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BI深空探测指挥控制中心。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供图
VLBI深空探测指挥控制中心。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供图
中新 上海7月23日电 (郑莹莹)中国23日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火星探测任务像长跑,火星最远时距离地球4亿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方面介绍,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轨分系统将为“天问一 ”火星探测任务保驾护航。
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简单来说,就是把几个小的望远镜联合起来,以达到一架大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VLBI测轨分系统由北京站、上海站、昆明站和乌鲁木齐站以及位于上海天文台的VLBI数据处理中心(简称:VLBI中心)组成。这样构成的望远镜相当于口径为3000多千米的巨大的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测角精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几角秒,甚至更高。
据介绍,从“天问一 ”发射开始,VLBI测轨分系统将参加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离轨着陆等各阶段的测定轨任务,实时任务持续到2021年。
VLBI测轨分系统负责环绕器在各个飞行段的VLBI测量和轨道计算任务,以及开展着陆巡视器的定位实验。VLBI中心对4个观测站的测量数据进行准实时与事后相关处理和系统误差校准,以得到每条基线上的VLBI时延和时延率数据。
测量过程中,距离越远,信 传输时间越长,信 的衰减越剧烈,且要求的VLBI测量精度更高。因此,相比月球探测,这次遥远的火星探测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刘庆会介绍,VLBI测轨分系统已用于月球探测器实时高精度测定轨,已完成了嫦娥一 、嫦娥二 、嫦娥三 、嫦娥四 和嫦娥五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等VLBI测定轨任务;针对火星探测任务,VLBI测轨分系统共新研发了数十台套软件和硬件,分别布置于4个测站和VLBI中心,如:VLBI中心的火星探测VLBI数据处理系统和定轨定位系统,4个测站的致冷接收机、前置型数据采集终端、基准信 锁相传输系统、GNSS接收机、氢原子钟、水汽辐射计等。这些软件和硬件的研发,能够进一步提高观测装置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大气和电离层时延的改正精度,更好地完成火星探测器的VLBI测定轨任务。
据悉,首次火星探测任务VLBI测轨分系统组建了一支由133位技术人员构成的试验队。(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