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设备的出现,让开发商们开始重新思考,关于“App”该如何呈现在这个和使用者最接近却最疏离的设备上。Google Glass 正准备重新来过,各种运动手环、智能手环还只停留在通知和提醒上,Android Wear 和 Apple Watch 的出现,开启了新的思惟,但到底新的趋势会是什么模样?
手机的第二屏幕
不可否认,智能手机已经是我们每天生活着最常面对的“屏幕”,然而手机尺寸越做越大,很多时候我们都迫必需要放下手边的事情,拿起或拿出手机,看看那些或许一点也不重要的“通知事项”。讯息爆炸的世代,我们彷佛被手机制约,用各种通知讯息与状态更新,吸引我们的注意,占据我们的生命。过去,智能手机成功成为电视的第二屏幕,我们除了可以用手机操控电视外,还能透过 络与 App,取得更多电视节目或影片的资讯。然而穿戴式设备,尤其是可以安装 App 或是与手机 App 连动的智能表,就像手机的第二个屏幕,但我们不免好奇,这个“第二屏幕”是帮助我们跟手机断开链接?还是把手机对我们的 罗,延伸到无穷无尽?
穿戴设备 App 的现况
“技术早就不是门槛,对商业模式的想像才是重点。”Cliff 表示,现在几乎已经不需要考虑要在 Apple Watch 上还是在 Android Wear 上开发 App,技术人材并不难找,难的是“创新”,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在开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发者应该还是会先在 Apple Watch 上尝试,之后才会同步到 Android Wear 平台上。
Apple Watch 提供开发商相当严谨的设计规范。
Cliff 也分析到,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支持 Apple Watch”的 App,还没有“原生专为 Apple Watch 设计”的 App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了,现阶段的开发者们,还在寻找跟摸索适当的切入点。然而有趣的是,现在有支持 Apple Watch 的 App 当中,有一些也让人不解。“基本上现有的 App 还是以我们常用的 App 为主,但有些 App 并不适合用在 Apple Watch 上。”Cliff 补充。其实不只 Apple Watch,现在的穿戴式设备,尤其是智能表,都还没有将它们的潜力发挥出百分之百。
另一方面,在 Apple Watch出现之前,整个穿戴设备产业,都在期待着 Apple Watch 能够描绘出穿戴式设备的未来蓝图,可惜的是,Apple Watch 雷声大,雨点也不小,却也还没真正找到穿戴式设备那个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未来在哪里。不过,从 Apple Watch 与 App 的深度结合,反而让人重新思考,究竟在穿戴设备上的 App 应该是什么模样,而每个开发商也都试图在 Apple Watch 上找到“Killer App 杀手级应用”的轮廓。
智能表需要原生的 Watch App 吗?
事实上不论是 Apple Watch 还是 Android Wear,要开发“原生且专为穿戴设备打造”的 App,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市场格局狭隘问题,再加上现在要推广 App 的难度比过去高了不少,导致现在想要在 App 到手表里的时候,选择会更加谨慎,除了每天一定会用到的应用之外,其他娱乐性的 App 几乎很难被安装到智能表里。
举例来说,除了极少数的游戏(例如之前才推出不久的塔麻可吉电子鸡)外,在智能表上要玩游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在智能表上真正有机会的是跟物联 相关的 App,像是健康测量、管理相关的 App,可以定时提醒你吃药,或是注射胰岛素之类的。另外针对老人家,常常有一种情况是到了下午就忘记中午的药有没有吃,这时候你透过智能表上的 App,就可以确认自己的药有没有吃,不会多吃或少吃。”Cliff 提到智能表上的 App 应用时表示,因为智能表是比手机更个人化,更贴近个人的设备,所以在 App 的开发上,要更以人为本,跟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结合,才有机会获得使用者青睐。
在 Apple Watch App 的设计规范里,也强调针对身心障碍人士的辅助使用功能设计。
Cliff 也说,“我觉得跟日常生活有结合的 Watch App 才是接下来应该要发展的重点,举例来说像股票看盘的 App,这种 App 有不小的需求,但是如果你是开发商,要把你的股票 App 做到 Apple Watch 或 Android Wear 上的时候,你就不应该做成在手表上看盘的 App,而是在你设定的股价等资讯发生的时候,可以即时提醒你,这就是同样的 App 在手机跟手表上该有的不同设计思惟。”
“说到底,穿戴式设备,尤其是智能表,最该注重的三个层面,就是提醒、通知与个人化,把它当成手腕上的资讯中心。用这样的思惟去设计 App,会是比较正确的方向。”Cliff 表示。
用最简单的界面显示最重要的资讯,才是穿戴设备 App 应该有的设计思惟。
未来的应用趋势
了解了穿戴设备的过去与现在,那么我们对于穿戴设备的未来该抱持怎样的想像?又或者我们根本不需要穿戴设备?身为有史以来跟人类最亲近的科技产品,穿戴式设备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过去的科技产品从来没有像穿戴式设备一样,引起跨产业的革命,而今,智能表的推出让瑞士钟表工业开始思考,精湛的工艺要如何与科技结合;Google Glass 请到全球最大的眼镜集团 Luxottica 帮忙设计新款 Google Glass。从来没有一个类别的科技产品能像穿戴设备这样,登上一本又一本的时尚设备,甚至出现在时装周的伸展台上,穿戴设备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科技产业,连带让时尚与设计产业都为它倾倒,沤心沥血绞尽脑汁,无论如何都要跟它扯上关系。
先从硬件面谈起,究竟什么类型的穿戴设备才会是未来的趋势?Cliff 也分享自己的观点表示:“目前看起来手表仍然会是最适合的产品,像 Google Glass 这样的产品,会有侵犯隐犯权的问题,这也代表了未来可能会有公共场所或表演空间禁戴的问题。再加上眼镜类型的穿戴设备的实用性不够,同样的功能在手机上使用会更有效率,消费性的应用并不需要用到眼镜,在缺乏杀手级应用的前提下,唯一可能的出路或许是应用在军事层面上。”
准备东山再起的 Google Glass,下一代产品也令人期待。
在平台方面,Cliff 认为,Apple Watch 目前的对手都太弱,以应用发展的趋势来说,重量级的应用开发商应该还是会以双平台的方式发展,而新加入或小型的开发商可能还是会先以 iOS 平台为主。主要的原因当然一部份是来自在 iOS 平台的营收目前仍高过于 Android,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从设备的属性来分析,iOS 平台没有低端机种,但 Android 平台里却有将近一半都是低端的产品,在这个前提下会让开发者更不容易开发出适合所有机型的应用,但 iOS 平台也不是没有缺点,开发限制多和繁琐的审查机制,对开发者来说也是问题。”
哪些应用适合出现在智能表上?
