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女Mentor,现在已经成为我哈佛的直系学姐

背景介绍

中科大物理学本科

GPA: 4.0/4.3

GRE:145+1703.5/ 146+169 3.5

托福:97(R25, L25, S23, W24), 99(R23, L25, S23, W28)

申请结果:MIT,Stanford, Yale, UCSB, Duke

我大一就很明确要出国接着读书。所以一开始就很重视三围和我的软实力。如果你现在是大一,有着和我一样的心态,那么请坚定的继续学习,继续全面的准备。未来的日子里你也许会因为各种不同的经历而对出国读博这个事情有同的看法,没关系,可以断地修正,甚至义无反顾的转专业也未尝不可。但是,认真学习应该有任何停顿。好的硬件条件可以使得你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如果你现在是大二,打算出国。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妨思考一下自己的英语准备的怎么样了。同时大二相比较大三,是一个可以试错的好时候。去体验体验同的组的科研氛围,同的小方向专业们哪个更吸引自己。去听听学校组织的知名科学家们的讲座,然后拓展自己的眼界。上个外的暑期学校体验一下英语国家的学习氛围。

如果你现在是大三,打算出国。在认真学习尽快通过英语考试的同时,妨思考一下自己的软实在么level呢,放眼学校的全院,放眼全省全国读这个专业的人里,自己的科研背景是是可以好地提升一下呢?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个感兴趣的组去实际地做点么呢? 如果你现在是大四,打算出国。主动一些。在综合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妨去试着给自己心仪的老师发个邮件套辞,主动地递上自己的cv。妨再和世毕盟,GGU的培训师和mentor们,GGU的Native ExpertTeam 们一起,修改润cv和sop等等。主动为自己的申请做准备吧。

综述

申请结果是你所有相关背景和经历的总和。在申请中,依照我的想法,软件硬件实的重要性的排名大致如下:

外的强的推荐信约等于paper (prb及其以上的,二作及以上)远大于GPA大于托福远大于GRE sub微微大于GRE但是这并代表着英语(g和t)和GPA不重要

英语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1)英语很重要。因为是一个筛选的门槛。

2)英语越早过越好。

3)只求过线,无需精益求精。

详细地展开说;

1、如果现在的你非常确定要出国,那就从现在开始准备。也许可以从 第一场托福开始。

2、至于先考什么,我觉得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二者并没有非常高的重合度。t和g各有特点, 会因为你先准备什么而有什么巨大的区别。我见过因为重要性而主张t先考的言论,也见过因为词汇丰富度而主张g先考的言论。但是当我自己经历了一遍,我觉得t更像是一个面向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语言能考试,准备起来没有说要把4项都准备的精致到极点,但是如果认真仔细准备,确实对于真实的美国生活有益。g是一个对专业单词要求很高的能力考试。托福针对所有要出国到以english为母语的国家的学生, 甚至是初中生,而gre是针对研究生的,因此注定了二者必然是不同的。

3、作为一个申请理科者,我GGU的申请老师告诉我t要考到100+,g要考到320+(其中verbal低 于150,quant部分大家应该都是169或者170,写作3+) 过线即可。举个例子,没必要纠结是108还是109。具体怎么准备,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英语基础不同,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同),大家应该都会选择 相应的课程( 课、在线课、新东方课程等等)

GPA

GPA是比英语重要一些的门槛。门槛是一个看似分量不如科研经历一样至关重要,但没达到会人财两空的影响因素。以中科大的4.3分制gpa系统为: 如果你还是很明确自己要出国的大一新生,尽量努力维持在4.0+吧。这样你的申请会受到任何GPA相关的困扰。如果是其他级,那就从现在起努维持高的GPA。没有坏处。但是没有必要纠结小数点第二位的大小。

科研

要申请理科的phd,这是最重要的。详细地展开说;为么科研经历很重要?

1)现实角度一:推荐信。

2)现实角度二:几率

1、很大几率的出的sop(后面会提到);2、获得和海外有招生意向的老师match的背景, 进而增加进入相应组工作读phd的几率。师当然想招本来就有和自己相关很match的背景的学生。从他们招生需求其实就是RA(研究助理)就很能理解这一点。

3)我的个人情况:一般大三上学期结束的寒假里或者大三下学期刚开始,身边的要出国的人都会开始套辞申请。我是在这个环节 名的GGU,GGU在这个环节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在大三下学期顺利选择并且申请Yale的项目,也申请到Harvard的研究机会。

4)可以获得科研机会的途径

在申请no-degree的海外研究机会的时候,大家应该合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比如:

1、已经出国在海外读phd的高级的学长学姐的推荐(建立在平等友好的交流的基础上);

2、国内本科已经工作过的实验室的导师的内推(建立在平等友好的交流的基础上);

3、自己发比较多的套辞邮件;

4、GGU也有部分内推的机会。

我想说申请到研究机会的方法没有高低贵贱。申请到才是王道。

5)国内外科研经历对比

6)总而言之

选校

phd项目,选师最重要。然后是名校。分为3档,dream school/自己水平比较一致的/保底校;怎么具体到学校呢?可以参考往届学长学姐的申请情况大致给自己定位。但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没有谁的经历是可以被完全一模一样复制的,就算是一样的背景,每的申请形势也在变化。参考往届学长学姐(参考的数据库越大越好)的背景,但也不要沉迷或者过度迷恋。

CV和文书

这是一个介绍自己科研相关背景的。GGU在这里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申请的学校是强committee制度,那么cv和文书应该会被作为一项评分的内容,是两份非常重要的影响申请的材。我当时申请的时候GGU的mentor和我一起头脑风暴,文书老师(Harvard文学院的GGU Native Expert)的修改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套磁

如果是希望申请phd项目的同学,根据我这一届自己和身边申请的同学们的经验,套辞很重要。可能决定着你最终能能申请到非常想去的地方。所以,预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组以及对应的学校,针对整个list做一个排名,按照排名逐一进行套辞,就好。

面试

以前,面试像是申请硕士或者申请应用型的同学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但是我不得不说,从我这一届的申请情况来看,对于理工科的phd申请,现在面试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过去Harvard的physics department都会有面试的,今所有进入最后一轮材料候选的同学都被面试了。

面试大概有2种:(1)让你介绍你做过的科研,所以要非常熟悉自己做过的科研,big picture非常重要,也是比较难说好的,建议最后多花一些准备的心思,我记得我当时这种类型的面试每一段 都被问到;(2)让你讲自己为什么要读phd,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对科研的认知,对自己想要做的科研的认知。这是比较难的。也是排名前几的非常难申请的学校的面试的教授比较关心的。这是一个和你有没有专业敏感度,有没有真的喜欢科研,平时有没有注意多听seminar,有没有关注 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我觉得这个比较靠平时多听好的讲座多参加质量高的会议多 看nature或者science的paper。

祝愿每一个认真准备出国的人有一个称心如意的申请结果,愿每一份付出都有好的回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