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将军被杀三战开启?一文看懂伊朗历史,美国伊朗百年交往史

一月三日凌晨,美国让三枚导弹在伊拉克爆发,击毁两部车辆炸死七人,其中最受关注死者就是伊拉克人民运动领导:阿布·迈赫迪·穆罕迪斯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者卡西姆·苏莱曼尼。

事后五角大楼声明是美国总统指挥了这次空袭。

随空袭而来的,则是山呼海啸一样后果,金融、黄金、石油顺带全球股票市场,一片哀鸿片野!

无数人开始了对于美国的指责,用词也如出一撤:鲁莽、危险、 复。

三个词层层递进,特朗普的鲁莽,会危险升级,进而让伊朗严厉 复。

政要惊呼,如果不控制情绪,这将会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序幕,虽然夸张可是也不乏道理!

(一个人引发危局)

美伊矛盾,是十来年的国际焦点,在大多数人认知中,这矛盾也许仅十余年。

其实这矛盾已持续一百多年,爱恨皆有,矛盾和蜜月期也不间断进行。水火不容的伊朗和美国,曾经如胶似漆过,曾经剑拔虏张过,也曾经争权夺利过。

这一切前因后果如何,我带大家看看。

一:悠久的波斯,丝绸之路中转站

伊朗前生波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这国度有多悠久举个时间线就能明白。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费劲力气,借助无数雄主加持,终于“扫六合归一统”成就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帝国。标榜青史的伟绩,让秦始皇志得意满不说,还给自己加封皇帝,成千古一帝。

可这成就,和隔壁邻居比简直LOW爆了。

秦帝国建立前的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波斯帝国就已与公元前553年建立。

(曾经的波斯帝国)

建立起第一个横跨欧亚波斯帝国的波斯人,后续也延续了光荣传统,帝国复起兴衰数次,朝代轮转无数,虽然今日的伊朗人早就和原本的波斯八竿子打不着,可是依然不改他们往日的辉煌。

处于欧亚地缘中心的伊朗,至古以来也都是欧亚大陆板块势力争夺焦点。争夺融合过程中,哪里的人儿们,也过的非常纠结而又滋润。

纠结是,经常争来争去,滋润是,丝绸之路商道必须要通过他们,商道就是钱,想不富裕都难。

纠结又滋润的日子如果一直持续,那也很好,可惜的是,蒙古人和土耳其人走马灯一样的来了。

(丝绸之路)

二:历经战火的波斯,被奴役臣服最后边缘化。

蒙古帝国崛起后,波斯经历了战火考验,考验后,波斯成蒙古伊尔汗国地盘,就此烟消云散,直到蒙古人衰弱后,波斯又一次恢复国家,并与1502年成立了伊朗萨法维王朝。

可萨法维王朝的对手依然强悍,强势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了!

经历轮番大战后,伊朗萨法维王朝面对土耳其的炮火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可活路却越来越狭窄,因为东西方商道,成奥斯曼土耳其势力范围,没有过路税的波斯,再也没了往日繁华与富足。

伊朗地区也就此,成了被边缘化的地区,除了战略地缘需要外,几乎无人问津。

三:半殖民地时代,石油让伊朗命运转变

被打断的丝绸之路,被隔离的东西方贸易,促成了西方大航海时代,伴随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光环,东西方命运发生转换,至于欧亚大陆中部的伊朗,则没有经历多少变故。

唯一变故就是,他们在殖民地时代,因为英国和俄国相互制衡,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

没有沦落为殖民地的伊朗,保留了恺加王朝,一个和中国大清朝几乎一样的存在。

(中东油田大发现)

命运转折时刻在公元1908年5月26日来临,那天,英国考察队,在今日伊朗和伊拉克交界处发现了中东首个巨量油田:马斯喀特苏莱曼油田。

就此伊朗,甚至中东命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今后数百年历史进程。

随后数十年,英国在中东不断发现油田,中东也从地缘政治核心,变成了霸权争夺焦点。

四:石油开发背后那些故事,朝代更迭与利益分配。

发现油田后的伊朗,从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尴尬角色,变成备受亲睐的投资乐土。

无数资本蜂拥而至,其中以英国资本居多。

原因无他,伊朗本就是英和俄势力范围,但是俄罗斯太穷而英国有钱。

当然,也不是没有其他投资人,比如法国和美国也有对伊朗的投资,只不过在一战前的世界,法国美国,比不上英国强势。

正因为这强势的资金支持,还有强大武力做铺垫,才有英国占据伊朗石油生产的时代,为了方便生产,英国和伊朗一起组建了”英伊石油公司”。

名义上联合开发,可英国人不太厚道,逼迫伊朗和英国收益二八分,英国八,伊朗二!

