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年营收13亿、利润1亿的公司,竟然被证监会直接拍死。
先不告诉你名字,直接看数据:
这家公司名叫山工玻纤,一家生产玻璃纤维的公司,在IPO审6过5的“大地震”中,惨遭否决,成为不幸的五分之一。
如果出现“债务压力+违规借款”,则被否概率将极速飙升。
他,作为一家典型的制造业公司,业绩做得也还可圈可点,营收超13亿,净利也超1亿。
仅看体量,是不是挺牛逼?
可是,作为一家投资机构,你必须多看看其他数据,才能找出类似公司背后的毛病。
本案山东玻纤,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都低的可怜,大多年份低于0.5。
不仅如此,它还有虚开票据违规借款问题。
两个问题叠加,被否概率几乎百分之百。
之所以这么说,来几个例子感受下:科蓝软件、万隆光电、德生科技、万集科技,这些公司都是常年现金流为负数,资金链都紧张,但都顺利过会;
而上能电气、普天铁心、迪贝电气,还有山东玻纤,这几个案例同样也是资金链紧张,但却全部都被否。
过会企业和被否企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被否的几家企业,无一例外都存在严重的债务压力,并且引发违规借债行为。
所以,如果你是一家投资机构,遇到类似的企业,一定要小心,IPO上市过会概率几乎为0。
本案中,除了违规贷款这个“绝命雷区”,还存在不少其它漏洞:
1)特殊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存在疑点。
对计入固定资产的铂铑合金,既不计提折旧,也不计提减值损失,所有损耗计入生产成本。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固定资产?
2)偿债能力很差。
资产负债率为67.66%,三年及一期流动比率分别为 0.32、0.52、0.54、0.46,速动比率分别为 0.25、0.40、0.40、0.39。
这情况下冒险玩违规票据融资,基本等于找死。
3)临时用工等规范性问题。
员工持股平台增资不做股份支付处理、固废堆放不合规和废气排放超标、将临时工的用工关系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 1 —
1、发行人 告期末固定资产中铂铑合金余额为9.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0%,采用将损耗计入制造费用的方式摊销。各 告期末可变现净值均小于期末账面余额,且差异较大。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现有摊销政策是否符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减值情形,若计提减值准备,是否会对发行人 告期内的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请保荐机构代表说明发行人是否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
2、发行人在 告期内存在较大金额的无实际交易背景的关联方应收票据融资,向控股股东大规模拆入资金以及取得委托贷款。 告期内,发行人有临时用工情形。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分析说明:(1)发行人是否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具备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2)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3)发行人子公司沂水热电与公司控股股东临矿集团、山能集团控制电厂,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情况;(4)发行人将临时工的用工关系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的风险,补缴 保及公积金是否会对发行人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请保荐机构代表说明核查依据及过程,并发表明确意见。
4、发行人曾发生过固废堆放不合规和废气排放超标等问题。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相关问题的解决情况,对固废和废气的具体环保措施。请保荐机构代表说明核查依据及过程,并发表明确意见。
5、 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中碱纱、ECR、ECER毛利率持续下降,投入产出比持续上升;主要辅助材料耗用投入产出比也逐年持续增长。2016年8月公司已经完成5.4万吨中碱纱二 线技术改造,计划投资3.48亿元。申 材料显示固定资产增加了1.98亿元,主要原因是2016年对中碱二 线技术改造导致。请发行人代表说明固定资产增加1.98亿元和募投所需资金3.48亿元出现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投入产出比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请保荐机构代表说明核查依据及过程,并发表明确意见。
— 2 —
偿债能力差
关键是还玩违规票据融资、关联方拆借资金
山东玻纤的靓丽的业绩外表下,是异常的现金流表现。
2014—2017年上半年,它的经营性净现金流1.07亿、-529.88万、1.97亿、1.2亿。
▼
请注意,2015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由上一年的1.07亿,直接跳水到-529.88万,出现了一个现金流“大坑”。
山东玻纤的解释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数量的增长。
这个理由,挺敷衍。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的变动,无法完全解释如此巨大的落差。
顺着现金流这条线索,我们发现,它的偿债能力也很低。
截至2017年6月30日,山东玻纤的资产负债率为67.66%,三年一期流动比率为0.32、0.52、0.54、0.46,速动比率为0.25、0.40、0.40、0.39。
▼
流动、速动比率甚至都只有0.3左右,这样的偿债能力,怎能不出问题?
