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5
2016年 称VR元年,在今年HTC发布了VIVE,Oculus公司也将在今年发布消费者级别的Oculus Rift DK2,微软、索尼等国际大公司也纷纷压码这个行业。国内这一产业虽然起步较早,像暴风魔镜经过几次修改,在短短两年内已经是第四代产品暴风魔镜4了;可以说整个VR正在蓬勃发展、百家争鸣!
本次我折腾有幸在众测菌的关怀下得到这个难得的机会,就在发挥折腾精神的前提下给大家带来一个公(zi)平(you)客(zhu)观(guang)的玩机 告。
在所有环节之前,惯例的晒“朕值到了”的纸胶带,话说这纸胶带确实蛮好看的,张大妈可以推出一些来让我们用积分兑换,不过最好别用黄底色,用白色感觉逼格会高很多。
一、开箱环节
虽然本人真的很讨厌晒开箱,因为你用一个东西不是用的一个箱子,你是用的里面的产品,垃圾的东西不会因为他的包装而提升他的品质,但是好的产品用了一个好的包装确实会提升他的逼格。iPhone如果用红米的再生纸包装盒估计也卖不了5288的价格。所以还是上两张图吧。
盒子是纸壳的,但是不知道经过了什么处理摸上去有点绒绒的感觉不像是普通的纸板。
盒子上面的因为是 A New Reality——一个新的现实,我觉得可以翻译成为一个新的世界,表现了Pico小鸟看看科技这家公司的精神为了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世界。这年头情怀这东西虽然不能完全当真但是绝对不能没有。自从有了罗锤子··额 打错是乔帮主大家都开始讲究这玩意了。也挺不错至少是一种精神方向。
盒子内部是机器和配件盒,总得来说还是比较有逼格的,因为整个盒子包括盖子都是由软海绵包裹的,感觉质感还是有的。好吧这么说可能不是很直观,我们来看下99元价位的暴风魔镜2的盒子内部吧。
全是纸什么都没有,虽然你把纸板涂成了黑色但是也改变不了你是纸的事实······
全部配件包括:一条数据线(不含充电头)、一本说明书、一块静电除尘布、两根头带(主机附件)、VIP会员卡(自家软件12月会员 能看会员限定电影)
总的来说PICO 1的包装还是对得起他399的价位的,设计感不错,不过如果能把盒子再做小点就好了,这样在PICO 1不用的时候收纳起来不占地方。
二、外挂感受篇
之前有个朋友跟我说除了苹果,安卓同质化的情况很严重,手机基本上都长得一模一样,一个屏幕下面几个触摸键,当时我默默的拿出了小米4和红米2让他感受了一下他就闭嘴了。虽然都是VR,外观也是觉得一个设备档次的重要因素,好的外观虽然不会提升你的使用感受,但是好的外观无疑会让我们用的时候更舒服,对产品的品质也更加放心。
PICO 长186毫米、宽103毫米、高102毫米,产品重量288g,跟主要同期发布的暴风魔镜4对比(长197毫米、宽124毫米高124毫米带头戴重量317g)相比很明显PICO 1要更加小巧更加轻便一点。
PICO基本上是经典的黑白配色,前面黑色镜面的应用对提高机器的颜值和档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唯一的缺点是好看也就是拿出来的第一下,前面的镜面完全就是一个指纹收集器,极易沾染指纹。
右侧是功能控制区,很明显如果你是左撇子这篇文章可以不用看下去了,这款产品不适合你;可以看到,设计者很贴心的在返回键、触控区域、音量加减键上面设置了凸起的盲点,方便在大家无法看到的情况下操作,这一点必须给个好评,考虑的很周到,实际使用中可以很方便的找到你需要的按键。
上方是开关键、电源指示灯和焦距调节旋钮,开关键周围用了一圈镀锌圈增强了质感。
下方比较简洁,只有一个3.5mm标准耳机插孔,耳机壕们可以上自己心爱的壕品。还有一个mircoUSB接口专职充电。
分离试头带,组装不是很方便,个人还是偏向于一体式组装完成,不用反复安装。实际使用过程中头顶的扣子不是很牢靠,经常发生脱落,希望可以在下一个版本中改善。
总的来说机器整体打磨上色出色,简单来说是黑色黑的纯净、白色白的彻底,安装缝隙较小,没有毛边毛刺之类的小情况,功能键简单明了,易于使用(非左撇子),可以看出品控还是比较过关的。
头顶的扣子是一个重大缺陷,使用过程中经常掉落,后来直接拆掉没用仅靠左右两侧的头带也能固定机器。
三、功能使用篇
测试手机:MX4 PRO ,2K分辨率显示屏,三星5540 8核心CPU
这一篇我先写总结,PICO 1和暴风魔镜全部有一个问题——散热问题,这也是市面上大部分VR产品的缺点,对于观看1080P或者更高清晰度的电影来说,移动设备的发热量过大,长时间观看电影温度无法有效降低,造成移动设备热量过高带来了CPU自动降频,设备变得一卡一卡的。
两者看电影都不错,3D效果都比较明显,实际测试来说并不会比电影院观看3D电影3D效果来的差,颗粒问题在2K屏幕下个人觉得不是很严重,模不模糊更在于3D片源的清晰度。随文章附上观影福利:
暴风魔镜2:
PICO 1:
暴风魔镜2是第一代结构,翻盖式结构,结构简单优点是1.手机好放入VR内,方便观影过程中随时取出手机进行调制2.可以适配更多规格尺寸的手机。 缺点是手机定位不准确容易造成重影、鬼影等问题,需要反复调试
PICO 1比较有想法,采用了抽拉式结构,并且采用“对线”的方式将手机定位比较精准,缺点是(可能是我手机个例)蓝牙控制连接中断的时候 需要抽出手机进行控制连接非常麻烦影响使用体验。
