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警方反诈力度不断升级
另一边,骗子也在不断谋求创新
“传统”针对学生的骗案
多是混进家长群
冒充老师“收取”学杂费用
很多家长都不幸中招
新骗局请注意
现在
骗术再次升级
已经绕过家长
直接向辨别能力低
防范心理弱的学生发起“进攻”
冒充同学
以未成年未进行实名登记
购物退款受限
无法收钱为由实施诈骗
(图源 络)
一个孩子能被骗走多少钱?
近期案例
1
10月7日,江阴的小张(化名,13岁)在家中上 时,看到同学QQ发来消息称微信被限制了,想将退款退至其微信账户上。小张遂将微信绑定的电话 码、密码、支付密码发给对方,后其父亲发现微信绑定的银行账 被多次转账。
损失共计:2322元
2
10月6日,江阴的小黄(化名,16岁)在家上 ,其舍友QQ联系称在京东购物没货要退款且微信被限制,向其借用微信账 。其信以为真发送手机 和微信密码给对方,后对方让小黄下载陌陌APP,提供账 给其登录,并以客服延迟等理由诱使其陆续充值四笔。后联系舍友发现QQ 被盗。
损失共计:3000元
为什么中小学生成为诈骗新目标?
除此之外还有
游戏充值、购买装备、
扫码返现等诈骗形式
常出现在中小学生群体中
01
防诈防骗意识较弱
其实这个原因和成年人被诈骗中的老年人群体一样,中小学生未成年涉“ ”未深,缺乏防诈防骗意识。有时即使意识到被骗,可能怕家长知道责罚自己,不敢告诉父母,不敢主动 警。
(图源 络)
02
孩子加入 络大军
很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各种支付软件的支付密码。有的是自己要买东西父母嫌烦,父母直接就把密码给了孩子们;有的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发现的。
(图源 络)
所以现在中小学生在诈骗团伙眼里,
就是一只只肥滋滋的小肥羊,风险低利润大。
1 |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添加好友,切勿轻信平台上带有广告性质的视频、弹窗,切勿随意购买装备或进行 游充值。 |
2 |
学生家长应切实履行校外监管责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建议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以免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
3 |
对于孩子突然大额资金需求时,要多询问,及时关注微信、支付宝等账 余额。 |
4 |
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微信钱包等,一旦存在泄密风险,要及时更改密码。 |
5 |
知道孩子被骗后,不要过分责骂和体罚孩子,应第一时间带领孩子到派出所 案。 |
全民反诈 切莫不屑
男女老幼 提高警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