业的“灵魂人物”。2018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张轩松身价已经高达190亿元,在全球排名第907位。
和很多福建本地的企业家一样,张轩松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在谈起创业历程时,张轩松总是会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哥哥张轩宁。而张轩宁则多次表示,他是“给弟弟打工的”。
1999年,福建省首家大卖场——新华都购物广场的面世拉开了福州整个零售业格局的剧变序幕。很快,台湾地区零售业连锁巨头好又多和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相继进入福州,大卖场成了福州零售业的主流业态。一时间,本地的商超企业经营陷入窘境,不得不考虑如何生存。
张轩松找到了切入口:外资们的短板——生鲜。
2001年3月,福州市政府开始 召“杜绝餐桌污染,改善 区生活,建设放心市场”,张轩松敏锐意识到,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有很大的要求。
很快,福州首家“农改超”超市——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开业,率先开创了“生鲜食品超市”这种全新业态。坊间有传闻称,张轩松曾奔赴境外学习生鲜运营。
“福建农业发展较好,特别是生鲜这块,早期就有很多蔬菜等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这是福建能以生鲜超市崛起的根本,外省生鲜完全没办法做到。这也导致闽商对于生鲜知识的诉求远高于其他省份,不少老板都跑到境外学习相关知识。永辉以生鲜著称,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超市。”前述零售人士这样表示。
在农改超的赛道上,永辉最初有不少竞争者,但只有它站到了最后。2002年1月,福州同样定位于“农改超”的华榕超市,因供应商逼款一度陷入绝境。
异地大扩张
在福州大本营大获成功之后,永辉超市开始放眼全国。
2004年,永辉超市投资成立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同年10月,永辉超市在重庆的第一家超市观音桥店开业。也是在这一年年底,永辉超市营业额突破20亿元,第一次进入全国超市零售业的100强。
永辉超市的运气不错。
2005年左右,重庆“农改超”代表龙寰超市崩盘,老板涉嫌诈骗外逃后被捕。而永辉超市的进入“恰逢其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它“救场”成功。
在那之后,永辉超市进入扩张快车道。
2005-2007年,永辉超市平均每年新开门店约12家,2008年新开门店数上升到19家,2009年这一数据直接上升到45家,也是在2009年,永辉超市进入了北京市场。
《财经》曾援引其他媒体 道称,永辉上市前有过两轮融资,且均来自汇睿资本(2010年前名为汇丰直接投资(亚洲)公司)。
“2010年上市前后,永辉超市与闽系地产抱团过一段时间。”前述福建本地零售业内人士表示,此后永辉的扩张很有节奏,一方面选择突破北京、上海这样的市场,另一方面选择向没有区域巨头的下线市场扩展。
亏钱的新零售
在线下扩张的同时,永辉超市也看到了互联 催生出的新零售所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2015年6月,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辉云创”)在上海成立,自此永辉超市的门店业态也随之分为“云超”板块和“云创”板块。云超主要包括红标店、绿标店,而云创则包含了永辉超市的新业态——“永辉生活”、“超级物种”以及永辉生活 APP。其中,“永辉生活”可以理解成介于便利店和 区超市之间的小型门店,主打 区店,以及联动 APP进行配送。
无疑,作为新零售的新业态,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是永辉大力发展的对象。2015年11月,永辉生活首家门店在上海开业,到2017年12月底已扩张到200家,2018年前三季度店铺数量更是上升到422家。
无独有偶,2017年1月,首家超级物种在福州开业,因主打”零售+餐饮+APP”的体验式消费的鲑鱼、盒牛等系列工坊,颠覆传统超市及菜市场的商业模式,主要目标人群为“80后”和“90后”等新消费群体,此后一直被业界同盒马鲜生进行对比。截至2018年6月,超级物种在全国布局10城46家,截至三季度末,又新开10家门店。
然而,就目前来看,永辉云创业务发展得并不顺利。永辉超市财务数据显示,永辉云创去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5.66亿元、14.78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2.67亿元以及-6.17亿元,导致永辉超市整体净利润下降。
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永辉超市解释为门店数量的增长,特别是新零售门店的暴增。
那么,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的市场表现如何呢?
与超级物种的选址不同,永辉生活便利店一般开在中高档 区周围。
在距离超级物种世纪大都会店不足200米的地方,是一片繁华的居民生活区,永辉生活富山店坐落于此。
兄弟“分家”
“松哥头发都花白了,看来蛮操心的。”12月20日下午,在永辉超市正式召开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之前几分钟,一名永辉超市投资者在某股票软件上对出席该会议的张轩松如此评价道。
此时距离永辉超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12月15日)已经整整过去八年。而就在两周前,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公司与张轩宁签订《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3.94亿元的价格向后者转让永辉云创20%的股权。交易如果完成,张轩宁将成为永辉云创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永辉云创及其控股子公司将不再纳入永辉超市并表范围。
另外,为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张轩松和张轩宁自12月4日起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续双方将依照自身意愿独立行使股东及董事的权利和义务。而根据永辉超市另一份公告的说法,张氏兄弟在多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故未再续签《股东一致行动协议》。
“这仅仅是分工。两个人都还是永辉的大股东。”张经仪如是表示。
对于兄弟存在分歧这一说法,前述接近永辉超市的人士表示,“对于超级物种的发展,公司内部一直有不同声音。张轩宁想快,张轩松觉得可以缓。超级物种可山寨性强,它又需要规模化来平衡成本,而即使不快速扩张,维持成本也高。每个人对于怎样达到平衡点,都有不同的看法。”
在该人士看来,张家两兄弟,对于未来的预期不同,不好说谁对谁错,只有以后才能看到结果。但两人分别专注一个领域,或许能够把该领域做深做透。
“永辉总体来说,迭代快,纠错快,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误,是挺成功的一家企业。”该人士如是表示。
“后院”有火苗
永辉当前可能不仅仅是面临兄弟分手的影响,其他“后院”也有可能“起火”。
2018年9月4日,腾讯与永辉合力打造的永辉生活“卫星仓”首次对外亮相,该业务主要为周边3公里用户提供最快30分钟配送到家服务,且率先在福州落地进行探索和运营。外界普遍对此解读为,永辉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发展快送到家业务。
不过,提及该业务的诞生,一位福建本地业内人士认为,永辉此举还极有可能与目前在全国还名不见经传,但在福州却小有名气的小字 ——朴朴超市有关。
据悉,朴朴超市的母公司福州扑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2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注册地是福州台江,目前已经历过三轮融资。2016年9月,朴朴APP在福州上线,目前市场范围主要在福州、厦门,计划2019年将全面向长沙、武汉、合肥等城市扩张。
“朴朴在很多福州市民眼里做得比永辉好,这让永辉很痛苦。一旦后院起火,永辉神话就会开始坍塌。”前述福建本地零售人士这样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