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被出轨的人,都有复杂而难以言说的心情。
发现出轨之后,一般会在震惊之时产生强烈的愤怒,从而进入自我怀疑的怪圈。
悲愤的情绪袭来,对方怎么可以这样的背叛我?心生 复的念头,我要让他们这对“狗男女”没脸见人。错误归因,自我怀疑,到底是我做得不够好吗?在原谅与离开中不断纠结,我们究竟还有没有未来?
我个人认为,其实憎恨和原谅都是非常私人化的感受。
人应该自己去选择并承担后果,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从包办自己的人生开始的。
无缘无故教一个人学习原谅,或者让一个人学习憎恨都是不负责任的绑架。
而且每一个原谅了的人,最后过得好不好,真的没有固定答案。
列举我的三个案例。(自述)
案例一:
从发现他有问题,到证实出轨我只用了一个星期。想过离婚,但最终放弃了。
孩子太小,而且因为独子的原因,我的教育方式也非常溺宠。造成孩子自私,自我,而且经不起一点点风浪。
如果父母离异,我真担心他的心理出问题。
如果有值得分享的,那就是如果你结婚了,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还要有一个独立的灵魂,这真应该从小就培养。
我在教育上偷的懒,成为我离不了婚的重要因素,我认命了!
虽然原谅了,但再也不可能推心置腹。
这就是人生,变了就是变了,难以回去。
现在基本是他过他的,我过我的。
他偶尔有艳遇,我也时不时犯犯桃花。
我开始理解了当代夫妻的形态真不止一种,在这样貌合神离的婚姻里,我竟然感觉到一种轻松。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但一个结婚的人多少有些贪恋花花世界的念头。现在,我和他心照不宣的达成了这种默契。
我竟然庆幸他出过轨,让我的婚姻走入一个全新的模式。但不建议离了爱情就不能活的女人,走我这条路。
至于老了我和他会不会回到最初,这不是我琢磨就会有答案的。顺其自然吧!
案例二:
选择了原谅,但后来才发现第一次就该割肉止损,可当时总觉得动荡之后会稳定上扬,谁知道等来的是一次次的跌停,到最后只能被垃圾股套牢,失去了离婚的勇气,真是悔恨终生。
真的,情场如同股市,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奇迹,三十六计走上为上计,及早脱身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案例三:
与其说是原谅,不如说是不得不原谅。自己年纪大了,也多年不曾工作,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虽然是他出轨,离婚的话财产我能分得更多,但我真没赚钱养家的信心。
在婚姻里,没有重生的能耐就注定了一定程度的窝囊。庆幸的是,我对他的爱不太深,所以对应过来,出轨的伤痛也不那么刻骨。
我想,如果我很爱他,估计也难做到原谅吧!毕竟,不是每种背叛,都值得撕心裂肺。既然已经选择了原谅,那我的窝囊应该是有价值的。
我抓着他出轨这事,要来了家里的财政大权。要知道,以前我连买菜都得向他伸手。
这样的案例很多,原谅出轨的感受,真的也是千人千面。
腾讯曾经做过一次近7万人的出轨调查,发现90后出轨的概率是38.3%,80后出轨的概率是49.9%,70后出轨的概率是63.7%,60后出轨的概率是68.6%。
在“发现另一半出轨了,你会离婚吗?”的调查中,47.1%的90后会选择离婚,仅有21.1%的60前会选择离婚。
出轨除了意味着对爱情与婚姻的背叛以外,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变更一下看待问题的视角。
这个思路的目的绝不是为背叛者开脱,而仅仅是为了,更为理性的看待问题,以及让受伤的自己更好过一些。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 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摘自普通心理学第五版 彭聃龄著)
也许,出轨这种伤害伴侣、背叛婚姻的“恶性行为”,的确有它的生理、心理基础所在,这一点不分男女。
加上现代 会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 ,眼花缭乱的交友平台,更为开放的性观念,从客观上也为出轨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性 会学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男性出轨率是11.8%,2015年上升为34.8%,相对应的女性出轨率在2015年接近15%。虽然2020年的数据还没公布,但可以想象数据攀升的盛况。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理想很美好。但目前的现实就是如此。换个视角看问题,是重建关系的第一步。
1 可以选择原谅 ,但无需“强己所难”。
每个人对婚姻的需求和具体现实情况都不一样。
伴侣出轨后,有人选择放手,自我成全算是一种抉择。
但如果你希望再给伴侣和婚姻一次机会,选择原谅也无可厚非。我们都理解婚姻的复杂性,以及解体一个家庭可能给个体带来的恐惧、焦虑以及需要面对的种种现实困境。
所以,如果经过慎重考虑,你和伴侣都希望挽回婚姻。可以共同努力,但不必“强己所难”。
2 不强求自己马上放下过往
在受伤的阶段,你变得非常敏感,并且一遍一遍猜测伴侣出轨的原因、时间和地点;你彻夜失眠,脑中不断闪回你和伴侣之间相处的各种片段;你安全感缺失、自我怀疑、焦虑不安。
这些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反应。在这样的时期,如果不顾还在流血的伤口,强迫自己放下过往,对受伤的人而言实在是一件残酷而不太现实的事情。
