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施肥才能使桃树丰产优质?

桃树要连年丰产稳产优质,保障树体健壮,延长结果年限合理施肥非常重要。树势、产量、果实个头大小都和施肥的多少,什么时间施肥有关。桃树各生长阶段所需元素有所不同,只有科学合理,才能生产出优质果,达到丰产高效。下面列表桃产量与所需三大元素量的对应关系。供桃农参考:

纯元素量

亩3000斤产量需:

纯N 10~12千克

纯P 5~8千克

纯K 12~15千克

亩4000斤产量需:

纯N 15~18千克

纯P 7~10千克

纯K 17~20千克

亩斤6000产量需:

纯N 18~20千克

纯P 10~12千克

纯K 20~23千克

从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桃树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N、P、K的比例在1:0.5:1.2(或1.6)之间徘徊。产量越高,用量越大。不同品种间利用三大元素肯定有差异的。极早熟品种和早熟、中晚熟品种肯定利用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桃农必须了解栽植品种丰产性、成熟时间长短,来确定三大元素的合理用量,达到科学使用,既不浪费也不脱肥而造成损失。

我们知道了每亩产量与三大元素较为合理的参考值,但这还不够,还要知道明白影响肥的利用率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一、肥量与产量关系

就是选什么类型的肥料,桃树喜欢弱酸性肥,它喜欢土壤PH值5~6最为理想,但北方只有中性或碱性土壤。通过选择弱酸性肥的施入,酸碱中和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变适宜根系土壤PH值生长环境,能使根系生长健壮。咱中农乐就是根据北方土壤条件研究配方制肥和选择的优质肥料、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水溶性冲施肥都适合北方各种果树的使用。如:长效肥、缓释肥、控施肥、蒙力28、奶蛋白、生物酶菌素和各种高磷高钾等水溶性肥。结合科学的管理技术,给果农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量:就是亩施肥的多与少。要根据桃树年龄大小、树势、产量和土壤环境来综合考虑用量的多少。如果是亩产3千斤桃就是第一方案,把纯量换算出亩施肥斤数。如:在秋施基肥时,要施到全年用量的60%~70%复合肥,按华太隆生产的长效肥N17-P8-K10计算,就需要亩施1袋。磷钾不够可在膨大期补充即可。同时要考虑肥料的利用率,酸碱度过酸过碱对肥料利用率都会有影响而适当加以补充,才能满足桃树所需要的量。弱树在生长季节还要多补充N元素。如奶蛋白或123和根之素冲施肥,可恢复树势增强长势。随着产量增加,树龄的老化,施肥量要相应增大。N、P、K比例还要适当调整。只有在变的情况下施肥及时调整,才能确保健壮树势连续稳产优质。

二、肥与土壤PH值关系

肥料的利用率和土壤的PH值密切相关。过酸过碱对肥料的利用率影响极大。冲击层平川土壤,如稷王山坡底和呜条岗下,一般呈垆土地,有机质含量较丰富,适耕性差,一般呈碱性土壤,局部地域碱性较大,PH值含量一般达7.8~8以上,个别地块达到9。丘陵地一般为中性土壤。碱性大的地块,肥料的利用率相对较差,中性土壤利用率可达40%以上,碱性土壤利用率只有30%多。碱性过大的地方极容易造成部分中微量元素的固定,特别是铁肥、锌肥、镁肥等元素,把速溶性变成难溶元素。桃树根系吸收不到这些中微量元素,就会出现严重的缺素症——生理病害,黄叶、小叶、严重时顶尖枯死现象发生。同时果实上还容易出现缺硼疙瘩病,缺钙症。在南北方过酸过碱的土壤通过仪器测试,磷元素、钾元素不缺,实际都变成了磷酸钙(石头)和难溶性钾。果树根系根本无法吸收,对果树正常生长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压碱除酸平衡酸碱度,最简单办法除用酸性肥料中和碱性外。可亩用硫磺粉200斤,使碱性降低2度。也可用生石膏200~300斤均有快速降碱作用。碱性较小土壤可用蒙力28或生物酶菌素冲施均有好的效果。在这些土壤中施肥就要适当加大用量才能满足桃树生长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有益的生物菌就多了,它能产生大量有机酸和葡萄酸。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既能压碱又能使酸降低。就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把化肥用量降低,减少生理病害发生,把产量搞上去质量提高增加收益。

