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问题集锦-关于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应用

29、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29.1读一本书时,你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

(1)手绘的话,需要在家或公司,只有这些地方才有彩笔和A4纸,目前没有随身带着彩笔和A4纸的习惯

(2)手绘完一本书,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张。比如经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但分支错了。用错笔了,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写错字了。

(3)手绘时非常花时间,有时会比我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必须准备2小时以上,如果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29.2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了?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

除了小说只读1、2遍,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2遍,先把书看完第一遍,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

29.3你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

(1)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 最后从新梳理大纲,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

(2)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

(3)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期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有时会单独把心得和想法做成单独的思维导图,把这些想法从新汇总、提练之后会非常有价值。

一般做思维导图时,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进行4、5遍的调整。

第一遍开始把书中所有的要点都做出来。

第二遍自己的理解对做出的思维导图要点做成整合和调整。

第三遍开始进行删减只保留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把这个导图按照7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

第五遍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自己个人行业的知识树,进行补充和扩展。这个知识树通过阅读、实践和自己的反思积累而完成。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对这几个部分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整合,按不同情况可能保留二、三个版本。希望自己能达成目标。

29.4你是用手绘的还是其他工具?

(1)刚开始学思维导图时手绘,现在比较懒,用工具软件多一点。

(2)手绘:在动手的过程中全程参与进去了,印象深,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如果现在手绘只会对内容非常不错的书进行手绘。手绘不适合过于复杂和简单的书,最好难异适中。另外手绘比较花时间,必须准备足够的空闲时间。

(3)用软件,便于修改、整理和保存。自己用基本上不加图像,如果是为了培训、开会和演示,要尽量花些时间加入合适的图片和颜色,有时会用imindmap 导入或重画一遍,这个软件的手绘效果比较不错。

29.5画完后的思维导图你如何保管?电脑文件夹?把纸张夹在书里?

(1)把最后一张比较完全的手绘放在活页夹里统一保存起来。

(2)把手绘的内容拍成照片,起个名字,分类保存

(3)用软件完成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之后,分类保存

(4)会把里面的内容,从新分解汇总到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树上。

29.6下次再看这本书之前你会马上找以前画的思维导图来看吗?

(1)看书前不会,一般在看书的过程就会对相应的内容有个判断。

(2)如果在电脑前,看完第一遍之后,会找出相关的思维导图知识树,看看以前对这方面的了解,然后更有侧重的阅读和做笔记

最后说一下自己对思维导图笔记的看法:

对我自己来说思维导图笔记的作用是帮助自己深入阅读,在完成思维导图笔记的过程中,整理归纳书的要点,梳理书中的整理框架。特别在建立分支时,主要是用短语和词,而是不是句子。这时就需要考虑这段话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更简练的词和短语把给表达出来。当整理完书的要点之后,再从整体上来考虑全书的结构是否合理,按照对书的理解,从整体角度,对内容进行从新排列组合,让这些内容更清晰、更有逻辑性。

对于大多数的书而言,当你完成这样的步骤之后,多重复几遍,会让你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如果说阅读一二遍之后,只能吸收书中内容的30%,那么做完思维导图笔记和其它笔记后就会达到50%,完成一个大的主题阅读之后会达到70%。再加入跟其它人分享(包括向别人讲述)和实践才能达到90%。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不是100%?

很简单,任何单纯而孤立的阅读都是一种很浅薄的吸收。对我来说,不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思考。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框架,缺少自己的观点,无法跟实践相结合,不能清晰而深入的表达就是一种浅阅读。

18、如何用思维导图背诵文章?

在用思维导图背诵之前一定要先看看目录,有个预想,大概要分哪几个大部分。 然后全神贯注的阅读。在阅读之后,经过一个理解和深入思考的过程对书的内容和思想有一个大概地了解,然后再画。画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是,脱离书本。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画,对于记忆缺失的数据,翻书查找和填补。整个画完之后,速读一遍书本(或根据目录,前言等了解),看有没有重要的思想遗漏。整个过程,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要求过高,做好返工的心理准备。实际上思考和返工的过程,是最佳的记忆过程,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解如何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

用思维导图背课文,可分为四个步骤:识图、复述、忆图和背诵课文,在识图时,第一步是结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图的布局,弄清图像的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观察图像中的关键图符(关键图符一般是用粗线画的)。最后才是跟着曲线移动视线,逐句逐词复现课文的全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背诵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关键图符(比方说例子中的那个“I”),即课文中的人或物。

在识图之后即可开始复述课文。刚开始时,请用带有文字的思维导图,以便熟悉文字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尽快形成左右脑并用的态势。当这种对应关系较为熟悉后,再根据不带文字的纯思维导图复述。可以在纯思维导图上加一些你认为需要的关键词,也可以修改这个图标或图形(例如,改变线条或图标的颜色),使其更符合你的思维习惯。对于过于复杂的课文或思维导图(例如对话型课文的思维导图),或者你的学习目的不是完全背诵,那么能够根据纯思维导图复述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一步已经接近于完全背诵了。

经过识图和若干次复述后,思维导图的布局和路径的走向就比较清楚和熟悉了。此时,就可以回忆图了。首先,要从整幅图中剥离出图像的框架(即图像的关键图符及其位置和大概关系),要在脑海中浮现这个框架并逐渐细化,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图像。要训练自己想像:没有曲线这个图会怎么样,只有关键图符这个图又怎么样,逐渐加入文字又怎么样。当你闭上眼睛,能够比较清晰地浮现出此图像时,忆图就完成了。注意:这就是在训练右脑了!