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件事:“在智能表上不要想要有复杂的功能和操作”。如同前面所说的,首先,在有限的屏幕空间里,使用者只需要看到当时“最重要”的资讯即可,其他多余的讯息和功能都不适合做在智能表上。还有就是,需要长时间浏览的应用,也不适合做在智能表上,举例来说像是 交类的应用,除非是跟即时讯息有关,否则在智能表上使用的体验一定会很奇怪。想想,你会举起手腕,然后打开 Instagram 一直看照片,或是打开 Facebook 一直看墙上的朋友动态吗?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些 交 站一定会让自己的应用支持智能表,虽然不一定好用,但我们也可以观望它们在智能表上的表现,或许在几次改版之后,会让我们更清楚 交结合穿戴式设备会有什么新火花。
另外要提到的是“操作”型的 App,这类型的 App 通常是我们手机上 App 的延伸,最近的例子像是 KKBOX 也支持在 Apple Watch 上控制播放,还可以显示歌词,而 Evernote 则是让使用者可以透过 Apple Watch 获得提醒讯息、语音输入/记事,以及语音搜索等便利功能,像这样子结合硬件特性,让使用者可以不用拿出手机就可以完成工作的功能,也会是未来穿戴设备应用的趋势之一。
KKBOX 已经支持用 Apple Watch 控制音乐播放及显示歌词。
Evernote 可以透过 Apple Watch 接收会议通知及搜索记事。
最后则是物联 相关的应用,包括智能家居、安全监控等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也是适合出现在智能表上的应用。例如原本是用手机开门、开冷气,现在则是可以透过智能表完成,或是像饭店业者正在极力推广的智能门禁,现阶段用手机蓝牙配对成为房卡,未来只需要戴着智能表,手握门把就能解锁,这样的使用方式就远比拿出手机来解锁房门有效率。更进一步来看,未来的移动支付交易,也会让交易行为从拿出手机变成举起手腕,像这种可以简化使用步骤,甚至让使用者不用从包包或口袋里拿出手机的应用方式,当然也会成为穿戴设备在应用上的趋势。
LBS 与待办事项清单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地理位置服务)这个类别需要特别提出来的原因,是因为目前的应用程序开发商,都对 LBS 充满想像,但仍然没有找到它的商机在哪里。举例来说,由苹果主导的 Beacon,目前的应用看起来其实只是另一种打卡,“最适合 Beacon 的应用方式,就像是在大卖场里,你想买的东西,可以透过 LBS 与 Beacon 清楚告诉你在哪个货架上,是否还有存货等等。”Cliff 表示,很可惜的是,因为 LBS 背后需要大量的数据库支撑,如果更新的速度不够即新,内容不够完整,Beacon 的优点就无法发挥出来。
Cliff 也提到,“最理想的 LBS 服务,或许会是当你经过便利商店的时候,提醒你要缴卡费,或是在你经过面包店的时候通知你面包正在特价中。”
另外一种 LBS 的应用则是在交通上,“像开车的时候,手机大多都放在旁边或是包包里,这个时候 LBS 结合穿戴设备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好比油量/电量即时监控,我们可以透过智能表看到剩余的油或电可以跑多远,附近的加油站或充电站资讯等等。”Cliff 说。
而另一个适合在智能表上发展的应用,则是 GTD(Get Things Done 待办事项),下一场会议的时间地点、快速回覆会议邀请等等,透过穿戴设备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更有效率地利用移动中的零碎时间来确认这些事情。在结合 LBS 后,还能做到经过某个特定地点是提醒使用者购物、缴卡费或水电费等等功能。
结合 LBS 的 SPG App 可以在你抵达饭店所本地区时,自动帮你办理入住手续。
下半年是关键
关于穿戴设备上的 App 设计,Cliff 也和我们分享他的观察说到,“在 Apple Watch 正式开卖之后,今年下半年会有比较不一样的变化,当然这不是表示想做什么都可以,不过我们可以期待,在下半年可能会有新的切入点。”
事实上,包括 Mont Blanc、 TAG HUEUR 在内的许多精品品牌,都开始向科技业靠拢,将精品的质感和设计,揉合先进科技与工艺,试图让自己跟上这股由科技业引领的潮流。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乐见能够有越来越多品牌加入穿戴设备的行列。只是我们更期待的,是一个非买不可的理由,一个足以改变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应用,否则到最后,不如传统腕表般富有收藏与鉴赏价值的穿戴设备,也只是个把玩后束之高阁的高科技玩具罢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