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时候,笔者接到了一个“保险公司电话”, 码显示为广东深圳地区,而对方却说自己是济南的一家保险公司。很显然,这就是使用了“改 软件”的结果。当然,我是没有上当的,但是必然会有上当。难道“改 软件”真有“三头六臂”?
据 道,这些软件售价从97元到300元不等,如果愿意出价更高,还能拿到代理权限发展客户,“自己做老板”。一名卖家表示,自己每个月营业额稳定在两万元左右,量大的时候“三四万也很正常”。他的说法并非夸张, 上一款名为“calla Droid”的“改 软件”同时支持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的任意 段,设定目标 段后,可以以任意 码拨通。 “改 软件”嚣张到了什么程度?
使用“改 软件”的,不能说所有人都是不法人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多数都是不法人员。一部分是为了推销商品,担心客户不愿意接听,而借助“改 软件”修改了 码。一部分则是实施电信诈骗的,让你看不到他们的手机 码真面目。而且可以有效避开市民的“拉入黑名单”,“换一个面孔”再次骚扰市民。那么,有关部门真的拿“改 软件”没有办法了?
“改 软件”何以嚣张?有关部门的说法是:“改 软件”只是一个APP,背后的运营者也需要架设平台,铺设线路,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钻了通信 络最初设计的漏洞。这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改 软件”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通信 络最初设计漏洞”。“改 软件”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为何“最初的设计漏洞”还敞开着?难道有关部门的技术一直处于落后的境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不明白吗?技术设计的漏洞就不能补上?有心就不难,难的不是技术是安全意识。
还有一个问题是监管部门查处的软弱。针对“改 软件”泛滥的实际,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很早就已经开展相关整治清理工作,在 站页面、搜索引擎、手机应用软件商店、电商平台、 交平台等空间,通过关键词屏蔽、软件下架、信息删除、账 封停等手段,打击了“改 软件”销售行为。问题是,对于“改 软件”只能是在 络上屏蔽和删除相关信息和软件?其实,更需要的是找到“改 软件”的研发者和销售者。
“改 软件”横行,有“三头六臂”还是监管失守?
文/郭元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