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物慎尝试

情景再现

某部学员小徐平时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高考前几天,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的“准考证”图片,获得了一片点赞、评论。朋友留言:“这东西还随身携带,改走怀旧路线了?”小徐回复:“这是微信上的一个小插件,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进入页面,按指示操作就能自动生成‘准考证’。”不一会儿,小徐的微信朋友圈就被这种个性定制的“高考准考证”刷屏。单位的安全员一时好奇,也点了进去,看到又要输入个人信息,又要上传照片,担心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立刻退出了该页面,并提醒大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安全提示

现在,很多手机应用软件和微信插件都推出了合成照片的功能,像“定制高考准考证”“你最像哪位明星”等活动都在朋友圈里风靡一时,但这其中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此类软件都需要输入个人信息、上传照片,或者需要手机开放定位、读取通讯录等权限,如果软件服务商将用户信息挪作他用,或者利用权限进行额外操作,后果可能非常严重。碰到这类软件时要提高警惕、认真辨别,不被新鲜事物冲淡安全意识。

安全提示

①警惕 络新鲜事物。当前 络技术飞速发展, 上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意识和辨别能力,防止恶意软件造成损害。

②权限开启要慎重。许多手机应用软件在安装时,都会请求开放手机部分功能权限,此时一定要认真看清需要开启什么权限,想想此要求是否合理、会有什么不良后果等,千万不能怕麻烦就一律点击“同意”。

③个人信息慎提供。有些软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照片,此时要小心应对,除非是像支付宝实名验证这样真正有必要的,其他不明来路的软件尽量不要提供,也不要轻易相信 站上的任何保密承诺。

④维权意识要树立。如果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一定要有维权意识,尽快联系 络服务商或相关软件运营商,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17年5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