三、施肥类型和方法与利用率

再好的肥料施肥方法不科学,利用率肯定也会降低,甚至还会造成减产和树势弱衰。如:秋施基肥,果实成熟晚较晚的品种,你必须选择利用率高的长效肥、缓释肥、控失肥类型的肥料。原因是,通过秋施基肥不但管九、十月份桃树所需养分,而且还要管第二年桃果所需营养供给,就是施一次肥管两年。如果你选择了普通复合肥,它只能供给你120天以上的养分提供,当桃树可能刚好进入膨大期,劲已消耗殆尽,就会出现脱肥而引起大量落果现象发生。如选择了硝酸磷钾做底,有效时间还要短些。同时,这些肥当湿度温度合适时,还出现猛劲,促使桃树枝条狂长旺长,极宜出现枝条两级分化,造成树体光照恶化,影响花芽生理分化和果实品质。长效、缓释、控失肥通过科学制作方法,用脂类或硫磺包衣技术,施到土壤中,通过水分腐蚀,会出现一个细孔,根系吸收多少,它释放多少,长势平稳,树势平衡。肥效时间长达160~180天,可全生育期供给养分。要求深度必须达到20~25公分较为合理。反对撒施方法,用旋耕犁一耙了事。简单了省事了,但肥效利用率降低了,还容易使根系向地表上部生长,抗旱性降低。科学施肥方法是:放射沟法、满天星挖坑法、圆圈开沟法或开条沟法,今年横施(沟),明年竖施(沟)。坚决反对开春动土伤根法进行施肥。部分根伤了断了,就等于贮藏营养减少了,劲不足了,树就要变弱了,对叶片攻大,幼果的细胞分裂影响极大,产量和品质必然受影响。一定要分清哪些肥种类适合做底肥,哪类肥适合做追肥,否则,本末倒置问题更大。适合做底肥种类: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复合肥,特别是长效肥、缓释肥、控失肥、菌剂等。冲施肥类:水溶性肥、氨基酸类蒙力28、生物酶菌素、奶蛋白、高磷高钾、生长素、根之素类水剂等。

四、施肥的时间与节点

施肥的种类清楚了,方法对路了,但施肥的时间过早或过迟施入都会影响肥效的作用。节点不对会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如:开花~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为节点,施肥最佳时间是节点前3~5天为最好。肥转化利用时刚好和节点相吻合。如花期~幼果期,它主要利用的是贮藏营养有机氮和有机磷,如在花前追施N和P肥,在幼果期基本上不起作用。因为,树上没有叶片,它无法完成无机向有机转化的条件,只有当年长出的新叶达到70%大时才有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在运城地区到五月上中旬时第一片大叶才长成,这一片叶加工厂才算建成,才会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把无机N转化成有机N营养,才有长条育果作用。也就是由利用贮藏营养转入利用当年营养阶段。所以,在花前,应该追施人工合成的有机营养肥,如蒙力28、生物酶菌素等。如配适量N、磷,它能缩短营养转换期,提高坐果率。在硬核时节点一定要多施以磷钾元素为主的肥料,因为进入这一时间,主要利用大量的磷和钾,甚至比膨大期所需钾肥都要多。此时桃树已有大量的大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完全能满足树体所需营养。就是进入利用当年营养阶段。在进入硬核期对钙的利用量也较大,所以,必须要补充含活性钙较多的“矿物晶“,它里面有5%硅元素能促使钙肥的吸收利用,硅元素并能使根系硅质化,起到壮根作用,增加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增强根系的抗逆性。在膨大期要根据树势和产量来合理调整用量。一般是N、P、K比例为1:0.33(或0.5):1.2(或1.6)和11种中微量元素一个都不能少,互不能取代同等重要。再补一次矿物晶效果不错,不但果实表光好,硬度好,耐运输,而且能增加含糖量,提高品质。相反,违背了桃果需肥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合理用肥,施肥时间和节点不对,偷工减料桃树自然难长好,更谈不上丰产优质。还会出现些生理病害——缺素症。

五、肥料(效果)的累积效益

主要指由弱树逐步变强壮树的过程,或由强壮树逐步变弱树。是由产量和肥料投入合理或不匹配或其他方面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是双向的结果。近几年桃价下滑,打击了桃农投资的积极性,部分桃农干脆不秋施基肥了,选择便宜化肥,单一化肥(N)一冲了之,肥料单一,更加重了树体虚旺衰弱,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越来越多,流胶病、黄叶、小叶等症状发生。使树体抗逆性降低,一旦遇上剧烈的天气变化,如倒春寒天气,就会诱发缩叶病、流胶病、疮痂病、白粉病等。这就叫反累积效益。真正让树势得到恢复,必须增加肥料的使用量,配方全营养肥,逐年逐步增强树势,一口想吃一个胖子根本办不到。结合修剪,合理的水肥管理,2~3年时间才能得到恢复。这就叫正累积效益,才能把桃树管到位,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才能有钱赚,否则,必然挣不到钱或赔钱。