这绝对的不平等啊,伊朗对英国那也是敢怒不敢言。

公元1914年,一战开打,持续四年多的战争让英国损失惨重,也让美国赚的盆满钵满。

一时间美国资本成世界市场主宰,到处兴风作浪,那时的美国是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国,可谁也不会嫌石油多,他们将投资目标瞄准伊朗,不断增加在伊朗投资,进而在伊朗石油投资中占据很大比重。

(伊朗和英国关系)

可惜的是,当时主政的伊朗恺加王朝,并不关注美国利益。手里有钱,投资无数的美国不舒服了,但是不舒服的他们也没办法,因为英国依然强大!

公元1921年,伊朗发生政变,经历一系列政治斗争后,恺加王朝倒台,伊朗巴列维王朝建立。

新王朝的建立,并且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让美国看到了重新染指伊朗的机会。只是这机会还要等待时机,而这时机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持续数年的二战,将英国变成一片废墟,庞大殖民地土崩瓦解,大英帝国成了昨日黄花。

年轻的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因为自小留学英美的经历,成了天然的亲西派。

巴列维主政下,伊美关系如胶似漆,随英国势力衰微,美国顺势而起,成伊朗石油产业主角。

不仅如此,美国也学英国,和伊朗合伙弄了个开发公司!

美国人比英国人厚道一点,英国人搞二八分,美国弄五五分,大家一人一半。

美国钱给的大方,伊朗收入大增,巴列维开心啊,一来二去后,伊朗成了美国在中东主要盟友。

那时的中东,美国有两儿子,大儿子伊朗,小儿子以色列!

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美国则左右逢源,成群宠,稳固局势不说,顺带让以色列不断打赢中东战争,这不断胜利的背后,伊朗帮助不少。

(巴列维王朝)

四:巴列维王朝,被怀念的仅仅是少部分人的盛世

今日有无数公知说,巴列维王朝曾是中东标杆,是个富裕开放国度,和现在伊朗完全不不同。它更强盛更富裕。

好吧,这一切在流传的少部分照片中,确有佐证,可却有个致命问题,那就是“以偏概全”。

道理简单,如此富裕开放,为何会被推翻?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投票!

由此可见,繁荣开放的巴列维王朝是个伪命题,我们用少部分精英的生活状态,泛指整个伊朗,绝对有问题,因为真实的巴列维王朝,是贵族精英的天堂,普罗大众的噩梦。

(珠光宝气的王室)

至于证明也很好找!

公元1971年是个特殊年份,波斯帝国2500周年了。

为了筹备盛大庆典,巴列维国王动用3亿多美元办仪式,那时的三亿美元可不是现在,仪式办的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知名红酒准备了3万多瓶,为了显摆还弄了一百多米其林餐厅厨师到伊朗提供服务。

盛大庆典照片今日流传不少,也让无数人认知了一个富裕开放的伊朗。可是在这富裕开放背后,则是伊朗民众的民不聊生!

当时伊朗人均寿命不过50岁,同期沙特63岁,伊拉克61岁,这是卫计系统差别,不仅医疗不行,教育也是一团糟,伊朗文盲率达到70%,这在全球几乎都是奇葩,人均收入方面伊朗也是贫富悬殊存在,皇室有钱,既得利益集团有钱,至于平民百姓,喝西北风去吧。

皇室狂欢背后,是大众的一地鸡毛,这样的朝代,被推翻貌似是必然。

果不其然,在巴列维全盘西化进行宗教改革,不顾贫富差距经济基础,进行工业改革后,沸腾的民怨让巴列维尝到苦果。

伊朗本土宗教反叛者群起而动,配合苏联统战支援,巴列维的统治岌岌可危,终成流亡者。

可是这流亡者,并不困顿,反而非常富有,1979年巴列维出逃时,拿着近300亿美元出逃,这也算旷古未有啊。

(民心何在)

五:伊朗共和国,美国资产充公成了矛盾直接根源

巴列维王朝垮塌,伊朗共和国,在一地鸡毛的王国遗骸上与1979年成立。

神权国度确实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这里不评价正确与否,不过在当时,却成美国噩梦。

新政权幕后苏联的影子,让新成立的伊朗绝对不是美国盟友。

果不其然,美国资本在伊朗遭殃,请客吃饭那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打土豪分田地,国内最大的土豪,皇室被打倒后,剩下地主美国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美国在伊朗苦心经营的一切都被充公,成了伊朗国家财富,进而成伊朗经济发展原动力。

一贯喜欢四处投资,当抢劫犯的美国,居然被抢劫了,你说美国气不气?

