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弱视、斜视“ 络训练”的神秘面纱

封面眼科医生介绍:

蔺琪,女,主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眼科硕士毕业,导师同仁医院角膜组吕岚教授,擅长眼表疾病,角膜病及小儿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负责眼科脑力影像 络治疗弱视新项目,眼科儿童眼科 络科普小组负责人。

于主任介绍:

漂亮、大方、活泼、知性,组织能力强,办事逻辑思维强,说话快人快语,办事雷厉风行,手术熟练利落,讲英语在科里属于语速第二的医生。

有一个像妈妈一样漂亮的“美女公主”女儿。

是眼科里边唯一蛙泳速度我不能超越的“女蛙人”。我苦练了一年,准备今年在医院附近的泳池和蔺琪一拼上下,不知是否能如愿。

儿童视知觉发育及治疗(第一讲)

于刚主任:

今天由于刚主任,闫丽博士,吴倩主任,王媛主治医生专题介绍国内外视知觉专家治疗弱视的最新进展以及治疗原理。

许多家长认为,弱视就是视力不好,戴眼镜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弱视不仅是眼睛的问题,还与视觉信息的传导与脑中枢的视觉感知有关。也就是说无论是眼球,视神经还是脑中枢,只要有一方面(部位)出问题,都会引起弱视。如果把视觉系统比喻成一部照相机的话,镜头,传感器和底片都要正常工作才能拍摄一张完美的照片。

在下边的时间里,于刚、闫丽、吴倩、王媛会和大家分享关于“ 训”的各种国内外治疗的故事。

我们使用 络弱视训练 络斜视训练已经近10年了,十年间我们为近30000例弱视斜视患儿量身定做了“ 络弱视训练”“ 络斜视训练”的模板和程序,其中94%左右的弱视宝宝获得了有效、良好的弱视治疗效果。家长朋友给这种通过 络为孩子做视觉训练的治疗方法为“ 训”

很多的家长给我发来邮件、微信、留言询问这种神秘的“ 络弱视训练”的原理,他们询问我们如何为孩子选择 络弱视、斜视训练?如何选择传统的弱视、斜视治疗仪器配合训练?哪些弱视、斜视孩子应该选择 络弱视训练?

1. 单眼弱视程度重,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2. 近视性弱视,近视性散光导致的弱视

3. 孩子经过弱视仪器训练,效果不佳

4. 孩子不喜欢弱视训练仪器训练,不配合训练的

5. 高度散光,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的弱视

6. 内斜视患儿,仪器不能训练

7. 外斜视患儿,弱视仪器不能训练

8. 外斜视手术后为了防止斜视复发的患儿

9. 眼球震颤的孩子

10. 白内障手术后的孩子。

哪些弱视孩子应该选择弱视仪器训练?

1. 年纪小的弱视,不配合 络弱视训练

2. 家庭条件差,没有上 条件

3. 当地 速比较慢的家庭

4. 家中由爷爷奶奶辅导孩子训练,老人不懂上 。

5. 住校的孩子,没有监护人辅导的孩子。

6.没有开通 络弱视治疗条件的地区

哪些弱视孩子应该同时选择两种弱视、斜视训练?

1. 外斜视手术后训练为了防止斜视复发,同时合并弱视需要同时训练

2. 上学时间紧张的孩子,可以早晨用仪器,晚上用 络训练

3. 弱视治愈,需要巩固疗效的孩子

4. 重度弱视,视力低于0.2的孩子

闫丽博士:

视觉缺陷属于脑感知异常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共用一部分传导通路,因此,通过视觉缺陷探针所探知的大脑神经皮层同时也可能感知弱视的缺陷区域,专家们发现,训练这一部分大脑的感知觉功能功能,可以治疗各种学习障碍——包括弱视、斜视、眼球震颤等脑感知觉缺陷

王媛医生:

这是世界上四位著名的视知觉专家提出的理论和治疗模型

以上三大模型参与了知觉学习的过程,整个知觉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完全受其中一个模型的控制,而是三者皆有影响。在正常的视知觉产生的过程中,这三个模型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正常视知觉最终的形成。因此我们把基于以上理论的弱视训练称为视感知觉学习,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脑力影像”弱视训练的原理。

上边第一幅图是正常儿童能够看到的英文字母。

下边第二幅图是弱视儿童被视觉噪声掩盖下看到的字母

闫丽博士:

我们这里说的噪声与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是不同的,后者是针对听觉系统的,而前者是针对视觉系统的。虽然形式不同,但原理相似,听觉噪声就是在一定环境中不应该有的高分贝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而视觉噪声就是干扰视觉系统从背景中提取有效视觉信 的因素。有噪声干扰的孩子的视觉质量会很低

吴倩主任:

也就是说,当你注视一个视标时,不仅是视标本身刺激视 膜的视细胞发生反应,视标周边的视觉刺激也会影响视细胞的感知。

王媛主治医生:

以上图看似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大脑能从中提取整合有用信息,也就是将12个组成环装的Gabor斑提取出来。这就是视觉系统的轮廓整合功能的体现。

闫丽博士:

经过我们的引进,吸收,消化,我们目前使用的弱视的训练的模板,已经非常成熟,治疗效果很好,我们的治疗的病例数量远远领先于国际上的任何国家的斜视,弱视机构治疗的病例。

在去年的西班牙国际视知觉会上,我们团队关于视感知觉治疗的研究的论文得到了国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未来的时间里,我们的团队会与国外的视知觉研究机构做广泛的合作研究。

于刚主任:

最新研究表明,立体视是有阶度的,分为0阶、一阶及二阶,简单的说,零阶立体视用来感知判断两个平面的远近,一阶立体视用来感知平面的倾斜程度,二阶立体视用来感知曲面的弯曲程度,这三种立体视的传导通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我们传统检查的立体视其实只是0阶立体视。0阶立体视缺失的患儿不代表一阶或二阶立体视的缺失,由于二阶立体视提供的感知觉线索最多,因此最不容易丧失也最容易恢复,通过加强二阶立体视的训练,可以逐渐恢复一阶及0阶立体视。

我们发现斜视手术前、后通过 络训练来纠正异常的双眼视的缺损的模型是不全面的,传统的立体视的一级,二级,三级的恢复顺序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以后的章节我们会给大家详细的演示我们训练模型的新研究成果。

吴倩主任: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能初步了解到,弱视并不单纯是眼睛的问题,视觉通路及大脑皮层也参与其中,弱视训练也不仅仅是刺激眼球,视觉通路的恢复及大脑感受野的唤醒也十分重要。

因此,弱视的治疗仅仅使用治疗仪是不够的,治疗仪对弱视恢复的治疗强度不同,在中枢中的刺激部位和刺激理念也不同

王媛主任:

我们目前要研究的弱视训练主要基于脑感知觉缺损的探知及修复。通过不同的视觉探针,检测脑感知缺损区域并加以修复,这不仅仅用于弱视,斜视,眼球震颤还可以应用于与脑感知觉缺损有关的其他疾病如阅读障碍,多动症等。

闫丽博士:

络训练通过佩戴红蓝眼镜或偏振光眼镜达到双眼分视的效果,也就是两只眼睛看到不同的图像,通过调整两只眼睛图案的对比度达到双眼平衡或增强弱视眼刺激的效果,而在孩子看来,这些训练就是一些有趣的电脑游戏,可以避免普通弱视仪反复枯燥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于刚主任:

中国国内弱视治疗仪有30多种,但按增视原理划分只有五大类:

1、色光类:是利用红光、蓝光、格光及后像光等唤醒视细胞的敏感性。

2、图标类:是利用各种刚好看得见,但有一定难度的图案如精细描图,E字视标,等训练两点之间最小辨别力,即视力。

3、色光、图标综合类弱视治疗仪:兼有色光及图标功能,可以互补增效。

4、兼有综合增视、防近视和视知觉记忆的复合类弱视治疗仪:具有综合仪的增视作用,另增加了视知觉记忆图像的强化增视以及针对近视调控的远化镜,调焦灵敏镜的治疗仪。

5、兼有调节-集合训练功能的全程动态复合弱视治疗仪:在复合弱视治疗仪基础上,增加了全程动态调节-集合训练功能,即模拟人眼调节、集合功能来进行增视训练。

闫丽博士:

1、脑力影像弱视治疗是美国视觉工程师多年科研成果的结晶,是由广州中山大学开发研究的最新弱视治疗产品,他和传统的弱视治疗的理念是不同的。它是通过视觉刺激大脑中枢皮质层,激活大脑中枢的不同的主管视觉功能的神经区域来治疗孩子的弱视。

2、脑力影像弱视训练 上治疗系统是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山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制作的。系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训练软件研究成果。

3、这种最新的神经视觉治疗技术,是一种基于神经生物刺激的,互动的,可跟踪的,并适合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进展程度的个性化的治疗系统。

于刚主任:

我们眼科医生通过“ 训”对弱视、斜视、眼球震颤的孩子进行视觉信息加工功能状态检查,在初诊时了解弱视患儿的视觉功能情况,根据每个孩子检查结果的不同以确定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 络弱视治疗后,复诊时通过视力,综合信息功能检查分析每个患儿的视觉功能进步情况,并适时调整参数,配以不同的 络刺激治疗模板,以进行下一步治疗。因此说它是个性化的治疗,所以每个孩子的弱视训练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临床上家长会告诉我们,孩子治疗的图形和方案都是不一样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16年1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