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的牧地当中,其中牛羊牧地占的比例比较大。举个例子,这个国家北部地区最偏远的养牛场Suplejack Downs横跨了4000平方公里。假如你要到了艾丽斯斯普林斯的话,你就需要开上足足13个小时的车程。这些偏远农场里的牲畜很少——也许一年就一次或者两次——这就意味着会常常出现。
但是,机器人要解救这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牲畜。
悉尼大学即将在新南威尔士州中部的几个农场展开一个持续两年的试验——训练一种“农场机器人”,能够完成放牧、监视牲畜的健康情况,还有留意它们是否有牧草可以吃。来自悉尼大学的项目负责人之一Salah Sukkarieh表示:“生病或是受伤了的牲畜的体温和行走姿态会发生改变,这些都能被机器人的热探测器和视觉传感器捕捉到,以便区分出生病的和受伤的牲畜……机器人也可以通过色彩传感器、纹理和形状传感器,来检查脚底下牧草的质量。”
这种尚未被命名的机器人是早期用来赶20~150头奶牛去到一个地方的机器人“虾(Shrimp)”的进阶版。在试验期间,Sukkarieh和他的同事们将调试好机器人的软件,使得它善于发现病畜,同时确保机器人本身可以安全地在树丛中穿行,以及在泥地、沼地和山丘这样的地形上移动。
农场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激起人们对于裁员的恐惧,”Sukkarieh说,“但事实上,畜牧业、种植业人员的空缺越来越难弥补,而在这些行业中使用机器人并不会使他们丢失工作,只是会让他们的工作转换到维护机器人上去。”
“这一切都是农场主们因为劳动力短缺,寻求技术援助而推动的,”他说。Sukkarieh的团队已经证明了,机器人可以在许多方面带给农民好处。其中一种机器人“瓢虫(Ladybird)”可以在田地中穿行来寻找杂草。一旦它发现杂草,“瓢虫”会把它拔出来或者是选择性喷洒除草剂,这就减少了除草剂的使用。另一种机器人则被设计成用来计算果园中苹果的数量,这样农民们就可以发现哪里的产量比较低,以便更多地进行授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