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扒个瞎话
立冬,冻死蚊子不足奇的时节,子夜,梦里依稀闻蚊叫。
遂起,意外,枕头边的墙上竟然趴着几只肚子鼓鼓的蚊子,动手,巴掌沾了几摊血。
睡意没了,意识涌流:喝饱的蚊子为何非要哼哼唧唧找抽?最佳的生存策略难道不是闷头吸血、悄没撤退,何必非得在血饱肚满之后叫醒被吸对象,招来血光之灾?
入冬了都不怕冷,莫非成了蚊子精?吸饱了又傻成这样,难不成是蚊妖歃血为盟的仪式?
卧榻之侧,一时竟有了聊斋之气。
想起“从前慢”的年代,没有 络,没有电脑、电视,乡下连说书唱戏都怪奢侈的。但民间的话语空间并不匮乏,精神家园不乏奇葩异闻。
比如“扒瞎话”,也就是讲故事,在蒲松龄的故乡自古盛行。奇谈怪事,神灵鬼邪,聊狐话妖,家家炕头都是聊斋,爹妈都能扒“五分钟瞎话”,夜夜都能给孩子搭建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
为什么叫“扒瞎话”?
可曾记得,远离都市文明的乡下,没有电的时代并不久远,一个多世纪前爱迪生才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那时油灯都得省着用,太阳下山农忙归来,吹灯讲鬼故事便是赏心乐事。黑灯瞎火加妖魔鬼怪,“瞎话”名副其实;而普通人家编排故事的能力实在有限,招呼孩子们围炕夜话,搜肠刮肚向外倒腾,故曰“扒”。
并非故弄玄虚,本是虚拟空间。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每个“意人”都天然赋予建造虚拟世界的能力,虽然只是在脑海中显现的镜像二次元世界,最初的建筑材料也唯有语言(旧时代农人多是不识字的)。
“灵宇宙”之前,人类生活在原宇宙里,“意致”营造的所谓虚拟世界,司空见惯的有两种建筑法:
一曰故事。“意人”的一切,自圆其说也好,众口一辞也罢,都在故事里。宗教需要讲故事,政治需要讲故事,商业需要讲故事,理想需要讲故事,即便做恶也需要讲故事,说书、唱戏、影视,其实都是故事的变形。甚至有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为故事,智慧不过是模拟、想象、编故事这些个事。所谓“意人”,无非是以类而聚共同构建故事的高级动物:一起想故事、讲故事、听故事、创造故事、成就故事。
二曰游戏。游戏本是人类天性,设想若没了游戏,人类生活该多无聊!游戏至今仍是“灵宇宙”的主流形态,这个话题需要单聊,回到主题。
那些年,人类在饱尝金融危机之苦后,透过华尔街之流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操作,现代金融的内幕终于大白于天下:不过是个“信用”故事——此可谓现实世界最牛的虚幻故事。
人类在实物货币中被围困了几千年,靠讲信用的故事得以突围,却又掉进坏故事的陷阱。
穿越到远古时代,当下发生的一切,在先人看来,岂非也是匪夷所思的玄幻故事!
02
聊聊“语言”
“意人”何以区别于猿人、区别于原始人、区别于其它动物?
人脑算是个标签。人脑何以进化至此?离不开天赐的语言能力。正是语言文字,推动了“意致”形成,进而连接成“意 ”,催生了人类智慧,跃迁式超越了猿人意识、动物意识。
独特的人类语言是如何进化的?
