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捷软件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鼎捷软件(300378)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一) 告期内的经营情况回顾

告期内,公司按照董事会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坚持“创造客户数字价值”的企业使命,根据国务院与工信部相关指导方针,围绕国家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 ”等新基建领域的战略布局,公司坚定推行“智能+”的战略方针,以“一线(改善管理提升效率)、三环(聚合资源促进连动)、互联(重组资源跨界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开展主轴,积极拓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 与新零售领域业务,通过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运作流程、实现价值交付等方式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0年是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国家与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新基建”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机遇下,公司持续贯彻落实“智能+”战略方针的,以“深化升级换代,智能制造快速抢占市场”为经营主轴展开:聚焦行业经营,快速拓展智能制造业务,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标杆案例,抢占智能制造大型客户市场份额;以专业的行业化管理议题为发展基础,进一步发展和丰富服务商品;发展工业APP,推动管理软件云化,透过云和工业互联 应用的推广,促进连接客户,提供数据信息服务,提高创收能力。

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客户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同时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紧缩支出等不利因素,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公司所处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属于人力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利润对收入的敏感性较大。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公司积极应对,调整经营节奏,关注因疫情衍生的新需求,依据疫情对需求方的影响,调整经营和管理议题。

7月5日,公司发布《关于股东协议转让公司股权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公司主要股东DigitalChinaSoftware(BVI)Limited(以下简称“DCSoftware”)将其持有的鼎捷软件15.19%的股份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富士康工业互联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富联(601138)“)(股票代码:601138),工业富联与鼎捷软件管理层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22.85%,成为鼎捷软件第一大股东。

通过良好的股权结构调整,与工业富联的合作能进一步完善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 的布局,推动IT与OT的创新融合,双方将围绕在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等方面各自的优势能力,打造更加成熟的智能工业系统,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惟双方探索IT+OT的融合是个较长周期的过程,目前双方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直接、固定的业务合作模式,预计对公司本年度的收入、利润不造成重大影响。

同时,公司节省费用,提升人员效率,降低疫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疫情客观上也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公司仍会继续投入资源发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 、新零售应用,以完善业务布局,实现战略转型。

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033,403.01元,同比减少54,845,482.98元,同比下降8.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43,221.54元,同比减少54,960,467.42元,同比下降136.66%;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除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292,776.81元,同比减少

55,182,715.78元,同比下降173.04%。

(二) 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情况

1、智能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告期内,面对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政府提倡大力支持与发展“新基建”的历史机遇,公司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 相关业务,持续深化与工业富联、华为云等大型企业集团的业务合作,并积极推动与各地相关政府单位的协作。基于多年服务制造业数字化管理的经验优势,围绕“智能制造方案的规划与整合者”、“智能运营方案的提供者”的业务定位,推动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业务的快速增长。

(1)完善产品解决方案

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制造方案的迭代升级,完善智能制造领域的产品线与应用功能:公司发挥自身在软件领域的优势,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先进排程系统(AP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MS)、质量管理系统(QMS)、数智工厂战情室(FWR)等产品线的迭代与推广,打造数字工厂相关的IT+OT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数字化管理需求,助力制造业客户实现智能制造。

同时,公司积极完善在工业互联 领域解决方案的布局,推动工业互联 开发平台的发展,提升PaaS层对于工业APP开发的支撑能力,加快各类工业APP的研发与应用部署。加速提升软件于云端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并借助工业互联 平台的底层数据集成,强化对生产现场数据和远程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能力,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更加完善工业互联 平台和应用的解决方案。

(2)聚焦行业经营

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电子、半导体、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优势产业,深入挖掘企业生产管理痛点,以行业场景为主轴,企业精进管理为核心,夯实产品发展架构,实现产品联动协作发展,完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面对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公司积极反应,快速完善在芯片设计、芯片生产、外延片管理、晶圆级封测、集成电路封测、分立器件封测、LED封测等细分领域的运营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业务的布局,通过自身多年的行业应用经验,助力半导体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

(3)积极参与各类政府及相关单位协作

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江苏省、山东省等多地多省、市级政府及相关协会部门组织的各类智能制造相关活动,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江苏省信息化协会、青岛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多个单位合作,累计合办线上公益课程约50场,覆盖人数超过10000人次。

