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的“挂 软件”戳疼了多少“ 会软肋”

据检方指控,2017年6月,田某注册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后,金某任公司法人代表。田某雇用张某、祝某开发设计北京预约挂 等软件,并由孙某在各大手机应用平台予以推广。随后,田某组织王某等多名客服人员在潍坊,利用北京预约挂 等软件获取北京儿童医院等医院的患者信息后非法提供给 贩子,由 贩子为患者挂 赚取服务费。很多人是通过安卓应用市场下载“北京预约挂 ”软件的。这起案件构成了团伙犯罪,多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骗子被判刑了,可是留给我们的反思却没有终点。骗子的“挂 软件”,戳疼了多少“ 会软肋”:

其一,戳疼了“科技研发”的软肋。通过案件不难看出,这款所谓的“挂 软件”是这家科技公司,聘请研发人员进行研发的。对于“拿钱搞服务的研发人员”,他们一定知道自己帮助设计研发的软件是冒名顶替的,是用于违法犯罪的。那么,这些研发人员何以还是“拿谁的钱服谁的管”!现实生活中,一些研发人员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帮凶,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助纣为虐的研发人员也需要追责!

其二,戳疼了“监督管理”的软肋。这款商业公司推广的“挂 软件”,并非是通过不法渠道推广的,而是在安卓应用市场商店里推广的。安卓软件商店显然是存在问题的。这种软件岂能上架!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故意“两个眼睛都闭上”了。正规的软件应用商店帮助推广“违法的软件”的情况并不新鲜,这暴露的显然是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其三,戳疼了“资源稀缺”的软肋。说到底,骗子的“挂 软件”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还是优秀医疗资源缺失导致的,还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的。大专家都在大医院,小医院只能看小病,致使人们只能“有病都往大医院跑”。这需要合理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医疗资源分布。真正实现“家门口也能看大病”“家门口也有大专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