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代 为ALdeR Lake的12代酷睿是英特尔第一款采用混合架构的桌面端处理器,处理器将由俗称P-coRe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以及E-coRe的能效核组成(Efficient CoRe),性能核将用于应对高负载的大型软件或游戏,而低功耗能效核则辅助P核多线程处理后台软件及数据。
除了采用混合架构外12代酷睿也是英特尔第一款采用10纳米制程工艺的桌面端处理器,在新工艺和新架构加持下 英特尔宣称同样在3.3GHz主频下12代酷睿相比11代CypRess Cove架构综合性能提升了19%。
自从15年推出Skylake芯片过后,玩家们已经足足用了6年的14纳米++++++了,从大学毕业用到结婚生子,如果没有初代锐龙发布给英特尔带来的压力,我相信英特尔还是在以每年10%的性能提升继续糊弄玩家,英特尔这挤牙膏的功夫也只有老黄的刀法能和它比一比了,在这里还是得说一句感谢苏妈!
虽然英特尔对自家12代表现得自信满满,这又是新工艺又是新架构,感觉好东西都给它弄上了,但是12代CPU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我们上机实测走起!
本次测试配置如下:
Cpu采用英特尔第12代酷睿处理器:i9-12900k,16核24线程设计,由8颗支持超线程的性能核+8颗能效核组成,处理器性能核默认主频为3.2GHz,别看默认频率有点低,它全核睿频起来可达5.1Ghz,并且整颗处理器配有14MB二级缓存和30MB超大三级缓存,对系统和软件数据的读取还是挺有帮助的。而且12代全系取消了AVX512指令集,没啥卵用徒增功耗的元凶拜拜了,可喜可贺。内置UHD770核心显卡,原生支持PCIe 5.0通道数高达16个,内存方面支持DDR4-3200和DDR5-4800两种规格,默认基础功率(PL1)125W,最大睿频功率(PL2)241w。
散热方面选择的是安耐美虹彩晶凌 360 ARGB白色水冷,支持RGB LED灯光同步,冷头尺寸高达65mm,外观还是蛮好看的并且官方宣称拥有能压制住最高360w的散热能力,待会我们就看看能不能压得住这颗12900k?
内存方面是两根金士顿FuRy BEAST(野兽)16G DDR5内存条,支持单根16G双通道,这个内存基础频率就有4800Mhz并且可超频至5200Mhz ,频率挺高的但是时序方面就不太行了时序为CL40-40-40、电压1.25v、自带ECC效检功能并且支持英特尔XMP3.0技术。
显卡方面方面采用是影驰RTX 3080星曜OC,本来是想用影驰的RTX 3080ti名人堂显卡,可惜这张显卡卖得太好了,库存都没货了。最后只找到了一张影驰RTX 3080星曜OC,这勉勉强强也算够用,毕竟主要测试的是CPU性能,在1080p下跑测试这张显卡基本不会成为CPU瓶颈。
虽然搞不到名人堂系列的显卡但是能搞到名人堂系列的固态也还不错,这张影驰名人堂HOF PRO 1TB固态采用了群联的PS5016-E16主控,配合东芝精选原厂颗粒性能方面最高顺序读写速度可达5000MB/s与4400MB/s,外观上则采用全新银色冰镜散热设计,简洁美观的同时也能让这款PCIE4.0固态性能稳定发挥。
本次测试除了12900k以外我还安排了另外两颗CPU做对比,分别是英特尔自家上代同级别旗舰处理器i9-11900k和AMD家12核同为24线程的旗舰处理器R9-5900x。
操作系统方面虽然英特尔宣称12代酷睿处理器在win11下性能表现会更加出色,但是为了控制变量方便对比我还是决定这三颗处理器都在win10平台下进行测试,毕竟win11现在才发布没多久,多少都有点BUG,游戏应用测试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再加上英特尔针对12代的神秘BUFF加成,此消彼长之下,很有可能会让测试数据误差变大。
而且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普通玩家来说,要想保证良好的办公游戏体验,目前更加成熟稳定的win10系统才是他们的首选!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数据对比表现吧!
首先是CPU-Z测试,通过对比可以看到12900k单核跑出了821分,多核跑出了11351分的亮眼成绩。
但是在CINEBENCH R20测试时发现无论是单核跑分还是多核跑分12900k全程都只有E核参与运算,因此得出的测试分数也偏低,初步怀疑可能是软件优化问题,既然R20不行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版本更新的OC23是否能顺利完成测试?
果然在CINEBENCH R23项目下测试结果就正常了,在R23项目里12900k P核和E核都得到了合理调配,多核测试项目中12900k全部核心都能参与运算 使用率直接飙到100%,而单核测试项目中P核也终于正常调动参与测试。 最终跑出了单核1999多核27271的好分数。
可以看到无论是测试CPU理论计算性能的 Cpu-z的还是测试CPU理论渲染性能的R23里12900k的成绩都大幅超越了其它两颗测试CPU,单核性能较上代i9提升了18%左右,多核更是提升了70%左右,这3D渲染性能提升这么多对于那些从事剪辑、后期等相关工作的小伙伴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不过性能再强的办公机,也有需要放松娱乐的时候,废话少说我们上游戏测试!
游戏测试项目(全部1080p,最高画质):
英雄联盟
CS GO
吃鸡(测试场景)
古墓丽影暗影
荒野大镖客2
12900k搭配独显游戏表现还是挺不错的,那么它自带的UHD770核显和上代酷睿UHD750核显比起来表现如何呢?通过Time Spy和Fire Strike进行测试12900k分别跑出了801和2843分,相比上代UHD750核显提升了25%左右,看上去提升幅度还挺大的,其实也就只摸到满血版mx250的屁股,估计只能轻度 游了。
随后的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两款游戏在最高画质下LOL平均帧数130帧,而CS GO就只有55帧了。所以即使12代UHD770核显性能确实比上代有较大进步,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大型游戏需求,所以想要畅玩游戏的小伙伴还是老老实实上张高性能独显吧。
无论是性能测试还是游戏测试,12900k都表现不错,可以说12代酷睿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英特尔这管牙膏总算是挤爆了。那么除了性能大家也很关心的功耗温度表现如何呢?
我们用aid64烤机看看,拆掉独显、环境温度25℃的情况下单考fpu 12900k全核频率4.47Ghz,功耗一秒破百瞬间就跑到了190w,核心温度在60度左右,12900k在安耐美360水冷的压制下还是挺凉快的。
不过可能是软件优化问题,fpu烤机只激活了PL1档,而12900k是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在PL2档的,于是我用版本较新、全核火力全开的r23进行测试,终于成功触发PL2档,可以看到此时功耗飙升至300w,CPU核心温度也立马上升至75度左右。
虽然15度的温度涨幅比较大但是和11代相比已经不用担心会触发温度墙了。
总的来说12900k作为新发布的12代顶级旗舰它的性能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虽然依旧有11代功耗翻车的问题,但至少温度控制表现还不错,也降低了因为触发温度墙而导致降频的风险。看到这里从事剪辑、后期等相关工作的小伙伴是不是有点心动了呢?或许这张图能帮你冷静一下。
目前12900k内存条版U一套差不多要一万元左右,而5900x套装只需5000元左右,我觉得为了这相差30%的多核渲染能力多花5000块钱确实有点不划算,如果这一套能降至6000左右那么这多出来的1000元溢价还是能够接受的,否则还是上5900x吧。再说了12代发布后说不定苏妈那边也会降价,到时候价格岂不是会更香?厂家的良性竞争才能让消费者受益,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