(4)智能制造营销与品牌建设

告期内,公司以“以智战疫加速转型”为主题,连续举办多次包含“新冠防控”APP的线上产品说明会;聚焦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IC设计、装备制造、品牌制造及烘焙等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研讨会,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 应用、精益生产等热点议题的方案研讨与展示。积极主办走进智能制造样板工厂等近百场线上直播,快速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累计吸引3000多家制造与流通企业参会,全方位展示公司面对疫情带来产业数字化转型冲击的及时应变能力,为广大企业遭遇突发疫情危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强力的协助与支持。深化公司智能制造领导者品牌形象,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2、新零售业务发展情况

告期内,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餐饮、烘焙、零售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经营业绩大幅度缩减。面对流通零售领域所面临的困难与调整,公司积极调整策略,针对餐饮、烘焙业的行业特点,通过新零售云中台的解决方案,优化餐饮企业的运营流程,全面助力流通零售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不断推进在流通零售领域的业务拓展,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变革,进一步提升新零售方案的竞争力,拓展前台智能设备厂商的应用场景合作,促进新零售领域实施方案的多元化发展。

3、发展服务商品

作为公司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全面实施服务商品体系,以客户管理效益为导向,聚焦客户管理议题,发展配套的服务工具和实施方法,从传统的软件延伸收入转变为议题+软硬件延伸的商业模式。

在新签约客群中,价值销售的覆盖比例大幅提升。服务模式的变革,不仅提升了经营效率,而且切实改善了客户的应用效果,从而了增加客户粘性,形成了营收增长的多元支撑。

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企业管理议题,持续改进基于传统管理软件产品的服务商品模式,完善服务商品的内涵与运作机制,进一步提炼适配于制造业与流通业领域的管理议题,深化服务商品交付物的层次,形成价值交付的实施方法,有效缩短项目周期。

4、产品研发与应用

告期内,公司各研发领域的进展情况如下:

(1)管理软件领域

在管理软件领域,持续推进管理软件的功能升级与智能化:完善T100产品的开源数据库

(PostGreSQL)搭配与华为云鲲鹏架构的兼容性适配改造,并通过华为鲲鹏云服务兼容性技术认证;深化E10的财务智能化,在一键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智能财务月结功能,大幅降低财务人员使用系统门槛及处理日常事务负荷。

推进管理软件云化改造与云应用研发:推进管理软件与智能制造等相关产品的云部署,积极发展云端应用,推进小微企业市场的A1商务云应用,推广工业APP、云端IT智能运维等云端SaaS化应用,满足客户日常办公事务与运营管理需求。在BI领域,推出敏捷型BI(TipBiuBI)产品,通过云端订阅模式,提供在线管理 表设计器,丰富管理模板,降低使用者分析门槛,让客户快速建立企业的数据分析模型。

(2)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 领域

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与应用:聚焦智能工厂相关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持续优化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MS)、先进排程系统(APS),推进质量管理系统(QMS)与数智工厂战情室(FWR)、智能制造中台等多个产品的研发与迭代升级;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工业互联 平台与工业APP的创新方法与运营模式,推进工业互联 领域的平台研究与应用:持续推进“设备水晶球工业APP”、“营运监控云工业APP”、“设备点检工业APP”的更新与推广;完成、”设备控制台工业APP”、”设备任务管理工业APP”、”设备云视界工业APP”、”设备厂勘精灵工业APP”的开发与测试。通过服务订阅收费模式,提供企业低成本、轻交付、易维护的SaaS软件服务。

(3)移动应用领域

基于企业移动管理场景,运用移动互联 技术,加速移动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能移动平台供应商。 告期内,持续围绕移动平台与移动门户两大核心产品进行迭代研发,并实现交付上线。移动平台增加录入组件、数据引擎,实现移动端数据采集的完整支持,降低项目交付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4)服务商品领域

通过对制造业战略议题的解构,从研发设计、 价接单、生产计划、采购备料、财务核算等各环节切入,涵盖ERP、MES、PLM、HRM、BPM等多个管理软件的应用领域,新开发完成制造行业服务商品3个(工艺质量管理规划、高新申 提效规划、装配顺序检查物料齐套规划等),不断丰富与拓展服务商品库。

5、持续拓展与完善海外布局

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布局,但由于东南亚地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实行封城策略,对于在地化业务推广造成较大困难。疫情情况于6月开始好转后,公司在东南亚的经营已开始逐步恢复。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境外销售渠道,推广轻方案、易交付的服务商品,持续完善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业务布局。

6、品牌建设

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发展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 的政策 召,坚持“创造客户数字价值”的企业使命,树立“智能+”品牌形象,通过与政府、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举办系列活动、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与示范案例,透过新媒体、互联 平台及协会等渠道,持续深化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形象。

