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是不是在窃听我的对话?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道,手机早已成为现下人们生活最离不开的物品之一,沟通、购物、订餐等等都能够通过手机方便实现。然而,您是否也遇到过下面这样的情况:刚说了想吃什么,手机点餐软件里就蹦出了它的推荐;刚说了想买什么,手机页面就精准地出现了广告。有时,这样的情况不禁让人怀疑,难道手机真的是与我们心有灵犀?还是,它能“听”见我们的想法呢?

您或您身边的人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微信里聊完旅游,一会儿就能看到机票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和朋友聊家具,根本没打过字,电商平台就会出现有家具推荐?这样的情况,让人不禁会想,我的手机APP是不是在窃听我的对话?

“是安装的时候都会问你要长期的一个权限,只有像电话像微信这样的会长期要求一个权限,就是以后录音不需要弹出提示。绝大多数软件像是外卖,小红书,这些都是每次使用录音前都必须询问的,你可以看一下后台那个设置,就是绝大多数都是使用录音权限前必须要点允许的。”

梓泉说,即便APP绕过了系统限制,或者用户赋予了录音权限,通过录音方式获取用户日常信息的效率实在太低了,因为绝大多数时间,手机都没法录到用户对话,捕捉对商家有用的有效信息更为困难。以各大外卖APP、小红书等软件动辄上亿的安装量,得不偿失,把大量录音进行语意分析,从商业上没有价值:“效率太低了,就是平时生活中所收集到的声音类型太多,而且人说的杂话也各种各样的太多,分析价值非常低的,因为这些都是被动信息,你先可能说1万句话,可能就对购物有一点点指导,而且就算你说出来东西,也不一定是正向指导,可能是反向指导,现在的语言分析技术根本就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就是能够通过你说一点什么东西来得出,你猜你想讨论什么东西。”

那么这些用户反映的“APP知道我心思”是怎么实现的呢?现在的大数据用户画像功能,让互联 公司可以轻松“猜出”你的心思,根本不用去窃听,梓泉说:“完全有比窃听效果好得多的办法,就是对你这些现有的资源和你愿意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像位置,你的使用习惯,你的购买记录,还有大公司之间相互把别人的那个数据拿来,那么你可能没有给这个APP提供信息,但是你在那个APP上提供信息,你实际上就给他们提供信息。”

淼一销毁 保护美好

https://www.mul-e.com/blo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