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除了看这件事未来是否对自己有价值,还会看自己过去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且顽固的非理性心理,这就是沉没成本,也叫协和效应;

场景1:买衣服讨价还价

  • 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试穿,不停地跟店员沟通。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进而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 场景2:收定金

  • 提前收定金,客户为了不让定金损失,成交的几率大大提升。

  • 场景3:免费软件的试用。

    让用户试用软件,对方使用软件,录入了大量的用户资料之后,已经离不开这个软件了,后期基本都会购买软件。

    小结:

  • 沉没成本没有好坏之分,可以理解为既定成本,已经发生的花费。

  • 有目地的给对方制造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 反过来说,克服沉没成本带来的心理偏见,不被这种情绪左右,可以让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商业判断。

  • 人们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前期的成本投入越大,后期就会忍不住投入更大。

    沉没成本的日常套路:

    1.炒股:赌博。越补仓,套的越死,无法自拔。

    2.看电影:买了电影票进场,看了十几分钟对电影十分不满意,就算在里面玩手机,睡觉怎么地,还是等到电影散场才离开。

    3.工作:明明已经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了,仍然不愿意换工作。明明被老板忽悠很多年给股权,给分红了,拼死拼活要不到,还是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到来,不愿离开。

    4.事业:自己的事业前几年顺风顺水,现在已经是夕阳产业了,无法改变,也不愿意把这个沉重的包裹丢了,重新启动。

    看完这个行为心理学之后,是不是就能理解渣男为何那么渣,但是却有很多女孩子死心塌地离不开他?就是巧妙的利用了人的沉没成本!人类愚蠢行为背后的基本逻辑。

    所以,假设你不想跟你的男/女朋友跟你分手的时候若无其事,只要你能巧妙的让对方多付出点什么,对方付出的越多,就越离不开你啦,沉没成本,你GET到了吗?

    明天讲,“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9月20日
    下一篇 2016年9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