第四步是背诵课文。一边回想图像,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背不下来又看看图像。要注意图中文字的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等问题。图忆给出的,一般是动词原形和名词的单数(这是故意的)。当背得一字不差时,就大功告成了!

以上四个步骤往往是有重叠的、交叉的、反复的。短课文一般几个来回就能搞定。对特别长的课文,更需要遵从“总体把握,局部突破”的原则。如果要求不高,回忆图时可以马虎一点,甚至可以跳过。看着思维导图或纯思维导图(指不带文字的思维导图)能够流利地复述课文就可以了。当多次复述课文后,对思维导图较为熟悉后,记忆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也可以把各个局部先背下来,然后贯通背诵!

研读过的思维导图需要经常复习。精细的复习就是按照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完全复述或背诵。粗略的复习就是回忆思维导图,回想图标的形状位置和曲线的走向。两者都不可偏废。

一般说来,经过数十幅思维导图的训练,右脑潜能开发出来了。那时候,学习者的想像力、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全局控制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善于分析和总结的学习者,将体会到创作思维导图的诀窍,并将思维导图用于其他工作和科目的学习中!!

要注意思维导图是专为大规模记忆而开发的。用于背诵简单的、少量的文字材料反而给人一种复杂和麻烦的感觉。飞机制造出来肯定不是为了只飞行一百米的。现在,你只飞行了一百米。但只要体会到或认为它能“飞”就可以了

19、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写文章?

创作步骤:

草拟:以主题词为中心,把思维向四周放射,将所有环绕主题的意念(关键词)都写下来,不要理会对或错。

第一次重构和修正:将意念(关键词)组织合并、归类建立起层次,画出思维导图。

沉思:脑科学研究表明,灵感经常出现在大脑处于松弛、祥和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让放射性思维扩大到整个大脑,有利于产生新的想法。

第二次重构和修正:可能会产生一些想法,全面考虑先前得到的所有信息,然后将思维导图重新修正。

完成:整理思路,将各种元素合并起来,以期新的发现和突破。

20、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项目 告?

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一份项目书或者 告,不管是区区几页还是长到博士论文的篇幅,都会使写作变得非常容易。

这样的项目书也许包括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及最终以书面表述、图像或者口述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因素,可是,其方法基本上与论文和考试前方法是一致的。

在任何学习任务中,第一步都是要决定在既定的时间长度内你准备回答多少问题。这种时间/工作量目标,在长时间工作与短时间工作中都是一样重要的。

和做考试或者写文章用的思维导图一样,以这种形式写作的项目书和 告,其结构有可能更合理,其中心可能更集中,更有创造力,更有新意,比费力劳神的线性笔记法,草稿和重新起草这些传统方法要好多了。

21、如何用思维导图做自我分析?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分析工作的得失、确立长期目标以及自我分析。由于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了大脑皮层的技能,因此它可以对你的内在自我作一个全面的综合反映。获得了清晰反映内在自我的外在形象,你就不大可能会做出一些有违自己本性和真实需要以及欲望的决定,从而避免令人不快的后果。

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从制作“全景图”的自我分析思维导图开始,让这幅图尽量多地包括你主要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制作自我分析的思维导图主要由四个主要步骤:

21.1环境准备

环境可以唤起你的消极、中性或者积极的反应。因此,工作环境应该尽量让人心情愉快,尽量舒适,以便于让思维进入良好的状态。在开始制作“全景图”之前,确保房间温度适宜以达到最舒适状态,使用对人眼有放松作用的自然光线,保证空气清新确保大脑供氧充足以增强感知力和精神耐力,设计良好的家具摆放位置也能使你产生使用工作空间的欲望。甚至可以播放一些音乐。

21.2速射思维导图

画一个多色彩的三维中心图,它可以涵盖你对自己的身体或概念上的想法。然后做一次思维导图的速射,让事实、思想和情绪毫无保留和自由地流动。快速地画,使你所有的想法更为容易地表达出来,不要太整洁、太仔细,因为这样可能会抑制思维导图锻炼所需的自然和直率。

21.3重构和复习

现在,选择你的主要分支或者基本分类概念。游泳的基本分类概念包括:

?个人情况——过去、现在和将来

?长处

?弱点

?喜欢的事物

?不喜欢的事物

?长远目标

?家庭

?朋友

?成就

?爱好

?工作

?责任

?情感

最后一项,也就是你的情感本质,尤为重要,但是经常被人忽略。色彩、形状、符 和图像在你的思维导图中,对表现你个性的这一面特别有用。其他有用的分类概念都与你现在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你希望在将来发展的方向相关。这些基本分类概念也可以形成你的思维导图的主要分支。

?学习

?知识

?商务

?健康

?旅游

?休闲

?文化

?雄心

?问题

完成了思维导图的速射,选择好主要分支之后,你应该再制作更大一些、更有艺术气息和考虑更为成熟的思维导图。这最后完成的思维导图就是你内心状态的外在镜子。

21.4决策

看着你最后的思维导图,可以做出决定并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22、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做日记?

思维导图的制作代表了从标准线性笔记方式的巨大跳跃。同样,思维导图日记或者个人万用记事本比标准的日记有效率和有效益得多。

除去传统日记中使用到的一些皮层技能(如词、数字、列举、顺序和序列),思维导图日记还能把色彩、图像、符 、代码、幽默、白日梦、完整倾向(整体观念)、维度、联想和视觉节奏全部包括进去。思维导图日记能够让你全面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大脑,使你能够在三维空间里操作,也可以在色彩和时间的维度里体现。思维导图日记因此不仅成为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同时还是一个自我管理和人生管理的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8月24日
下一篇 2016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