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河南局部面临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
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
疫情波及多个地方
面对再次袭来的疫情
老师们早已做好准备
建立起常态化的防控心态
实施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今天
我们就邀请几位老师一起来聊聊
当疫情防控成为常态
他们做好了怎样的准备
本期嘉宾:
①安阳市第五中学 李克杰
②固始县实验艺术小学 余永艳
③禹州市颍川中心学校 赵建岳
④河南省实验中学 李 鑫
主持人:
疫情再次袭来,但有了之前的经验,想必老师们已经可以冷静应对,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运行。疫情当下,河南老师们做了哪些准备呢?
疫情再次袭来,我早已做好多方面准备,自己强大才能保护学生
教育时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你的班级或学校有哪些形成体系化、常态化的防控方式?经历过多次疫情袭来的你,已经养成了哪些好的生活习惯呢?当疫情一次次袭来,你应对的心态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克杰:在第一次疫情袭来之后,学校的疫情防控就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方案,从师生入校体温检测,到校内晨午检,确保每一位师生不带病上学。师生都习惯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习惯了分时段、分年级错峰就餐。
原本不习惯戴口罩的我,也养成了不戴口罩不出门的习惯,离不开口罩就像离不开手机一样。洗手的方式变得规范,洗手的次数也增加了。还习惯性地在门口放一个酒精喷壶,时常对带回家的快递等物品进行消毒。这些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当中,我并不觉得是麻烦事了。
后来,不时回忆起那段被“浪费了”的时光,深感遗憾。如今,一切都似乎在掌握当中。停课的消息公布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细细思索,用我常用的方式列出了疫情期间的计划表,又列出当天要做的事情,感觉一下子就走到了病毒的前面。
最关键的,是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日子。积极迎接,而不是消极等待。
余永艳:是的,作为一名老师,疫情防控是我们理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做晨午检记录,对缺勤学生跟踪询问,记师生健康状况日 ,让中高风险地区返回家长(学生) 备等疫情防控措施,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战疫的次数越多,对病毒的隐匿性和危害性认识越深刻。
赵建岳:自从2020年有了新冠疫情后,我校就形成了对教室、办公室、功能室、餐厅等定期进行消杀的制度,每个班级、每个办公室都配有消毒液和喷壶。
我校是一个非寄宿制的学校,从2020年疫情过后,全体学生都是早上入校后直到下午放学才离校,中午统一在学校错峰就餐。学校政教处统一组织了多次与新冠疫情防控有关的主题班会,印发了宣传疫情防控的手册。我校还将晨、午体温检测制度坚持了下来。另外,我校的党员先锋岗一直未停,全体党员和门卫一起,每天对出、入校的人员进行检查和登记。
赵建岳在学校的共产党员先锋岗值班
对于我个人来讲,这一年多来,习惯了戴口罩,习惯了消毒液的气味,习惯了每天测温,也习惯了按时执勤。面对一波又一波疫情的侵袭,我逐渐少了疫情刚来时的恐慌和不耐烦,多了一份应对疫情时该有的淡定和从容,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疫情的严冬终会成为过去,温暖的春天必将到来。
李鑫:我们学校也已有了比较成熟的防控方式,首先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防疫研讨会,有了比较成熟的操作方案,比如每天进行晨午检、教室和公共卫生间随处配有酒精和洗手液、检查学生佩戴口罩情况、学生注重个人卫生、餐桌人与人之间设有隔板、对生病的学生妥善安置……从疫情初期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我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合理饮食,注重卫生防护,加强体能锻炼,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2020年过年时,因为疫情,郑州要求无事不外出,居家生活,特别是看到武汉的情况,我内心是很紧张的,多少也有点恐慌。疫情再来时,我已经可以用淡然的心态面对,跟着党和政府的节奏,做好个人该做的,一次次的防疫成果足以让每个人都心安。
保护学生,我有体系化的好方法,状态良好源自日常习惯
教育时 :在疫情期间,你会给予你班学生怎样的生活方面的指导,让他们即使在家,也能保持学习的良好状态,同时确保自身身心健康?你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沟通机制?
