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的冷思考

当我们讨论一个行业的业态的时候,应该关注的是行业里普遍性的状况,而不是仅拿少数企业的特别表现来说事。刻意突显少数特别案例的成功而忽略行业普遍性的表现,只会遮掩行业真正的样貌,对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并没有助益。笔者以为,现在我们建筑业界面向BIM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少数个别企业的实践尝试宣扬成普遍性的业态水平,造成许多企业急于仿效别人外在的靓丽表现,却忽视其内在实力的成长历程,导致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绩效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缺憾。

在我国,现在BIM的实施标准还在制定中,大家基本上是各搞各的,也没有什么共识和一致性的游戏规则。所以,笔者想问一句:BIM所涉及的业主、设计、施工、运维等等诸多企业,他们的心里除了愿景之外,是否同时拥有激情和使命感,是否已经准备好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变革?事实上,BIM不是其中哪一个角色就能独力撑得起来的,如果老想着让别人走在前面披荆斩棘,自己跟在后面拣现成的便宜,那么BIM在我们这里将是没有明天的。

当BIM介入建筑行业运作的时候,原先存在于项目建设各阶段间各自为政的藩篱无可避免的要被打开了,为了好好伺候这个建筑信息模型,让它能有效的贯穿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包括业主、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等各参与方都得多做好多工作,延伸到原先不属于他(或者说曾经推脱躲避)的工作领域。模型只是被动的信息载体,BIM把各参与者变成用线系在一起的“蚂蚱”,任谁都单个儿蹦不开,唯有沟通、再沟通,协调、再协调,以及一起面对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这才是BIM实践精神的所在。BIM犹如一条船,各个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桨手,船要航行得顺利,有赖于各个参与者之间结合成团队并且无私的协调合作。今天眼看有些设计方把建立的模型捂着不交付给施工方,完工时施工方也没有竣工模型传交给运营方,仍然拿着二维图纸甩给对方。没有开放的心态,名义上应用了BIM,实际上所干的事跟往昔二维CAD时代没什么分别,从项目建设的角度来看,用两套规则做同一件事,能说BIM带来的效益是多么优越吗?

此外,BIM绝不是安装了软件立马就拥有的技能,也不是仅仅学会了建模就此蜕变成风生水起的实践者。如果只是想拿BIM急功近利的当成摇钱树去赚取些机会钱,那么在当前混沌的建筑圈子里的确可以捞到一点银子,但是谁都看得出来这不是天长地久的买卖。如果你想拿它做为建筑业一世相伴的实战工具,那么应用BIM的过程就会如同一条蜿蜒的长路,并非像某些推销广告中所诉求的那么简单而优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2月25日
下一篇 2018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