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无五好”打造老街巷新生活

改造前的王家园35 院。东直门街道供图

改造后的王家园35 院。东直门街道供图

改造前的三眼井胡同。景山街道供图

【开栏语】

2017年,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牵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开展以“十无五好”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提升和文明街巷、文明商户创建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东四四条、三眼井胡同等一批文明有序、各具特色的达标街巷涌现出来,推动疏解整治提升工作落地落实,群众身边的环境品质明显改善。

市委书记蔡奇强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最能体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首先要从核心区、城六区、副中心做起,进而拓展到全市,实现“十无五好”目标。

今年,北京将完成1141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以拆除违法建设、解决胡同停车和完善便民设施为突破口,逐步解决背街小巷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同时,将街巷公厕筛选后纳入“厕所革命”清单,并全面推行“街巷长”机制,继续建立“小巷管家”队伍。此外,还将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各街、乡、镇建立台账,明确管理范围和要求,做到“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100%。

即日起,新京 将推出系列 道,开设专栏《美丽街巷我的家》,展示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成果。

景山街道

胡同改造问民意

“提案屋”线上线下收集建议

红窗框、绿窗格体现古都风貌

今年已经退休的刘珏打小起就住在景山街道三眼井胡同,已经住了60年。刘珏说,喜欢住在这里。

“老城区出行方便,距离医院也近,住在这里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老人,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互相照顾,感情深厚。”不过,胡同改造之前的环境状况着实令刘珏糟心。

“改造之前,胡同特别‘脏乱差’,下雨后更是泥泞不堪。”刘珏说,以前胡同没有专门的物业,也没有人去维护,环境情况一直不乐观。

去年5月份开始,景山街道对三眼井胡同开展综合整治。当时挨家挨户确定方案,共封堵开墙打洞87处,封堵面积1411.3平米,拆除违法建设74处,拆违面积708.5平米。

街道聘请了专门的设计师,统筹考虑了便民服务、古都风貌保护、景观环境提升。“当时边施工边整改,结合实际情况,在设计阶段征集想法,尊重我们的建议。”刘珏说。

从为居民换的窗户就能看出此次提升的精细程度——为了符合古都风貌要求,采用传统风貌的红窗框、绿窗格,另一方面又要满足防盗、防潲雨的需求,采取内开内倒的断桥铝合金材质。

架空线都入地 抬头看天也畅快

“现在出门和以前出门感觉不一样,架空线整改之前,空中都是杂乱的线,现在都尽量埋到地下,抬头看天也畅快。”刘珏说。

电线杆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花坛与清幽恬淡的老北京胡同景致。三眼井胡同也有了自己的巷花——海棠。

在三眼井胡同的东口和西口,各有一处种植着海棠花的绿色微景观,花坛周围是一条长约20米的黄色座椅,可供居民休憩。当时,街道曾向居民征求意见,居民一致决定将海棠花设为“巷花”,将其作为三眼井胡同的标志。

用手机打开地图就能标位置提建议

为了调动居民参与胡同治理的积极性,三眼井胡同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收集居民意见。

景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芦微表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在街道地图界面里任一位置标记建议或改善内容。建议提交后,程序后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市民意见的归类和实时查看,为规划设计以及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居民说

现在出门和以前出门感觉不一样,架空线整改之前,空中都是杂乱的线,现在都尽量埋到地下,抬头看天也畅快。

大件垃圾、旧家具都有专门人员收取,胡同里乱丢乱堆的情况不见了。——居民刘珏

三眼井胡同

打造历史街巷

二维码把胡同历史挂在墙上

外国人来北京常逛的胡同

三眼井胡同位于景山东边,是很多外国人来北京旅游常逛的胡同。

69岁的张健在三眼井住了一辈子。在他看来,三眼井具有特殊性。“三眼井就在中轴线位置,紧挨着景山公园,是连通吉安所与嵩祝寺、智珠寺的重要旅游路线,历史悠久,游客经常穿行胡同,还有很多喜欢中国胡同文化的各国游客来参观。”张健说。

增加传统要素让建筑风格更多样

对于胡同的历史文化,张健了然于胸。他举了一个很“不起眼”的例子,“三眼井胡同的‘和巷议站’前的五块石砖就非常具有文化意义,因为在以前都是有实际用处的,属于历史文物。”

名人故居、历史故事都在二维码里

除了座椅、建筑等硬件,三眼井胡同片区还在“软件”上下足工夫。

“因为这几条胡同经常有游客来,但是没有导游的话,游客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所以,街道就制作了二维码,游客扫一扫就能了解胡同的历史。”张健说。