六、全营养配方肥

在集体所有制时期,除养耕牛外,国家还提出家家养猪、鸡。特别提出一户一猪、一亩一猪,农家肥较多。生产队大部分土地每亩施土杂肥厩肥一遍,土地有机质含量较高,施不上肥的田地采用轮作倒茬或休耕制,土地中微量元素较丰富,主要缺的是N、P。所以在运城地区60~70年代测土得出一个结论:缺氮少磷钾有余,产量较低,平均亩产小麦300多斤,正茬玉米亩产只有400~500斤。改革开放土地下户农民增加了N、P的施用量,亩产量翻了几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养大畜生、猪、鸡逐渐几乎没有了,田里全部用上了化肥,土地越种越薄,化肥越上越多,反而产量不升反降毛病还越来越多。说明有机质含量低了,中微量元素越来越少了,加上复种指数的提高钾肥也就缺了。

九十年代,政府又 召农民:若要富栽果树。各种经济林在某一区域迅速扩展。的确,种果树的农民都发了财致了富。但是,树种的年份多了,就成了重茬地。农家有一句话叫做:种地没巧,三年一倒。麦种10年没颗、花种10年没朵。说明必须轮作倒茬才能有好的产量和效益。分析原因,作物根系每年都会分泌些有害物质,土壤积累多了,就不利作物生长了,产量品质必然下降。果树(桃)只要栽上,会生长几十年不挪窝,无法轮作倒茬。多年来只知道施普通单元、二元、三大元素复合肥,不知道施全营养肥、施有机肥,土壤中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就会造成桃树喜欢的某种元素更短缺了。再者,长期偏施某种大量元素还会出现某种大量元素过剩发生元素的颉抗作用出现生理病害。如磷过多就会和铁、锌、镁等元素发生颉抗,近多年来,果树(桃)生理病害有增多趋势。缺锌就会小叶,缺铁就会叶脉绿叶肉黄,缺镁就会黄叶,边上有红斑出现使叶片光合作用降低,缺钙苹果苦豆病增多、硬度下降、不耐贮运,桃容易发软、果面表光不好。缺硼容易出现花而不实,猴头果。缺硅根系衰弱容易感染根腐病。缺硫果实香味差、缺钾果实上色不好、品质差。总而言之,果树桃经济林系列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全营养16种元素,碳、氰、氧、氮、磷、钾、硅、钙、镁、硫、铁、锌、硼、氯、铜、锰。中微量元素只占到全年桃树用量十万分之一,用量可见极少,但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相互不能取代。所以,在给桃树施肥过程中,一定要施全营养配方肥,根据桃树开花结果,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给以全营养肥的补充来满足果实的正常生长需求,就不会出现缺素症而发生生理病害,才能使桃树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使桃树健壮生长达到丰产优质。咱中农乐栽培科研机构老师们在果树、桃、梨、杏、樱桃等管理试验筛选,做底肥的长效、缓释、控失、生物有机肥、亿菌宝系列肥、蒙鼎底肥、生长期所选的水溶性肥:蒙力28、生物酶菌素、奶蛋白、高钾高磷系列肥等均是按照北方土壤配置的全营养配方肥,给果农、桃农的增产增收做出了显著贡献。

七、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肥料的利用率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原始耕作逐步变成了机械化操作,由农家肥使用过渡到化肥当家,长时间使用化肥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使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肥料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只能增加肥料的使用量,随着量的增加反而产量下降,生理病害增多,各种根腐病和其它病害又越来越严重趋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门播了一期被化肥喂瘦的土壤,盐渍化、酸化有加重趋势。充分说明了土壤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怎样提高肥效的利用率?怎样给桃树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增施有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腐熟的农家肥,果园长期生草(包括种草)每年刈割几次,自然腐烂,使有益菌增多,蚯蚓增多,蚯蚓自然耕作,把有机物变成有机质,逐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越多,有益菌就越旺盛,产生的有机酸,葡萄酸就越多。在酶的作用下,能把固定的磷、钾和难溶性的中微量元素重新变成速溶性肥。同时,有机加无机能使原来化肥的30%~40%的利用率提高到50%~7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还能使桃树焕发出新的活力,根旺冠自然健壮。只要你的桃园有机质含量达到5~6,好多生理病害和其他病害都会自然消失,丰产优质肯定没问题。

多效唑对桃树有哪些危害?

最全面的技术在这里!桃树当年栽培整形关键技术一看就懂

桃树“一主两干形”之我见

桃树丰产优质靠三个硬件和三个软件

桃树晚秋喷尿素好处多

桃树秋施基肥怎样搭配算合理?

树秋施基肥要做的“三定”你知道吗?

桃树秋施基肥,莫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强旺桃树秋剪要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26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