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收费乱象调查

王乐鑫(化名)是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大一、大二学年,他在学校分别 名参加NIT(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和人力资源管理师两项技能证的考试培训,并向学校交了1100元的“ 考费”。

在这位同学的印象中,一般一个技能证在学校的 考费在500元到600元之间,其中包含了培训费和考试费,部分技能证的 考费超过1000元。而如果通过官方渠道 名, 名费只需要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之间。

“不 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自己考的证不算”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官方 站显示,该校在校生1.5万余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资格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始建于1984年。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建有人工智能、通讯、软件开发等多个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开设本专科专业70多个,校企合作专业达到80%以上,职业培训项目近100项。

考MOS(微软办公软件国际认证)前,仅参加了学校的一节培训课,吴雪就上了考场。事后她收到了一封邮件,告知她已“通过”此项考证,但是,至今她也没有收到任何纸质和电子版的证书。

在王乐鑫看来,一些所谓的培训费、辅导费,“是因为这些证书在学校设立了考点,考试会放水”。

考NIT时,在学校接受了5天的培训,王乐鑫就参加了考试。据他说,考前最后一天,学校发了答案,他顺利地拿到了证书。而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证时,只培训了1天,他就参加了考试。这次考试王乐鑫没有通过,但学校依然收了每人550元的 考费。

今年实习前,辅导员又向王乐鑫和同学建议:“你们既然学了无人机专业,应该 考无人机机长证(AOPA超视距驾驶员)或无人机驾驶员证(AOPA视距内驾驶员)两项等级证。”这名辅导员同时告诉他, 考这两个证书就可以抵免6个月的实习,而一个证书的 考费就超过了1万元。

陈龙介绍,150元的收费标准由负责组织考证培训的学校职培中心敲定,但培训课程却又要学校各分院自己组织,学校财务实际上拨给各分院的培训费用,少之又少。“如果找不到合规、专业的老师,只能压缩老师人数或自己学院老师加班培训,100多个学生挤在一起上大课,学生体验的是——我交给学校150元‘考试和培训费用’,但上的却是不专业的、敷衍的培训课。”陈龙说。

“或者参加指定实习,或者参加校内额外收费的短培项目”

会计专业的宋欢(化名)没想到,今年9月,自己的毕业实习竟被安排到一家温泉酒店客房部,一天要打扫五六十间客房,工作内容还包括扫厕所、刷马桶。此前学校给她和同学两个实习选项——工厂或酒店,工厂的实习期是4个月,酒店是6个月,二选一。因为无法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也交不上各种“培训班”的费用,最终她选择了酒店。几天后宋欢选择“逃”跑。

也去酒店实习的肖平(化名)自称是其中的“幸运儿”。他被分到服务中心工作,而跟他同一批在酒店实习的同学,大部分被分在客房部或餐饮部,当保洁员和服务员。计算机专业的他同样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实习的内容是如何做好一个服务员?”

陈龙指出,学校强制学生实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能从企业赚取“劳务费”。而不参加指定实习的学生,就必须有“正当理由”,也就是 名参加(专科)大三/(本科)大四阶段校内各种额外收费的短培项目。费用低则一万元出头,高则一万六七千元。因考研或其他原因免实习的学生,是极少数。

“为了让学生参加短培项目,学校采取的方法一般为软硬并施:先分班级开招生宣传会,让各个短培合作企业来校宣传,然后对既不 名、又不想去实习的学生重点攻关,最主要的手段是拿毕业证吓唬。”陈龙说。

“再好的培训项目,怎么可能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自愿参加?”

7月8日,班群发布了补充通知,强调此次培训完全免费,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学员,在创业时可以向政府申请10-50万元的无息或贴息创业贷款。

该补充通知同时提到,尊重学生意愿,本次不能参加培训的同学可以在毕业之前择时完成培训,修完学分。

既然是自愿原则,又临近暑假,卢深林和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决定7月10日参加完期末考试就回家过暑假,这次就不 名了。可辅导员又在群里补了一句,本次未参加的同学后期再回来补修学分。因为关乎学分,他和同学只好 名。

培训期间,学校又让他们签署了自愿 名承诺书。“明明说的是自愿 名,为何会和学分挂钩?既然是必修的学分,为什么又要签署自愿参训的承诺书?这分明是强制培训。”卢深林说。

“职业培训补贴为什么是学生个人申请,却由培训机构代领?”卢深林和同学询问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对方回复,学校的场地、电力、师资及教材的费用都需要花钱,国家有政策有文件,这个钱只补培训机构。

陈龙透露,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并不属于创业培训(实训)定点机构,也没有开展相关培训的资质,所以学校才会委托外部有相关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接本校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

陈龙记得,今年7月,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将两个年级(17级本科、18级专科)3000余人强制留校培训。“再好的项目,怎么可能两个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自愿参加呢?”

陈龙怀疑,学校和培训机构间有猫腻,双方按比例“瓜分”了上面下拨的培训补贴。

而一名曾参与SYB+GYB创业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该培训项目要想“挣钱”,必须得有“关系”,除了培训学校资质,还得有创培资质,不然没办法拿指标。此外,做项目还得和学校分成,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不同学校价格不一样。

“优势不明显,‘校企班’每年多交的5000元学费意义何在?”

作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李剑2019年入学时填 了该专业的校企订单班,入学后他发现,尽管比普通班的同学多交了5000元学费,可两者的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很多时候两个班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

今年9月学校突然取消了该专业的校企合作班,李剑和校企班的同学都转入了普通班,学校承诺退还的5000元学费,至今未到账。

而王乐鑫曾查阅了无人机校企订单班的企业方资料,发现该企业实质上就是一家无人机考证培训机构,其核心课程就是为民航局无人机考证。

卢深林还记得自己入学时,学院的一位老师说:每年多交5000元 个校企班,有企业的讲师来授课,还能对口实习,包就业。而后来同班同学告诉卢深林学校的另外一套说法:你们这届 普通班的人数太少,开不了班,只能 校企班。班里有近一半想上普通班的同学,就这样来了校企班。

可让卢深林失望的是,学校招生时宣传保证就业的校企班,并没有完全兑现承诺,“上届很多学长学姐毕业实习都去了电子厂,毕业后是自己找工作”。

王乐鑫不理解的是:既然一些校企订单班与普通班在就业、实习等问题上并未有任何优势,那么这3年来,每年多交的5000元学费意义何在?

陈龙发现,每年的入学季,在学校进行校企订单班招生宣传的并不是企业的技术人员,而是营销人员。他说,在招生宣传时,营销人员什么话都敢说,对口实习、对口就业、毕业起薪多少等等,一味地给学生画大饼,最后真正能兑现的非常少。

校方:没有强制学生实习,没有强调学生一定参加学校培训

何文学称,学生实习都签订了三方协议,至于工作时长,学生去实习后,一些实习单位可能要求学生加班,“当然加班是有 酬的,有些学生不愿意加班,所以才会有这种负面情绪”。他同时表示,学生也可以自己找实习单位,每年学校都有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只要有实习证明都可以认定。

何文学还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学校没有强制学生实习,“不过从整体看,全校学生中自主实习的这个比例肯定是很低的,但是这个路子是通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专科中还有少量的专业确实做不到对口。”

本 南昌11月18日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