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盘被曝偷取用户流量
引发用户声讨,最终官博出面道歉
而在不久前,携程被曝大数据杀熟
机票价格越搜越高
都2020了,软件宰客依然存在
这些骚操作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遭遇上述情况,应该怎么做?
1
百度被曝偷用户流量
近日,百度 盘可谓不太平,此前百度 盘曾于PC端推出“用户奖励计划”,简而言之,参与计划的用户可以贡献上行带宽赚取积分,同时积分可以兑换爱奇艺VIP月卡、极速下载券甚至是iPhone X等奖品。然而紧接着,该计划就被 友曝出多处Bug,最后百度 盘不得不出面道歉:
那么,百度 盘是怎么惹恼了用户呢?
1
贡献的流量全被”偷走了”
按照说明,参与计划的用户可贡献自己的上行带宽,但这些贡献出来的流量却只有那些“超级会员”才能享受得到。换言之,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那么你所能得到的下载速度还不如你贡献的流量多。
2
兑换iPhoneX, 不存在的
计划中,用户贡献流量可赚取积分,积分可兑换包含iPhoneX在内的大奖。在积分商城我们可以看到iPhoneX确实存在,兑换所需积分为890000。
那么,攒到890000积分需要多久呢?有 友计算,如果坚持每周完成APP端及PC端的积分任务,一年下来,你可以攒到27,080积分,也就是说,你得攒到33年才能凑够890000积分换手机,但你想不到的是,这个用户激励计划的积分,其实是会过期的。
3
计划默认开启, 用户毫不知情
最让人诟病的一点,该计划在PC端上是默认开启的,也就是很多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卖了”,全国上亿用户的带宽与磁盘空间直接被百度 盘“征收”掉了。
2
携程杀熟, 机票价格越搜越高
近日,一位叫陈利人的 友爆料,他本来打算在携程买一张机票,价格 17548 元。他只是退回去改了下 销凭证,就显示没票了。更让他不敢置信的是,他重新搜索,票价已经变成了18987元。
半小时涨 1500+块,看了也会吓尿。可能会有好奇宝宝问,机票价格不是实时变动吗?会不会是航空公司涨价了?
这个 友忍不住去海航官 查,发现价格更便宜,只卖16890 ……
很快,携程就出来道歉了:这是 App 出了Bug ,绝对没有大数据杀熟。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每次出bug都是客户多交钱,没听过哪次bug导致用户少交钱呢?
值得一提的是携程在声明中说”该bug只会影响到票量紧张情况下的少部分用户,约1300名左右,涉及成交订单约100个。”按单张票1500元来计算,一个bug就让携程多赚了将近15万!携程的这个bug也是厉害。
1
利润最大化
当企业只能选择一个统一定价时,利润是恒定的。比如:
单价200元的商品,卖出 100 份,这时候最大化的收入就是两万元。
如果企业想进一步再多赚一点,只有实行差异化的定价:
一部分卖 200 元,一部分卖 300 元,总收入就可达三万五千元。
2
给资本回
体量越大的平台,背后投资方对产品收入和利润要求会越高,提高用户每一单的消费价格,平台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给资本更好的回 。
3
拿回补贴成本
携程在开拓市场的时候,曾给与新用户大量补贴,而用户曾经低价享受到的服务和福利,平台终究会用户身上赚回来。慢慢的提价,巧妙的减少待售数量给用户造成恐惧,都是平台常用的招数。
3
那些让我们又爱又恨的APP
事实上,大数据杀熟不仅体现在订机票上,还有点外卖买电影票订酒店,比如下图,用户登录账 后搜索电影票反而贵了 4、5 块。
以及老用户与狗不得参与活动系列…
甚至用的设备也会影响价格。之前想充个视频会员,发现 iPhone 比安卓贵 40块。
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就是购物平台看准了你一直在这消费,买贵了你可能发现不了,也不需要用低价来留住你。而且,你买的贵东西越多,账户等级越高,会认为你越有钱。
4
如何反制APP杀熟等骚操作
1
能用浏览器就别用APP
细心的 友肯定发现了。淘宝首页,永远有你想要的东西。那是因为,从你注册账 起,淘宝就在收集你的搜索记录、购买历史和收藏夹。
为了减少它对我们的判断,建议尽量少用App ,多用浏览器进行搜索。只要不登陆账 ,你就能看到这个软件最初始的样子。
2
关闭cookie追踪
光换成浏览器还不够。第三方平台还是可以通过 Cookie 收集你的浏览信息。所以当你要在购票 站上搜机票之类的,关闭 Cookie 就很有必要了。手机浏览器当然也可以设置。
虽然教你们阻止,但不要把 Cookie 当成洪水猛兽。它让我们用 页更方便,比如之前保存的密码、选择的语言等等。另外还可以开启无痕浏览模式。
3
禁止软件获取隐私权限
又回到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软件权限。但这确实是购物平台采集我们信息的一个渠道。希望大家在下软件时多长一个心眼:它要这个权限干嘛。
外卖软件要位置权限我还能理解,但要我的联系人权限?请坚决say NO!如果以前不小心允许,可以在权限设置里改回来。
另外,买东西不要只在一家买,先说一个Uni酱最近的经历:
我很久不用某团外卖。最近用了一次,它连续送了我一星期的“满25减5”优惠券,可把我高兴坏了。然后第二周就没有了。
这件事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要长期只在一家买。倒不是说为了薅羊毛,无数案例已经证明,老用户就是比不上新用户。甚至有 友给出了下面的调皮建议:
5
APP杀熟偷流量背后, 谁在操刀
百度 盘偷流量+携程机票杀熟事件中,数据分析充当的角色相当关键,他们善于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商业价值,能快速帮助平台盈利。花钱请数据分析师,等于要求一个小PM(项目经理), 懂产品+会沟通+能写 告!所以其实可以速成的是数据技能,不能速成的是懂产品+写 告技能,数据岗位其实是不限制专业,但是确实更加偏好:统计!精算!CS(计算机人人爱)!数学(神奇的万金油),
其实数据岗位欢迎任何具备数据清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小伙伴,起步阶段不必会很多工具,用好一种就行:Python/SQL/R, 任君挑选。不过Python有多热门,看看薪资就知道了,根据gooroo.io的统计,掌握Ruby、Python、C++的人薪资最高。
6
行走江湖必备技能: Python
有相关机构爬取了全国的Python职位,最后发现Python薪资最高的是一线城市,平均月薪高达25K!即便是二线城市,如武汉,Python开发工程师的平均工资也高达¥11280/月!一般都能在15K-20K之间。
Tech Talk是现金各大互联 /大数据公司的技术面试缩写。其中关于Python的技术面试更是关键要素,想要想学好Python, 从本质了解这个语言的逻辑以及打好数据基础是关键,所以还是要学习一下靠谱的Python技能:
Uni酱这里独家给大家推荐招聘面试官会“认”的课程证书以及基础数据技能:
1. Code Academy | Python programming
2. Coursera | Python for everybody
同时,想学好Python,你还需要:
1
找一本靠谱的书
注意是靠谱的,难度一定要是入门级别。刚开始学,一上来看深奥的书,很容易受阻,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兴趣。这里介绍2本入门书籍:《A byte of Python》:这本书大概10个小时能看完,例子简单且容易上手。《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这是一本全中文的书,适合初学者入门,里面的内容很有趣,尤其是实战项目,都是趣味性非常强的例子。
2
找一款好的开发工具
数据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应用大数据谋事、干事的人。另外今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利用大数据杀熟属于违法行为,相信当制度逐渐完善,APP偷取用户流量及杀熟现象终将消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