看懂了这几个数据,才能理解它的经营行为。
山东玻纤自2014年开始多次向控股股东临矿集团拆入资金,且金额全都在5000万以上。
▼
更要命的是,它还存在较大金额的、无实际交易背景的关联方应收票据融资。
一旦出现了这个问题,监管层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质疑:
“发行人是否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具备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 3 —
现金流异常、负债率高
又玩违规票据融资
被否几乎是板上钉钉
在之前的多个案例我们都提到,现金流紧张+违规票据融资,被否概率几乎是100%。
通过山东玻纤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即使现金流还行,如果偿债能力差,再出现违规票据融资的事,被否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单单看经营性净现金流,常年为负的公司过会的不在少数,所以这个问题并非重大雷区。
比如下面这几位,经营性净现金流都低得不太合适了,照样能过会:
科蓝软件(过会)——
2014—2016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081万、-1.01亿、-858万,同期净利只有3445万、3528万、4277万。2017年04月25日过会。
万隆光电(过会)——
2014—2017年6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00万、-30.19万、-316.46万、1165.54万,同期净利润3244万、3902万、4500万、2675万。2017年09月13日过会。
德生科技(过会)——
2014—2017年6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328万、9276万、-2976万、-4121万,同期净利8053万、9104万、4872万、2256万。2017年09月05日过会。
万集科技(过会)——
2012—2015年6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4.76 万、1264.88 万、1971.15 万、-1.25亿,同期净利4725万、5920万、1433万、610万。2016年03月18日过会。
这些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都有大额负数,资金压力大,但还是顺利过会。
而要是因为这个压力去违规贷款,被否几乎可以确定了。
比如迪贝电气,2014年9月10日第一次上会时,就因为“虚构与其他企业材料采购的大额资金往来,以获取银行贷款资金”,惨遭否决。
第二次上会时,拿出银监会出具证明+银行证明+保荐机构核查证明,顺利过会。
刚刚被拍死的普天铁心, 告期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91万、-2062万、275万、-3712万,资金压力大,也玩起了通过供应商违规借款的套路,最终被否。
另一个典型例子——上能电气。 告期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210.88、-2541.48、-19.02万元,钱不够,就通过与关联方签订未实际履行的采购合同、通过关联方账户周转,取得银行贷款。最后也被否。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只要碰到“债务压力+违规借款”,想IPO基本不可能。
作为投资机构,你要是遇到存在债务压力的公司,就要小心了,一旦它玩起了违规贷款的“野路子”,想IPO成功,几乎不可能。
— 4 —
生产模具计入固定资产
但不计提折旧
这么玩合规不?
山东玻纤,主要生产玻璃纤维。上游是玻纤矿物、天然气、电力等采掘、化工、能源企业,下游是汽车、建筑、电子企业。
2014—2017年上半年,山东玻纤的营收为10.27亿、11.21亿、13.23亿、8.47亿,扣非净利5956万、8547万、1.18亿、5417万,经营性净现金流1.07亿、-529.88万、1.97亿、1.2亿。
▼
虽然现金流有点瑕疵,但13亿营收、1.18亿的净利,对于IPO标准来说简直绰绰有余,为啥还能被否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铂铑合金的会计处理上,出现了疑点,明明是固定资产,却把损耗计入制造费用而不计提折旧,也没计提减值准备。
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让监管层也摸不着头脑。咱们一起来具体看看。
在山东玻纤的固定资产中,除了厂房、设备这些“大路货”外,还有一项很特殊的资产——铂铑合金,且在2017年6月底价值高达9.3亿,占资产总额30%。
▼
这个铂铑合金,其实是个漏板(模具),由铂金和铑粉制成,用于玻璃纤维的最后成丝工序。
每次使用、清洗、加工,都会产生损耗。所以每8—15个月就要重新熔化,加入铂金、铑粉,制成新的漏板。
不到一年就回炉重造,这显然不符合“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固定资产的定义,但东玻纤愣是把它计入固定资产,还不提折旧,这么玩合规吗?
