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北京大学作出《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对其作出退站处理的意见。“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引发了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视及思考。
什么是学术不端
什么是学术不端,学术不端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2016年4月5日,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的方式出台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该办法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该办法以概括加列举的方式,界定了包括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买卖论文等在内的七类学术不端行为。
著作权法下的抄袭
教育部以概括加列举的方式,界定了七类学术不端行为,下面小丰将结合两则案例以著作权法的视角对学术不端的剽窃(抄袭)行为进行分析,重点围绕抄袭与适当引用、趋同抗辩等适用条件进行阐述。
在原告刘某与被告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中,原告诉称,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改变原告采写的《平邑仲村镇农副产品贴上“商标”走四方》一文的题目和内容后,登载在被告经营的 站上宣传。
从上述两案例来看,同属于“抄袭”行为,但在著作权法上的定性结果却不一样,其中就涉及抄袭与适当引用的区别。
1
适当引用
在学术领域中借鉴引用他人的观点,实属正常,但是引用的程度不同直接关系到其行为的定性,要想避免陷入学术不端构成侵权的雷区,我们首先要知道著作权法中关于适当引用的规定。
其一,引用的目的是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该点要求引用的部分仅是辅助该篇文章中想表达的实质观点,不能成为该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某发展有限公司、某出版 与某建筑出版 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中,被告辩称其出版的建材版《建》与建筑版《建》书相似的内容系正常“引用”,对此,法院认为,在该案中,建材版《建》书仅是将建筑版《建》中的内容作为该书的组成部分加以使用,并非出于介绍、评论他人作品或利用该作品说明其他问题的目的,故该行为不属于“适当引用”;
其二,被引用的作品仅限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引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的,可能侵犯他人发表权;
其三,引用的比例必须适当,从被引用作品的部分不能构成新作品的主体部分或实质内容,引用作品所占新作品的篇幅比例、引用后的作品不能形成对原作品的替代,除被引用的内容外,两篇文章的其他内容不存在整体上的实质相似等因素进行考虑;
2
抄袭
抄袭或者剽窃可谓是著作权法领域内的热门词汇,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五)项规定,剽窃他人作品的,构成侵权。国家版权局管理司于1999年1月15日曾在权司[1999]第6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如何认定抄袭行为给XX市版权局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中将抄袭行为定义为,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该《答复》提及,从抄袭的形式看,分为低级抄袭和高级抄袭,前者指的是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后者指的是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分窃为己有的行为。
从上述定义及分类,我们可以提取出抄袭与“原封不动”、“复制”、“将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性成分改头换面”三个关键词进行关联。
在原告刘某与被告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中,权利文章总计463字,被诉侵权文章总计368字,权利文章全文共3段,被诉侵权文章全文共2段,被诉侵权文章与权利文章相比,有三处明显的相同或近似部分,除个别细微差别外,其余文字及标点均完全一致,该种相同或近似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用“巧合”来解释的程度,达到了高度雷同,且相同或近似部分总计约174字,占被控侵权文章总字数的近一半,被诉侵权文章与权利文章相比已经达到整体上的实质性相似,故最终被认定为抄袭。
3
不同程度的抄袭行为可能侵犯的具体权项
1
侵犯复制权。现行著作权法规定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复制权强调的是不仅是对作品“原封不动”的再现,未添加实质内容或具有独创性的内容下的再现作品同样侵犯复制权,包括对他人作品进行简单少量地调整、删改、添加、替换个别词语的行为。低级抄袭即受复制权的规制。
2
侵犯改编权。现行著作权法规定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改编权与复制权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作品,是否有独立于他人作品的实质性内容。相对应,高级抄袭中,如果在他人作品的实质性内容或核心表达基础上,将他人核心内容进行改头换面产生了独立于他人作品的实质性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作品时,可能受改编权的规制。
3
4
趋同性抗辩
在原告薛某某与被告燕某某《奶奶》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中,法院认为,薛某某的摄影作品《老人》和燕某某的油画《奶奶》是以相同人物为特定创作对象的写实作品。通过比对,二者存在的相同之处主要属于人物本身固有的形象、姿势和神态,既非燕某某臆想产生,也非薛某某在拍摄过程中创造产生。作为不同类型的作品,油画《奶奶》与摄影作品《老人》的创作手法、使用的介质材料均不相同,且油画《奶奶》的尺寸、颜色以及局部细节等表现方式与摄影作品《老人》也存在差异。最终认定燕某某并未侵犯薛某某的著作权,各自对其作品享有独立的著作权。
学术不端中的“抄袭”与著作权法的抄袭
当然,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抄袭与学术不端中的抄袭既有重合也有区别。
在学术领域中,抄袭他人学术观点、学术创意可能构成学术不端,但是在著作权法领域,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外在表达,而非思想和创意,借鉴他人学术创意的行为可能不涉及著作权法领域内的抄袭。
4
学术不端行为可能面临的后果
1
—学位受影响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高校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职权和规定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如通 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等处理决定,如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如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2
—民事侵权责任
3
—刑事责任
5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如何规制
一是国家层面,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和立法,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氛围;
二是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等 会团体的自律自净功能,组织制定学术科研活动规范、诚信评查,高校作为学术不端行为的重灾区,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警示教育,鼓励学生诚信学术,积极建立期刊“负面清单”,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期刊黑名单”,同时开畅学术不端举 途径,主动接受学术监督;
三是个人层面,应充分重视学术诚信,坚守学术底线、严格自律,充分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并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就是学术
是专业的和严肃的
无论什么人,都要符合学术规范
无论是学者个人,还是学术机构
都要尊重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学识浅薄尤可谅
学术不正不可忍
供稿:知产庭 钟秋玲
为了不错过丰台法院的最新图文消息
快来给我们设置“星标”吧
很简单,设置星标只需3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