因为创伤若得不到疗愈,人就永远无法真正放下。
3 不强求自己马上遗忘
进化心理学经过研究发现,比起幸福,人们对痛苦的记忆更深刻。
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对痛苦的敏感性,是为了警戒自己远离危险。越是带来巨大痛苦的事件,越难以遗忘。这是一种生物的本性。
放下过往和学会遗忘都很好。但它们应该是伤痛疗愈后的自然表现。而不应该是深陷悲痛时,强求自己达到的目标。
接纳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不回避,不压制,不自我攻击,是重建关系的第二步。
4 重建关系
经历了前面换个角度看出轨,不强求自己放下和遗忘以后,就可以开始进入重建关系的第三步了。
第一阶段 弥补
这个阶段主要需要出轨者负起责任。
接纳伴侣的负面情绪—出轨者约翰·戈特曼在《爱的博弈》里写道:出轨的一方需要清楚,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必须直面伴侣的负面情绪,必须保持耐心,不能为自己申辩。要听伴侣诉说痛苦,要尽力去理解。
《恋爱先生》中,辛芷蕾扮演的顾瑶得知丈夫宋宁宇出轨后,痛不欲生,几尽疯狂。
二人争执时,她吐露内心伤痛:“你毁了我对婚姻的所有幻想和美好,你让我遭受别人的非议和耻笑,你让我丧失了对人最基本的信任,你让我不敢再去爱了,你让我浑身充满了负能量,你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恨意。”
而剧中的宋宁宇却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耐烦地反问,“那你希望我怎么做。”如果出轨的一方不能承担责任,而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做辩护,两人的关系就难以弥合。就像剧中的顾瑶和宋宁宇只能离婚收场。
向伴侣提供忠贞的证明—出轨者
很多出轨的一方喜欢用保证来向伴侣表达悔改的决心。然而,不管他(她)重申多少次“我已经告诉你,那已经结束了”“我保证再也不会有下次了。”都无效。
客户小丽遭遇了丈夫的出轨后,不管丈夫如何赌咒发誓,并亲手写下保证书都没能打消她的疑虑。只要丈夫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偶尔没接听她的电话,或下班后没有按时回家,都能激起小丽的疯狂查岗,“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伴侣真正需要的不是保证而是证明。
这意味着出轨的一方必须允许伴侣检查自己的电话记录、消费账单、即时通讯软件等等。如果不能长期且频繁地向伴侣提供忠贞不贰的证据,就不能赢回他(她)的信任。
不要一直陷在悲伤与愤怒中—被出轨者
被伴侣伤害的人感到悲伤与愤怒是正常的。但还是要尽量避免持续陷入负面情绪中不可自拔。
情绪心理学发现,过于强烈和持久的消极情绪能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认知范围缩小,自制力降低,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
如果伴侣确实在为修复关系努力,受到背叛的一方也应该适度表现出“看见”。
第二阶段 情绪协调
更深层次的沟通
很多夫妻生活在一起多年,却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枕边人。因为缺乏深度沟通。不妨利用婚姻危机,向对方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伴侣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黑暗,和脆弱。这的确很难。
尤其对于一些不善表达的人和许多男性,更是一件难以忍受甚至会倍感羞愧的事。然而,这么做的好处是,两人都能对对方有更多了解。
了解是理解的基础。
互相理解
有了深入的沟通,互相理解就不是一个难以达成的目标。
当伴侣明白你内心的脆弱、伤痛和无助,双方的心灵就建立了连接,你们都不会再感到孤独。
第三阶段 身体接触
性爱是出轨发生后人们感到最难面对的问题。“一想到他曾经和别人翻云覆雨,我就没办法接受他碰我”是很多人的心声。虽然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也原谅了对方犯的错。
但在夫妻生活上,被伴侣背叛的一方始终迈不出最后一步。“婚姻教皇”约翰·戈特曼说:“性爱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相互依赖,可以满足伴侣双方的亲密诉求。用性爱来交流爱意对外遇后重建感情的伴侣至关重要。”
所以,如果你真的打算将婚姻继续下去,仅仅在思想层面宽恕对方是不够的,还必须重新回到性关系。
每一个步骤和阶段在执行层面都相当不容易。如果暂时做不到,也不用苛求自己。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段旅程,各式经历都只是旅程中的体验。因为伴侣出轨导致的婚姻困境,也许就相当于旅程中一段漫天风沙、看不清前路的日子。
但要相信,风沙不会持续整个旅程,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鼓起勇气,穿越风沙。请记得,婚姻从来不是人生的终局,你的幸福和自我成长才是最终目的地。
我是沐辰,更多婚姻|情感|心理问题,欢迎私信。
参考资料:
1、《爱的博弈》约翰·戈特曼 美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中
3、《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