山东玻纤给出了三大理由证明自己的清白:
理由一:铂铑漏板综合使用年限长,所以计入固定资产。
单个漏板用不到一年就回炉重造了,但铂铑合金价值高,重新熔化又被制成新的漏板,这样循环使用,年限很长,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
理由二:单独计价入账的资产不用计提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第4 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山东玻纤的解释,翻译成白话就是:我的漏板,虽然不是土地,但也是单独计价入账的,所以不用提折旧。
而使用、回炉过程中的损耗,都被计入了产品生产成本。
理由三:同行上市公司,也有这么玩的。
在同行上市公司中,中国巨石对铂铑合金漏板的会计处理政策,与山东玻纤一致:计入固定资产但不提折旧,损耗计入生产成本。
长海股份按40年计提折旧,九鼎新材按工作量法计提。
既然有同行上市公司这么玩,那山东玻纤进行这样的会计处理,也不是“特立独行”了。
该不该对这个漏板计提折旧,连监管层都没给出准确结论。
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体现了这些公司在财务处理上是否激进:如果保持谨慎,一般会计提折旧。但如果相对激进,则不会计提。
作为投资机构,再遇到有类似特殊固定资产的公司,就要小心它的会计处理是否稳健。
除了未计提折旧外,山东玻纤也未对铂铑合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这9.3亿的贵金属,会不会哪天像个定时炸弹一样,突然被大额计提减值准备,给它的财 来个“洗大澡”?
固定资产是重要的资产负债表科目,同时通过折旧计提与减值计提影响利润表,是IPO企业调节利润转移资金的常用科目。[1]
虽然因为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被否的公司不多,但它背后折射的会计处理的规范性,依然是监管层关注重点。
比如,我们在《IPO雷区》的案例研究中,遇到过不少因折旧或减值被否的公司,这些公司,不管体量大小,一旦在折旧上有不规范嫌疑,都会被怼到底:
科维节能(被否)——
告期扣非净利仅有4106万、3089万和2973万,因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式,新增设备设施的折旧政策及依据、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是否应做纳税调整、是否征得主管税务机关同意,都被监管层质疑。
2017年04月05日被否。
如意情(被否)——
告期净利-3293万、8527万、8729万。因产能利用率不断上升,金针菇单位成本中的折旧费也不断降低,虽有解释,但仍在2017年08月30日被否。
海宁家纺城(被否)——
告期扣非净利2648万、3859万、4160万。因多个装修工程未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而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或固定资产,并且把折旧年限由30年调整为10年,2017年10月31日被否。
元利科技(被否)——
告期内净利4516万、3071万、6532万,其中一条新增生产线发生事故,被质疑何时具备转固条件,是否存在减值风险。2017年04月12日被否。
凯伦建材(过会)——
告期净利1765万、2852万、4023万,上会时被质疑原生产线设备不需要加速折旧或提取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2017年05月24日过会。
大多被否的公司,在固定资产折旧或减值准备的计提上,都出现了明显的规范性问题。
本案山东玻纤,扣非净利甚至已经过亿,仍因为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问题被否。
可见,对于能调节利润表的折旧和资产减值来说,出现会计规范性问题,不论体量大小,都不是小事,一定会被追问到底。
如果再叠加其他问题,被否概率大大增加。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 站(www.jrj.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