告期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各类线下活动大幅暂停或转为线上举办,公司受邀参与了多场次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协会或其他业内组织举办的线上会议或课程活动。受邀参加工业富联主办的“新基建.新未来”产业数字化驱动高质量发展暨工业富联A股上市两周年云端高峰论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工业互联 平台的创新与突破。受邀参与由《餐饮老板内参》组织的餐企战“疫”系列公开课,为烘焙企业抗击疫情积极复工提供全面的方案支持与专业建议。

告期内,公司快速推出“新冠防控”APP积极助力各地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获得各级省、市级政府主管单位的认可:入选湖北省经信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供免费使用的云产品和服务目录”、入选广东省工信厅“广东省工业互联 服务商支持疫情防控应用产品(第一批)”;入选浙江经信委“第四批浙江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产品和服务目录”等荣誉。同时,公司在工业互联 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完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APP分类分级和测评》测评,入驻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APP汇聚平台”,入围中国信通院的供需对接目录。

7、员工发展

(1)完善人力制度,提高组织竞争力

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人力资源机制,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健全人才选拔、管理体制,深化战略式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制度的变革,不断推进与完善公司“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双轨制”。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使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更紧密的相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优化人才配置,注重人才培养

告期内,为配合公司战略转型需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向“智能+”战略转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开展了“价值销售”、“价值交付”与“智能制造”等为主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与凝聚力。

告期内,持续推动公司“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双轨制”的人才管理战略,完善公司能力认证体系,改善认证方式,以提高员工项目管理、沟通与协调、问题分析与解决三大共通能力与专业能力为出发点,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中高职级的比重,塑造专业晋升通道。完善人力资源考核机制,推动公司干部能力盘点,建立选拔与评估机制,确保干部的合理选拔与淘汰;建立健全干部储备机制,以确保公司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梯队的完整。同时,公司将积极创新绩效机制,发展以目标为导向的利润分享机制,探索利润单元体模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解决方案与专业服务优势 公司深耕企业级软件服务行业逾37年,始终坚持自主可控的研发与交付实施,在制造与流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托多元化的产品线及深厚的实施经验,公司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产品及服务体系,保障优质服务,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层面,公司具有丰富、完整的产品线,产品定位清晰、功能全面:有面向超大型、大型企业集团推出的T100等系列产品,并实行本地化原厂服务;有面向中型企业的E10等系列产品及面向中小企业的易飞、易助等产品;在智能制造领域有智车间、智排程、智物流、智品质、智战情、智中台等系列产品,以及在工业物联 、移动应用等领域的工业APP产品。全面满足企业客户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业态经营管理需求,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让企业适时掌握信息,运筹帷幄于千里。 在实施层面,公司始终秉承为客户提供效益导向的整合实施理念,以服务商品与价值交付的实施方法,兼具管理咨询与系统实施相互整合的特色,发展出提升订单准交、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良率、加快库存周转、提高接单毛利等多个管理议题,建立一套有序的管理诊断与改善实施的手法,切实满足客户管理改善的需求。 在服务层面,公司对于行业客户从设立到成长到转型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需求感知期、方案导入期、管理精进期、经营优化期等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对应的服务机制与服务内容,并发展出鼎捷独创的应用价值成熟度模型,引导客户对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由浅入深,满足客户各层级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服务需求。 引述客户对鼎捷竞争力的评价“鼎捷是所有做管理软件厂商中最懂管理的,是所有做管理咨询中系统做的最好的,是所有做系统和咨询的公司中数字化实践和管理实践做的最好的”。 (二)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将研发与创新作为公司的立足之本,注重自主研发与创新,是公司实现“智能+”战略与云转型的重要支柱。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优质的终端产品助力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 、新零售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公司目前拥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术的研发队伍,专业化的研发人才是公司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证。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在新业务、新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企业客户需求的应用与服务,逐步打造具有多元化价值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云应用平台与服务。 (三)客户基础优势 经过多年的经营,凭借领先的技术及专业的服务,公司在大陆、东南亚、台湾地区积累了庞大的客户基数,累计合作企业数量超过50,000家,与一大批优质客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恪守“创新、尊重、专业”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优质的售后服务,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客户的黏性。高粘性的客户群体同时也是公司创新型业务的潜在优质资源,在公司战略转型时代,公司将为老客户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及服务,充分的信任基础也将推动公司与合作伙伴的持续共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