景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想通过二维码这种方式,力争把景山地区打造成一个实体博物馆。目前街道正在积极筹建由居民、专家学者等共同组成的顾问团。未来,景山街道73条胡同、6条主要大街都将装上这样的二维码。

居民说

三眼井在中轴线位置,历史悠久,有很多喜欢中国胡同文化的各国游客来参观,但是没有导游的话,游客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所以,街道就制作了一些二维码,游客“扫一扫”就能了解胡同的历史。——居民张健

沙滩后街

治理开墙打洞

疏解后建700平米便民服务站

过去商贩集聚、秩序混乱

沙滩后街位于景山公园以东,距离故宫北门500米处,全长350米。因临近旅游景区,小卖部、小饭馆等聚集,不少商户在这里违规开墙打洞、私搭乱建,秩序混乱,环境问题突出。

同时,还存在非法运营、占道经营、倚门售货、流动摊商等问题,破坏了老胡同的环境。景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芦微介绍,以前的沙滩后街违建丛生,开墙打洞集中,沙滩后街甲2 一层是1个小型餐馆,主要以接团餐为主,造成胡同内拥挤不堪,餐馆周边的开墙打洞多是经营牛羊肉和海鲜,造成地面油腻、湿滑,到夏天滋生蚊蝇。

开墙打洞和违建都已封堵拆除

按照“板块式推进,区域连片整治”的原则,去年3月份起,街道联合城管等部门,集中对沙滩后街进行整合治理,目前所有的开墙打洞、违法建设都已封堵和拆除,共封堵开墙打洞61处,封堵面积3239.74平米;拆除违法建设27处,1413.97平米。

同时,景山街道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对临街商户进行转型升级,关注与民生相关的设施建设,于去年8月底前建设完成沙滩后街甲2 生活性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圈,方便居民群众生活,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此外,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对沙滩后街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于去年年底完成提升工作。

便民生活超市辐射到周边 区

沙滩后街甲2 的生活超市便民服务站,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品种丰富、价格实在的各类商品,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购物。景山地区拆除违建、封堵“开墙打洞”后,利用腾退房屋,建起7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站,让居民在家门口,立享“一站式”便民服务。

整治后,按照“十无”“十有”的标准,建立了景山东街、沙滩后街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行街、巷长管理机制,加大日常环境乱象问题治理,恢复原有老胡同风貌和肌理,还百姓“静”生活。

居民说

便民生活超市辐射到周边 区,居民都能过来买东西,下班回来买个菜非常方便。——居民王福仁

王家园35 院

拆违5000余平米

拥挤大杂院变身“花园公寓”

老旧小区违建严重堵塞消防通道

王家园35 院位于王家园胡同北侧,占地面积8705平方米,共有平房72套,户籍179户。这里曾是东城区违建问题多发的老旧小区。

小区内的道路本不宽敞,被违建占据后更加狭窄,严重堵塞消防通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较便宜的房屋出租价格吸引了附近小商户聚集,院落环境较为混乱。

今年以来,街道把王家园35 院作为“疏整促”工作重点,联合食药、工商、消防等职能部门,拆除违法建设约125处、5000余平方米,整治无证无照经营13处、105平方米,清理群租房19处、642平方米,整治地下空间36间、557平方米。

现在有保安站岗 居民有了安全感

院落从建筑外墙保温修复、屋顶结构及防水、给排水改造、庭院照明、道路铺装和园林绿化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增加多处休闲广场及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

“整治前,院内两排房中间的夹道都盖上了自建房,通道不足1.5米宽,进出院都得侧着身过。”该院院长卫江顺说,以前小区特别乱,没有安全感,物业进驻后,也有保安来“站岗”,安全感也大大地提升了。

外墙重新修复 冬天室内暖和多了

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主任石崇远介绍,小区原本的上下水管 老化,平房屋顶结构破损严重,无排水系统,鉴于上述因素,街道在整治工作设计之初就考虑选用坚固耐用的景观材料,防止重复投入。

居民说

改造前,我家房上的瓦又老又破,下雨还漏,墙面保温效果差,现在街道给我们的外墙重新做保温修复,一到冬天屋里温度升了3、4摄氏度。——居民杨淑敏

“十无五好”标准

“十无”: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

“五好”:公共环境好、 会秩序好、道德风尚好、同创共建好、宣传氛围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