劳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因为劳动实践,使得沟通、交流、协作成为必需,从而带来对人脑持续升级的复杂性刺激,逐渐进化出适应处理繁复语言句法和语义的人脑结构,由此人类语言连同“意致”、“意人”、“意 ”同步得以进化。
其实这是同一个事的几个方面,但依照人类认知模式表达出来,只能掰开一块一块说。
虚拟世界,一个不同于现实空间的世界,正是构筑在人类语言建材的基础上。“意致”终端(以人脑为主机)之间的联接需要协议,人类语言即联通协议,“意 ”正是靠语言文字联结而成。
语言是“意 ”纽带、“意致”载体、沟通媒介,“意致”无时不在语言中。
人际沟通有个“55387”效用律,是指人在交流时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姿势动作等决定沟通效果的55%,还有38%是指表达的语气、口吻等。虽然“意致”内容只占7%,但前面的“5538”最终也得转换为“意致”才能理会。
这揭示了虚拟现实沟通的魅力。个体之间面对面交流,有时爱你在心口难开,有时滔滔不绝却不走心;电话交流模式,只有声音互动,其它靠想象填充;视频交流又多了一维,尽管是实时画面呈现,但现实感仍不足。所以,VR立体全息呈现,成为“灵宇宙”的主流基础设施。
信息 络时代,人类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和信息获取管道,众多个体乃至边缘群体也有了掌握“数字话筒”的条件,语言的威力空前迸发。
将来的智能机器人要想战胜人类,能否进化出比人类语言还牛的“机器人语”,是个看点。
03
品品“文字”
所谓文明,文而化之谓之明。
有学者认为,人类史经历了四套认知系统,分别是动物时代,5万年前的语言成熟时代,5千年前的文字认知时代,500年前科学认知时代。
如果把语言视为信息系统,文字实质是一种高阶符 体系、信息代码,符 之间以不同方式连接组合,构成不同的语法和语义。一句话,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始于人类发明了文字。
有了文字,有限的声音才能组合出无限多的句子,储存和传输无限量的信息。没有文字承载的语言,尚不成其为“意人”语言。如是,语言文字就好比是构建人类意识的“马赛克”,而“灵宇宙”看穿了也不过是个复杂符 世界。
人类的沟通,到了一定阶段,或许是基因突变,总之,某一声音(或发音动作)与某一神经元建立联系,并因联动频次达至一定程度而固化下来,比较多的声音与神经元的固化联接,就构成了语言(听力障碍者语言机制另当别论)。
从语言再到文字,可视为信息代码程序的迭代,某一声音与某一符 形成固化联系,比较多的一串串代码就变成了文字体系。正是文字,使得“意致”内容从此客观化为实体文本,建筑起人类文明的阶梯,从而把“意致”步步引向深处。一言以蔽之,文字是人类“意致”的初始阶梯。
“意致”本是符 世界。无论是以声音为媒介、以书本为媒介、以影像为媒介的沟通,底层逻辑都是文字符 编码的应用程序。不同的语言体系,好比是“意 ”终端的操作系统。
比如,“意人”读书,内含着一套复杂的文字符 转换程序,有画面的转换(形象),有意义的转换(抽象),构成文字的意象宇宙;“意人”看戏及影视,也有一套声音、图像符 的信息转换程序;“意人”的实践,更离不开通过文字编码的思维软件。
一切虚拟世界都建筑在人类文字地基之上, 络世界也是由数据代码一行一码搭建起来的。
人类创造的沟通符 中,最牛的是数学符 ,科学即诞生于此,仅取0和1即为人类搭建了一个数字化世界。由之,数字可能不是人的发明,而只是客观规律的必然呈现。语言则是一种人为约定,比如“世界语”就久约不定,终难一统世界。
《圣经×旧约×创世纪》里有一个“巴别塔”的寓言,说的是人类曾计划联合起来,建造能够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得知后很是恐惧,为阻止人类的宏伟计划,他拆分大陆,让人类说不同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从而无法团结一心形成合力。自此,人类各奔东西,无力做出伟大创举,文明家园文而不明,甚至争斗不已,至今未有宁日。
回到开头关于蚊子的瞎话,任何生命都不该有自杀式程序设计,或许不是蚊子太傻哼哼唧唧找挨拍,而是蚊族基因的内设程序,在血饱肚满后自动传音,招呼同伴有血快来,益于蚁族的共同存续。
可谓一蚊吸血不是福,蚊人共食方能续。
“意致”到底是什么?至此依然无法结题,只能给出一些必要线索。比如“意致”离不开人脑的神经系统,离不开连接人脑的沟通代码。而当下最普适的沟通符 是编程语言,共识度最高的沟通代码则是数学符 ,这些也是搭建“灵宇宙”的真材实料。
欢迎继续前行。
【新词释义】
“意致”:特指人类独有的意识、情志、智能,即个体意识系统。其形成机理与人脑密不可分,然非独赖人脑功能所能致。
“意 ”:即个体“意致”连结成的 络,对应于人类意识体系。“意致”则相当于“意 ”之终端。
“意人”:即“意致”之人、“意 ”中人,具备人类正常意识的生命个体。
“灵宇宙”:顾名思义,心灵的宇宙,心理空间,“Metaverse”对应的中文名,另有译名元宇宙。
【参考资料】
1.蒲松龄《聊斋志异》,吉林文史出版 2000.5第1版。
2.[美]赫伯特·西蒙《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20.1第1版.
3.[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信出版 2014.11第1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