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受认可 卫士通助力保障天基安全

据悉, 我国低轨道通信卫星系统主要有航天科技集团的“鸿雁星座”、航天科工集团的“虹云工程”、中国电科集团的“天象”等。“鸿雁”和“虹云”系统首期组 建设投资估计约为300亿元,根据SIA的数据,卫星组 费用占整个卫星产业链产值的7.5%左右,预计未来低轨卫星通信产业规模将达到约4000亿元,同时我国亦将进入低轨卫星通信时代。

在我国低轨卫星产业兴起的过程中,软件定义卫星的技术路线也逐渐得到认可。资料显示,传统卫星研发基本上以实现具体某个功能或者任务定制为主,硬件主导,软件为辅,这样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而软件定义卫星主要通过对功能模块、载荷、数据处理、 络通信等软件进行更新或重设,采用开放系统架构,使卫星上各类传感器和计算单元之间兼容互通。

在软件定义卫星方面,中国电科集团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其天地一体化信息 重大项目低轨接入 规划仅需60颗综合星和60颗宽带星,卫星之间能够实现多星之间的距离测量和时间统一,实现卫星的“自主导航”,减省地面站的数量以及相应成本。

此外,在软件定义技术下,卫星还面临云安全、天基安全的考验,相应的 络安全投入预计将成倍大幅增加。针对这一需求,中国电科集团旗下卫士通(002268)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资料显示,卫士通深耕 安领域二十余年,是国内知名的密码产品、 络安全产品、互联 安全运营、行业安全解决方案综合提供商,同时亦有卫星通信安全保障技术。此外,公司还具有信息安全国家队的资质优势,长期为为党政军用户、企业级用户和消费者提供专业自主的 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作为密码领域的龙头企业,卫士通还拥有全国最多数量的密码专家,并且在密码产品多样性和密码算法高性能实现方面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多项商密产品更是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水平。

分析指出,星载操作环境主要为各类应用程序提供平台运行支撑,使得卫星软件可以独立演化,并能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功能,完成更多的任务。因此,在软件定义卫星方面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中国电科集团有望引领国内天基互联 建设运营。同时,作为卫星通信安全与互联 安全的“守卫者”,卫士通亦能凭借其 安龙头优势与中国电科集团形成良好协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