李克杰:最关键的还是调整心态。我习惯把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分享给我的学生,以期给学生正面的引领。这次突然袭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学习计划,也打破了生活规律,尽管我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相信有很多孩子一定很难完成生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我写了《等待,还是突破》的文章送给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把当下做好,把学习和生活计划好。
我写的第二篇文章《做好孩子的贵人》,就是送给家长们看的。居家抗疫,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正是培养亲子感情的绝好时机,希望父母和孩子都利用好这段时间,在家庭中感受温馨,重新体会成长进步的源动力。
余永艳:从寒假开始那天起,早晨,班级群里,我准时和孩子们“问早”;晚上,我按时道声“晚安”。早晚的坚持让班里大多数孩子养成了规律作息、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与家长沟通时,我必嘱一句:“千万别让我的‘花儿与少年’熬夜呀!毕竟,身体健康是心智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周一,我喊学生同读一本书,周五,我组织全班学生召开线上读书会,引导学生假期多读书,锻炼他们的表达、思辨能力,避免这些孩子沉溺 络、电子产品。
疫情防控让“宅”家的师生当面谈心的机会少了,而我们彼此沟通的频次、方式反而更多了。每天上、下午分别固定一个钟头的时间,我准时上线,信息、语音、电话、视频纷纷抛来,我集中时间帮学生释疑解难,回复家长关切,学生、家长拥有了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空间。
赵建岳:自有疫情以来,我们上了三个阶段的 课,时间最长的一次上了近三个月。为了保证 课效果,除按时统计学生出勤及学习情况并及时总结外,我还每天在班级群里打卡,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希望自己的坚持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去带动学生。我和体育老师结合,让学生每天通过Keep这个软件进行体育锻炼的打卡。
我班建立了一个班级QQ群,学生中存在共性的问题,我会引导他们在群里开展集体讨论;我会通过QQ和学生私聊,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心理等方面的个性问题。
与家长的沟通,我的主要联系方式是班级微信群和电话。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发在班级微信群里;个别有问题的学生需要家长配合处理时,通过电话和微信沟通。另外,我特别提倡家长和学生居家期间多进行共读、共赏活动,加强亲子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基本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好多学生养成了和家长经常沟通、帮家长做适量家务的习惯。
李鑫:孩子们居家学习,真正的困难就是对于计划的执行和监督,家里学习毕竟缺少老师的督导、同学的陪伴。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家里学习很容易出现懈怠,所以老师与家长构建共识目标就很重要了。同时,老师要理解家长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容易。
我与家长一起明确彼此的责任和目标,家长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孩子正常吃饭、学习、休息,不做太多干预,提供愉悦情绪,与孩子们和谐共处。当然,老师也要给孩子强调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要感恩父母的用心,要学会哄好爹妈。一个家庭和谐共处太重要了,这是疫情期间孩子能够愉快学习的基础。
疫情再来不再怕,防控常态,健康常在,学习同样有保证
教育时 :疫情防控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常态,你的教育教学方式会产生哪些改变?在“双减”政策要求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中,你有哪些好办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
李克杰: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定会有改变。
线上教学的主要监督者是家长。我的做法是和一部分有愿望、能读书的家长组建家长读书会,围绕教育类书籍展开学习和探讨,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改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疫情到来的时候,这些父母往往就能成为孩子的心理疏导员,同时还能更加科学地安排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另外,把书拆解开,以父母课堂的方式分享给全体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长梳理教育思路,从而在环境上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保障,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
李克杰的学生制作的卡片
另外,学生之间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更容易形成氛围,并且方便老师指导。组长每天一段鼓励的话语也时时振奋孩子们的精神。
余永艳:疫情防控成为不可避免的常态,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新命题,显然,教育教学方式随之会产生一些改变。譬如,防疫健康教育要走进课堂,让学生科学、正确、自觉有意识地防控疫情;教师无疑要学会、弄懂、会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 “空中”课堂独立进行线上学科教学,教研要探讨怎样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余永艳参加固始县的核酸检测工作
在“双减”政策要求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中,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对“阅读、运动”的兴趣,是确保孩子学习成效的最佳方法。多读书,读好书,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 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学习和思考,大多都是伴随着阅读活动发生的。提倡小学生运动,符合“双减”政策下,做好“体育”加法的教改要求,也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抗击疫情。
赵建岳:一年多以来,由于上 课,我觉得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学会了用QQ、微信、企业微信、钉钉等进行直播、处理作业、组织班级讨论等,对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更熟练,更习惯于智慧云平台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的视野比以前更开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教学技术的信心也更坚定。
目前,面对“双减”和疫情防控的要求,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我力求把课上的讲解控制在25分钟左右,作业尽量能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内容要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不布置抄抄写写或思维含量低的作业。为了减少学生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共赏一部剧”的活动。
目前我们共同观赏的是电视剧《士兵突击》,要求学生每天看两集,每三天通过群直播组织学生讨论一个小时,然后写一次观后感。这项活动学生比较喜欢,家长也比较支持。我觉得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班级中正能量的传播,也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所以打算长期坚持下去。
李鑫:疫情期间教学方式会有一些调整,少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学科教学就显得枯燥。为了增加学科吸引力,我会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剧,会增加在线互动活动,会在授课过程中留思考题等。
孩子们在学校有合理的时间管理、老师的督导、同学的陪伴、面对面的交流等。孩子们在家里,坚持有秩序地学习和生活是一种能力。
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想睡到自然醒,想偷懒,这都是正常的,我也有解决办法,比如开展小老师活动、小助教活动、同伴互评活动等。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构建帮扶小组,或者由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让情绪有问题的孩子负责给班级提供名人名言……
总之,让每个孩子每天都着带责任感学习,让孩子们参与到学习管理中。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预期外的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就是见招拆招了。
听了这些老师的做法
你有哪些补充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上好这节大课
河南老师在行动
原载:《教育时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