下面这个推板可以控制手机的上下位置用来调节十字线和边线对齐,对齐后观影效果能得到有效保障。
推拉式样放入方法
四、特色功能篇
暴风魔镜2:
1.可开式后盖可以用摄像头后窥,方便观影中途上厕所不用取下VR
2.蓝牙控制手柄,配合陀螺仪感应装置完成操控
PICO 1:
1.镜面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能达到后窥的效果
2.蓝牙连接触控操作屏幕,更加符合一般人使用手机的习惯,且触控灵敏,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有音量控制能操控音量。
3.通过电源键可以接听电话,在观影途中如果有电话拨入可以方便接听,接听完之后可以继续观影。
PICO:
简单说下PICO 1的触控板操作体验,操控十分简便,大家担心的触控操作误操作的问题也没什么影响。反应很快速,没有延迟。
暴风魔镜2:
手柄操控也十分方便,特别是不用区分左右手对于部分左撇子人群来说还是相当实用的,由于是便宜货,手柄按键键程短,反馈力度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廉价的玩具一样,没有质感。
五、APP使用篇
在APP环节我们选取3款APP,分别是暴风魔镜APP、PICO VR和第三方的3D播播,笔者家中是24M的联通宽带资源的流畅度应该不受限于运营商而主要由服务器决定,测试结果如下:
3D播播:
3款APP里面《3D播播》是资源最多的软件(连维多利亚的秘密都有而且是3D的哦),而在线播放而言部分热门视频如电影非常流畅,而较为冷门的3D全景之类的加载速度比较慢,而且3D播播并不是为了暴风魔镜2和PICO 1定制,有些地方仍然会出现一个BUG,比如小部分地方会出现操控失灵的情况。
暴风魔镜APP:
相比较而言暴风魔镜APP的资源相较于PICO VR而言多一些,而且播放还算流畅不用等待,而且暴风魔镜APP有一种功能我在另外两款软件中并没有看到那就是“陀螺仪校准功能”
实践证明校准过后的暴风魔镜APP不会出现需要“偏头看主页”的情况,能保证坐姿情况下视野正前方为虚拟银幕方向,而其他两款APP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虚拟银幕在左边或者右边的情况。
PICO VR:
PICO VR这款软件可以看出开发时间不是很长,并且在资源的收集上还是少了一些,服务器吞吐量也不够,所以看直播会经常出现缓冲的情况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好在PICO 1头盔支持其他两款软件所以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可以看出小鸟科技是很有想法的,事先做好了其他品牌头戴设备的接入口,方便各种头戴VR接入。
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还需要观看本地视频(小电影),我实测的结果来看,3款里面3D播播和暴风魔镜APP可以解码MKV等格式的影片,PICOVR暂时只支持MP4格式,其他格式只会显示静止画面。这3款软件全部不支持外挂ass字幕功能,需要外挂字幕的朋友只能选择“暴风影音APP”,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选择其魔镜功能,这样才能显示出完整的外挂字幕。
哦 还有朋友可能要问我VR游戏如何,我只能说VR游戏尚处于起步阶段,暴风魔镜APP和PICO VR均有VR游戏资源,但是说句实话可能头一次接触很新鲜但是多花几分钟就会觉得乏味,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六,总结
PICO 1优缺点:
优点:
1.设计新颖巧妙,解决了翻盖式VR特有的鬼影、重影问题,可视角度比较大, 3D观看体验尚可。
2.触控式设计方便易用,操作相对直观。
3.充电式蓝牙,免去了买电池的苦恼。
4.接电话功能的加入,避免了观影中途有电话接入手忙脚乱的尴尬
缺点:
1.顶带卡扣设计有问题,使用过程中易脱落影响使用体验
2.蓝牙控制连接偶尔会断开,抽拉式双层盒子的设计也不易于及时排除问题
3.右边的控制板不方便部分左撇子人群的使用
对于一款399的VR产品来说,PICO 1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解决了鬼影、重影的问题让移动设备类VR做到了能争夺电影院资源的起步台阶上,其他的功能还需要更多的开发。而像触控板和返回键盲点等设计可以看出PICO公司是在用心做一款好的VR商品,但就像暴风魔镜在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内已经进行了4代产品更新一样,产品的研发需要不断的总结问题进行改进,PICO小鸟科技如果能像暴风科技一样坚持“为消费者带来一个新的世界”这一个理念努力改进产品,其产品必将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