可是在气也没用,那时的世界两级争霸,伊朗背后的北极熊也不是好惹的,谴责抗议成了美国手段,污蔑批评成了美国的言行。

独裁,政教合一,民主退化,民不聊生,啥词不好,美国用啥词,顺带还不停给伊朗上眼药。

这上的眼药就有沙特的仇视和伊拉克的战争。

(两伊战争)

六:中东代理人战争,伊朗的学习进步之旅

推翻巴列维王朝后的伊朗,开始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成果有目共睹。

今日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工业体系齐备,从汽车制造业到高科技核工业、军事工业甚至软件科技都有,而且水平不低。

这是伊朗硬抗美国的底气,而这底气的由来则是奋斗结果。

很多时候不明事理的愤青都说伊朗不民主,但是他们的成果有目共睹。

人均寿命跃升十多岁,这是医疗进步,工业实力就不说了,中东唯一有战争持续力的国度就足以证明,教育也大幅发展,至少文盲率降低不少,还成中东教育强国。

这一切成就,选择视而不见的是不是选择性失明咧?

伊朗强大,美国当然不舒服啊,不舒服怎么办?

只能扶持新儿子,于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和沙特开始套近乎,越来也亲密。沙特对于美国也越来越马首是瞻。

(沙特和美国)

那么美国为何对沙特另眼相看,原因很简单、

第一:沙特有油而且占比很高,和伊朗不相上下,这是美国石油霸权需要。

第二:沙特和伊朗有宗教矛盾,流派不同矛盾根深蒂固。

第三:沙特和伊朗有政治矛盾,都想做中东阿拉伯国家老大,也都有这个实力。

面对两个中东强国,伊朗不服自己,沙特配合自己,扶持沙特,以沙制伊就成了美国的必然选择,而且美国也在扶持沙特过程中,吸取了曾经的教训。

他们教育沙特:你啊,别学曾经的伊朗王国,吃相那么难看,石油收益我多分一点给你,要记得对民众好点,要不玩脱了被推翻了,对谁都不好。

沙特一看伊朗教训在先,也学聪明了,学会合理分配收益给民众,再加上人口少,就此沙特人均收入节节高升,顺带着还成中东捐助大国,每个中东穷国都受过沙特资金援助。

一时间沙特成了中东国家老大,这老大的背后都是金钱撑腰。

可美国扶持沙特除石油需要,也有打击伊朗用意在内啊。

沙特有钱但是打架不行,于是背后嘀咕着,是不是给自己找个打手,就此,伊拉克成了伊朗的对手被推上前台。

美国说,沙特你上,扛伊朗,土豪沙特怕死说,别别别,我给钱让伊拉克上。萨达姆一听,有钱拿,立马表态我愿意。

然后就是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美国的算盘,沙特的金钱,成伊拉克助力,可是萨达姆不给力,伊朗够顽强,八年战争打完,伊朗不仅没倒反而越来越强。

(武力平衡)

甚至在战争过程中,学会了不少先进技术,中程导弹技术突飞猛进,都可以打到以色列,甚至连核武器他们都想研发,最近十多年还在对抗中还学会了代理人战争,到处扶持反对派打游击。

美国玩脱了,这敌人没消灭反而越来越强大,不行不能这样干。

于是,美国和伊朗终于消停了段时间,为何消停,因为恐怖平衡,以色列危险美国可坐立不安。

七:今日的世界分外妖娆

纵观历史,伊朗和美国的蜜月与矛盾,其实都是地缘政治,石油资源与中东局势需要所引发。

地缘政治,代表政治需要。

石油资源,代表经济需要。

中东局势,代表安全需要。

这才是他们矛盾势同水火的关键,而关键点之所以能产生。

地缘政治方面:伊朗独特地理位置还有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出海口的现状,让他成中东石油外输重要通道,谁占据伊朗,就等于控制力中东石油的开关键,这兵家必争之地,对以石油霸权为本的美国而言,关乎生死!

更何况伊朗还是中东地区,除叙利亚外唯一和美国不对盘国家,不收拾他收拾谁?俄国的桥头堡,我们的桥头堡,敲掉才能各个击破。

经济需要方面:美元霸权基础是石油,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朗已经有更换结算货币心思,如果不将这趋势扼杀与摇篮中,等尾大不掉时,在根除,美国承担不起也阻挡不了,这是经济命脉。

安全需要方面:以色列是美国铁杆盟友,犹太资本几乎掌控美国,他们一言一行都关乎美国政治风向,强大的力量在中东出现,即不符合安全标准,也是潜在威胁,不管伊朗是否遵循核条约,美国选择都会是杀之而后快。

而这一切,才是伊朗和美国势同水火的根源所在,即有历史原因,也有政治安全需要,更有打击对手的诉求在内。

貌似又写多了,各位将就看吧,不同意见可以提出,一人计短,三人计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