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逼出来的,看来科技进步也是逼出来的。在华为受到美国经济决策部门限购制裁之后,据相关消息,大疆、海康威视等中国科技公司相继传出将受到美国的限购制裁。确实,芯片和软件是中国制造的一个重大软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进口国,其进口数额超过原油,成为中国进口额最大的大宗商品。
不过,在昨天华为总裁任正非接受全国众多媒体访谈的时候,他表示,华为自己的芯片技术水平与美国芯片水平一样,同时在价格上还要远远低于美国进口芯片,只是为了维持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才一半使用进口芯片一半使用自主的华为海思芯片。
当人们还沉浸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讲话之中时,财政部发布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中国芯片的需求。据1月14日海关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4175.7亿件,同比增长10.8%,而进口金额达到31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这是中国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同时“贸易逆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出口额仅为846.36亿美元,进口额是出口额的3.7倍!
如此巨额的芯片进口也就罢了,还要受到美国等一些国家的限制购买,显然这个小小的芯片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及相关产业发展最疼的痛点。正是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经济决策者做出如此大力度的减税、降税政策。
这样大幅度的免税、降税政策,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当中,实属罕见。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出国家层面对于中国芯片及软件产业发展起来的重大决心。相信,未来在人才、科技研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系列扶持政策将会陆续出台,这将为中国芯片和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落后的快速追赶,像华为海思这样的迅速补齐短板,并尽快实现对于美国芯片和软件企业的反超。
品牌100分曾不止一次强调一个理念,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对于商机的敏感度极强,如果哪个行业或产业拥有巨大商机,各路资本和人才就会向这个领域迅速聚集,直到把这个领域做强、做大、做透、做成大众化为止,最终这个领域便成为欧美企业的坟场,因为超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将令欧美企业望而却步,最终欧美市场的需求必然由“物美价廉”的中国供应商来完成。我们相信,芯片和软件产业领域里,中国同样会做到如服装鞋帽、家电、智能手机一样,做到令欧美企业绝望的品质和价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